日本明治维新其实并没有成功


看到题目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很奇怪,一般不是说明治维新很好很成功吗,怎么会说是明治维新并没有成功呢?这篇文章其实就是想跳脱「结果论」的思维,好好的来谈这段历史。

日本明治维新其实并没有成功


首先,一般通说都把明治维新说成是“改革”,结果衍生出了一个非常爆笑的说法,“明治维新是开明的维新派打败了守旧的幕府”,这个叙述真是开了历史一个大玩笑。因为幕府并非“反改革”派,事实上幕府才是一开始要开国的一方,而所谓维新志士,是因为反对幕府开国,所产生的“攘夷”志士,他们认为幕府的开国有损日本国格,所以要“倒幕”。也就是说,幕府才是开国、改革的一方,倒幕派才是主张锁国、“攘夷”的反改革派。

许多人把倒幕派当成改革派,与事实完全相反,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错误认知。

倒幕派有根深蒂固的「攘夷」渊源,虽然到后来已经把「攘夷」当纯口号,不再真心要杀光外国人,但是他们绝不会是比幕府「更能接受西方」,要是真是那样,一开始就没有倒幕运动了,因为他们明明就是因为反对开国才起来倒幕的。

只是历史开了幕府一个大玩笑,原本固守「攘夷」主义的萨摩与长州分别因为萨英战争与四国战争,在交火中遭西方近代火力痛击,因此抛弃「攘夷」立场,改为拥抱近代化,这时候全日本的各大势力中已没有「反改革」派,只剩一些落后时代的底层浪人还信奉「攘夷」,至于幕府与倒幕诸藩之间,根本只是两个「改革派」在夺权而已。日本在幕府时代就已经开始军事近代化,而且幕府做的还比较有制度,不像萨摩、长州只求速成,最后萨摩、长州却因新式火力较多而在鸟羽伏见一役获胜,实在是很讽刺的事。

许多人认为,明治维新的过程是「由下而上」「以武力达成改革」,实际上,维新政府的改革之路,其实是全盘接收幕府既有的近代化改革路线,武力只造成政权更替,改革是一直在进行,因此,实在不能说是「以武力达成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其实并没有成功


幕末过程中有很多底层武士与浪人相当活跃,譬如说新撰组,四大千人斩等,但是这些人多半只是维持治安,或做一些和大局根本无关的暗杀破坏行动,除了樱田门之变以外,幕末的暗杀或破坏行动对大局有影响者几乎等于零,真正造成有力影响的,仍然是幕府与诸藩内高层,那些下层只不过跑跑龙套当抱灰,反而是众多底层武士与浪人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在乱世想混水摸鱼一番,其中有的人成功了,譬如说后来的伊藤博文,大部分人则被淹没在时代之中,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主张或想法只不过随波逐流罢了。所以说是“由下而上”也不合实情。

关于明治维新另一个有问题的观念是,很多人以为明治维新后就这样近代化了,其实并非如此,维新后日本采取激烈的改革措施,过程中反动相当多,包括造成“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参与反政府的西南战争而死,“维新三杰”中另一位大久保利通也因新政府的政策引起反动而遭到武士刺杀,凡改革必有反动,维新的“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毁佛灭释”都对日本社会产生相当大的冲击,绝不是喊喊口号就突然近代化了。

日本明治维新其实并没有成功

谈了这么多,回到本文的主题,“明治维新根本没有改革成功”,这怎么说呢?很多人以为战前的日本跟现在的日本一样是工业技术先进的国家,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穷兵黩武路线,一直把自己搞到要破产,其工业技术能力也一直都是落后国,只是军事上是比中国强,结果就算入“列强”。

在当时,真正高档的舶来品是欧美货,不是日本货,日本商品的品质有时竟还比中国生产的还差,导致乏人问津,这也间接促使日本后来进佔东北、华北,因为若非以佔领方式垄断市场,日本货卖不出去。

而在军事工业上,二战的日本,也受限于冶金等技术的落后,其制造出来的武器往往必须牺牲许多性能,如战舰装甲需比别人厚才有同样的防护力,结果只好让舰内生活空间小到极点;战机引擎出力不足,导致必须把装甲减到几乎没有;零件需用远比美国人多的零部件及螺栓来结合,因此产能低下;可以被机枪正面击穿的97式战车,也是因为引擎出力不够,装甲厚了就开不动,只好以“铁皮车”来当战车,这样的97式战车,在面对“三人一把枪”的穷国军时,把国军打得抱头鼠窜,那不是因为日本强,而是国军物质条件太差。同样的战车在太平洋战场上,就被美军打假的。

日本为什么现在是亚洲的龙头,并非明治维新的功劳,而是他有好运气,一直受到外力帮助,战前,最重要的,是之前文章中提到过的甲午战争赔款,若非收到赔款,日本财政将破产,但甲午战争钜额赔款让日本能实现金本位,这是日本发展上的转折点。


另一个外力,则是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霸主英国,在远东方面采“联日制俄”的方针,因此给予日本各方面相当多的支援,这也是日本能在甲午获胜的原因之一。

而在二战后,美国在韩战前后及之后的冷战中,为了东北亚区域战略,大力扶植日本为资本主义与民主的模范国,除了协助重建,还为日本引进连美国都尚未全盘使用的新管理学,使得日本在亚洲国家中最快起飞。日本战前战后的发展的主因都都是外力“金手指”,而非自己的优点,若不明白这点,很容易误以为日本有什么值得学习之处。

然而,日本在接受了外力帮助之后,在加上好运,在甲午战争中因满清不明白日本已用尽全力而惊险获胜,靠赔款实现金本位;在日俄战争中因“距离的暴力”惊险获胜,取得国际地位,这样受天佑的日本却没有好好利用这些机会,反而是因为一直碰到这种好运,养成“打了再说”的坏习惯,因而更加往穷兵黩武的方向发展,内部民主毁灭,对外的军事冒险也越搞越大,无法自拔(战前日本一直因为军费过高而处于随时快破产的状态,民生也相当凋敝,这样的状态又进一步促进日本的军事冒险倾向),终于在太平洋战争的烽火中将近完全毁灭,这能说是成功吗?我想这应该称之为是失败。

「明治维新并没有成功」

战后的日本,是美国以丰富的资源,并为日本引进新的管理学观念,从灰烬中重建起来的,跟明治维新实在没有太大关系。但这样的新生日本,却也因为一直迷信出口导向、制造导向,又发动泡沫经济,结果陷入迷失的十三年,日本人做事总是要把好事搞成坏事,实在非常不值得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