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很多人在阅读东西方历史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的贵族制因为农业文明的技术进步导致溃散和瓦解,最终走向了大一统的帝制集权时代,但西欧的贵族制度却一直保留下来,并且他们为何没有走向大一统?本文我将从文明的地理发生学角度去看东西方文明差异,解释如上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说明一点,人类的一切文化与行为的发生都是为了求存,我们生存的一切来源都是地球的资源,所以无论是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因素,其最终都得回归到地理地貌以及气候上去。这是造成人的肤色不同、长相不同、体型差异很大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如此,才会有这边是放牧的,那边是种田的,其它地方是渔猎的文明类型,会有人说这种解释叫地理决定论。

其实不然,要知道人作为动物,人和其他动物以及植物一样都被称作依存物,而我们这些依存物的对象是什么?就是自然环境,或者叫外部环境,也叫依存对象,既然说环境会起到决定性因素大家觉得不够客观,但我们不可否定环境是重大的影响因素。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农业文明地区的农耕图像

比如西欧为什么没有儒家的伦理体系?因为他们没有像我们农业文明一样的长时间定居,他们是环地中海工商业文明,就如同今天的城市化,大家都是跑来跑去的,试问如何诞生儒家文化?

问题来了,欧洲有著名的罗马帝国,按理说也有大一统的,怎么很多人说他们没有呢?既然大一统这个思想和词语来自中国的观念,这个问题也是我们提出的,所以先得解释清楚我们这边的大一统是怎么回事,理解了自己这边的大一统定义以及为什么发生,我们才能讲清楚欧洲为什么没有大一统。

地球上的土是从哪里来的?

我从地理地貌以及气候的原因入手解释农耕文明类型的发生,中国既然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最重要的就是土地,土从哪里来?平原从哪里来?下面我给大家梳理解释一下中国的农业文明产生的地理地貌条件。

根据地球古地质学的研究,地球在6万年到60万年的这个期间是一个温度极高的水球,温度大概在一千摄氏度以上,所以地球内部的水不是海洋,而应该是水蒸气,你可能会问,这地球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地质学家们研究发现水的来源主要有两种:

第一,原始岩层中可以蒸馏出水,所以当时地球在高温的情况下,水的产生不难想象。

第二,可能在当时由原始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带来的冰核补充了地球的水资源,另外彗星也是含有很多水的,这也就是外来水,这部分的猜想有很多,但是岩石是原始地球水的来源是被证实的。

古地质学上的4亿3000万年前是志留纪年代,那个时候的大陆是整个一块石头,连成一体的山,这时候是没有土壤的,而土壤的产生或者说分化是因为石头在气候环境等影响下出现的,比如太阳光加热石头以及地球内部本来已经很高的温度,再加上局部地区的降雨,会使温度骤减,就这样升温降温的过程中,热胀冷缩就会使得石头碎裂出石块,石块再进一步碎裂或其他原因使之成为沙子和土壤。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当然,只靠岩石碎裂是不够造成这么多的泥土,还有一个原因:地球的原始大气成分和今天的大不一样,那时候都是厌氧趋光性生物,也就是不需要氧气但是很喜欢阳光的小动物,因为阳光是能量来源,根据这个化石研究,科学家发现原始大气中最多含量的是二氧化碳,当时氧气含量只有不到0.1%的大气含量,而今天的大气氧含量高达21%。

二氧化碳是什么?是温室气体,它也是酸雨的主要构成气体之一,当水和二氧化碳结合会成为弱碳酸,我们熟悉碳酸饮料就是这么回事,所以远古时期的降雨其实就是下“可乐”,这种弱酸雨不断地沉降,以地质纪年的时间对大陆岩石的腐蚀,再加上自然风化,使得更多的岩石变成了泥沙和土壤。

为何中国有世界最厚的黄土层

土壤产生为后来的森林和植被等植物的诞生提供了条件,土壤是这些各种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产生的一个重大原因,也正是因为它们的出现,地球的氧含量不断上升,第一次生物大灭绝发生。因为我前面讲过,最开始都是厌氧生物,所以自此之后地球上的生物就几乎变成了好氧趋光性生物。

按道理说这个土壤是是从石头里产生,那么应该全球只要有石头的地方土壤层的厚度是差不多的,这个确实,因为半米厚以下的岩层已经不能被太阳加热,此时地球早已经降温到一个正常的温度了,石头的热胀冷缩效应减弱,因为氧含量的剧增酸雨量大大减少,风化效应对石块的影响并不是很剧烈。尽管各地的土壤层会有差别,但是为什么差别居然大到其他地方只有半米,而黄河中上游会出现一片土壤厚度高达一千米以上的黄土高原呢?

看来肯定有一个独特气候存在使得会出现这么奇怪现象,那个独特的气候就是信风!所谓气象学上的信风指“有诚信”的风,这个风一年四季按某个固定的风道刮动,大家请看下方的图片,地球的气压带分布图。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地球的气压带分布图

那么信风为什么这么有诚信?因为它是由两个固定风道的合力构成的。

第一,地球从西向东转动,地球自转速度大于地球大气圈的自转速度,从而形成地球上第一个股东风道。

第二,赤道地区的太阳直射使得空气加热,热气流向上升腾,然后在地球两极坠落,形成地球上第二个固定风道,热上冷下的规律。

这个信风裹挟着最细微的尘埃在大气中飞行,根据流体动力学的解释,这些属于流体,任何流体一定会形成湍流,比如龙卷风,龙卷风的风眼,也就是最中间是形成静止气旋的,台风也是如此,你在里面是感受不到旋转的,于是你就会掉下来。所以信风形成的这种也是如此,最中间就会掉下泥土和尘埃,位置恰好落在了中国的黄河上游。它使得裹挟在其中的那些最细微的土壤颗粒开始再次沉降,这是黄土高原得以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黄河是中原农耕文明发生的重大因素

信风能够制造黄土高原,但是为什么华北平原也有那么多的泥土?按道理来说这里没有信风,最多也就是半米厚,或者说没有这么大面积的黄土,于是我们会想,应该是什么原因会造成黄土高原的泥土到达华北平原。

大陆漂移假说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也就是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印度的板块与欧亚大陆对撞之后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屋脊等独特地貌,因为它实在是太高了,200万年前就大概有6000多米高了,所以阻断了从西边来的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我们知道,风的形成最重要原因就是冷热差,所以北部山脉会产生高压,这个高压带动的气流会向北猛吹,于是这个风会把西北部地区的黄土高原的土裹挟走,今天看新疆、河西走廊、内蒙古、甘肃一带有很多的戈壁,那里的土非常少,只剩下小石子了,所以在西北地区过去经常能看到漫天的沙尘暴袭来,土全部都被刮走了,所谓岩石碎层裸漏区,而这个土层则一路被裹挟到黄河上游等地区,最终由黄河携带这些泥沙,以水运土的方式汇集到华北平原。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当然这个解释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些泥土偏偏在华北平原堆积了?但是平原的形成需要借靠谁呢?自然是黄河母亲!这个母亲让人又爱又恨,为什么?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农业文明,滋润中国的土地,但是也正是有了它才有了历史上大大小小无数次的决堤造成的黄河泛滥和改道,淹死了不少人。

但是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是黄河不开心吗?绝对不是,咱们现在模拟一下黄河流域以及平原的形成过程。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首先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这就使得所有的河流都是向东流最终汇入大海,所谓“大河向东流”,可是这个西高东低并不是一路下去的,黄河每段的流速是不一样的,在河南这个地区因为地势太平坦了黄河流不动了,而刚才我说过黄河里面裹挟了大量的上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泥土,泥沙含量非常高,因为缓慢于是泥沙到这里全部沉降,河堤变得越来越高,最终水就冲了出来,黄河开始泛滥、改道,这当然是农耕文明的灾难,但是在农耕文明发生之前却也是福利,为什么?如果没有这个原因,农业文明种田的土地哪里来?

所以正是河南的地势,使得黄河给予这些泥沙给中原地区,即黄河冲出了一片平原——华北平原,大概在8000年前左右的时间形成。

而这些地区其实原本的黄土层厚度极低,或者说干脆全部就是石头地,比如古代山东是浅海海床的孤岛,按理说全是石头,可从哪里来的黄土?不能指望是从海里飘上来的吧?所以寻源头就寻到了黄土高原,中间的媒介就是黄河。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这一切条件都具备了,于是最早的农业文明发生在黄河流域附近,最集中在华北平原的这篇土壤疏松肥沃,气候温暖干燥的地区,这为原始农业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但是之后黄河依旧到这里不想走了,河床抬高于是造成泛滥、改道,却又成了农业文明的灾难,这就叫即是福也是祸。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所以,中国的中原地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连续成片的农耕地区,在古代世界堪称独一无二,我们这里在世界以农业文明为主流基调的时候,是人口大国、财富大国、技术大国。但同时期的欧洲就不一样,地理破碎并且人口稀少,直到今天也是如此,一个国家的人口可能还没有中国一个人口大省多。

如果说地理是决定性因素,也可能会太武断,如果说地理不重要,那显然是欠缺了解的表现,我们为了能解释清楚人类文化,所以将二者中和,客观的来讲,文明类型以及文化等各方面,咱至少都要追踪到这一切的地理发生学渊源上。

因为不可能存在简单的单一因果链条,文明的形成是极其复杂的过程,所以地理是文明得以发生以及各方文明类型差异的约束性的要素,就是说没有这个条件有些结果就一定不会出现,这叫约束性要素,所谓“巧妇无米难炊”,所以地理角度看文明的分析完毕,我们在此继基础之上来看政治方面。

中国为什么走向大一统,欧洲却没能实现

农业文明是古代中国的大框架,所以历代中央政府征税成本很低,试想征收农民的税是何其简单,土地是死的,人要吃饭就得固定在土地周围守着,收税没钱可以收粮食,所以税收方式也很简单,税基的规模巨大。再说战争方面,因为地形结构非常有利于大规模作战,所以你看古代一打仗就是好几十万人,也正是如此,所谓天险之地亦或者像陕西秦关这个地方,才能有秦始皇的大一统,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原地区,那是四面受敌,中国的地形不容易形成山大王式的割据,所以容易统一。

还有就是黄河,前面讲过,黄河需要治理,如果分段治理,必然会造成麻烦,你治理黄河,我挖断黄河决堤淹你,所以国与国之间因为黄河的存在,所以必须要有一个大一统的政权来处理黄河。

最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长城,为什么会出现长城?因为长城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界线,长城的另外一边不适合发展农业文明,于是他们发展游牧业,这就造成中国这片封闭地貌下,两种文明类型不断地互动,当北方强悍的游牧文明进攻中原文明,必须同心协力集合力量才能对抗,比如著名管仲的“尊王攘夷”的事件,即抵抗游牧民族需要大一统的政权去处理。

但是你看欧洲的地理地貌,在那边非常适合当山大王,适合割据,把城堡修建好,谁想打你都不太容易。并且那个地区不适合种植粮食,因为多是石头地,但是他们有地中海,腓尼基人开启的航海贸易奠定了环地中海文明类型,于是他们发展工商业拿着手工艺品等物件去和埃及等地区去换取小麦,也就是环地中海的西方文明。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你会发现他们政府的税收成本和农业文明的税收成本比较,实在是太高了,并且收下来的税基规模也不大,并且由于财富的分散导致权力的分散,古希腊人以及雅典人喜欢搞民主制度,以至于你看伯罗奔尼撒战争即雅典人和斯巴达人打仗,屡屡失败,因为斯巴达是搞农牧业的集权国家,而雅典是民主城邦制,由此可以试想如果你是西方的国君,你现在想当秦始皇,第一就是你该怎么收税,第二就是你该如何集权,你先得把自己城邦的事情搞定,才能发动战争,但是你要知道在那时候的欧洲,发动战争是要投票的,所以想大一统那真是很头疼的一件事情。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欧洲地图

两相对比,你可以发现中国这边维持大一统的难度要小于欧洲维持大一统的难度,他们也有大一统的帝国,但是这个帝国本质上并不是我们所谓的帝制集权,这是有区别的,比如欧洲的君主有很厉害的,把贵族按的死死的,建立了官僚帝国的过程。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欧洲地形图

比如在17世纪和18世纪,比如英国女王、法国、西班牙等国王很强大的,说一不二,但是这个原因是大航海之后的技术时代引发的,地理大发现之后的航海技术以及远洋贸易技术的变迁带来了新资源,使得君主在与贵族们博弈过程中能够抓住新资源,他可以利用新资源去扶植市民阶级,也就是让社会富裕,社会走向平民化,这样就可以压制住贵族,从而走上统一的帝国或者王权时代。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欧洲的贵族

英国女王为什么要给东印度公司给钱去扩张和殖民?就是因为王权需要他们找资源,但是这个统一说句实话和中国的帝制集权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你从我上面的一句话就能看出来,女王要想需要资源,居然要跟的东印度公司合伙?在中国古代你觉得可能吗?

郑和下西洋皇帝给他投资吗?那不能叫投资,因为那是拿着国家的钱,或者准确来说,国家是君王的财产,那么可以说是拿皇帝的钱去炫耀国力,去秀肌肉然后建立贸易朝贡体系,可能顺便找一下建文帝,所以你会发现这两边在集权上是根本没法比的。

或者我再举个例子,古代的奇迹比如长城、埃及的金字塔,这些东西西方人看到都是非常惊讶的,怎么会有人能够有如此的动员能力?皇帝修坟墓居然可以让这么多人去给你挖坑?朱元璋施行海禁居然可以让整个海岸线的全部人后退规定的距离,不然犯法,这要是让同时期的西方帝王看到了,真是瞠目结舌。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环地中海地区国家分布地图

比如中世纪的法国和周朝的分封状态是差不多的,法国国王只能管巴黎和奥尔良,其他地方国王说话不算数,因为那些地方都是大贵族的地盘,他们只是尊称你国王,你君王要是耍威风说不定就把你推翻了,后来到了近代,国王因为技术走统一的路,比如太阳王路易十四把贵族收拾的服服帖帖,最终法国被统一了,这个制度在后来大革命的时候被称为“旧制度”。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个路易十四是不是就是咱们这边的秦始皇一样的人物,即推翻了封建,改成了帝制集权,我们早在秦始皇时期就完成了,而他们居然到了近代才发生,并且我们早早在战国时期就解放奴隶制度,而美国南北战争还在为奴隶打仗,原因很主要的一点就是集权。

额外说一点,如果没有路易十四,后面所谓大革命推翻王权,哪来的王权让他们推翻呢?所以你会发现,在西方的国王在路易十四实现统一之前是很尴尬的存在,很多国王得看贵族的脸色才有饱饭吃。所以是路易十四先统一法国,建立了真正的王权,后来革命推翻了国王的权力,这才准确。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路易十四

并且法国是欧洲所谓的统一里面最大规模的了,所以我们一般不称作真正的大一统,主要看各自的标注,如果按照中国的历史观念,西方没有大一统,如果按照西方人的观念,他们确实统一过。

中国这边自周秦之变,即封建制度崩塌后秦始皇建立帝制集权时代,尽管秦崩之后中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分裂,但是自唐宋时期,豪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过渡了之后,宋代的社会成了平民社会,于是中国再没有出现大分裂。

为什么?很简单,割据势力、豪族势力、贵族势力全部被打趴下,朝廷藏社会汲取资源的能力变得很强,所以大一统帝国崩塌之后,下一个朝代不是分裂,而是另外一个大一统王朝,明朝君主专制制度,清朝君主独裁制度,这就是宋明清的社会和政治大格局。

咱们回看欧洲那边,你会发现在罗马大帝国分裂之后,欧洲再也没有统一起来,只有比如中世纪的查理曼大帝、近代拿破仑皇帝和纳粹希特勒的出现,可是他们只是短暂做到,最终失败了,因为根本压制不住区域性的反抗力量,就算你想大一统,你能大一统,但是你死后或者说你还没死呢,这股反抗力量就把你掀翻在地,于是大一统被瓦解。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通过东西方的地理地貌形成的文明类型以及政治格局来看,这就是西欧为什么没有走向大一统的真正内涵。

为什么大一统会破碎?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话咱们改一下,“治大国如开公司”,实际就是公司规模扩大会带来更多收益,但是相应的管理成本会上升,就好比你汽车后备箱放了很多汽油,你是可以跑很远的路,但是同时汽油的重量也会造成车子的负担加重,甚至还会有火灾的危险。

所以一个国家和公司一样,在规模扩张的开始,收益非常大,管理成本不高,等到最大收益的时候,应该是规模和管理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但是越往后继续扩张收益小于管理成本,并且管理层还有很多蛀虫,这些蛀虫不断蚕食你的收益,你的竞争对手此时不断给你使绊子,最终你的公司瓦解,这就是大一统的王朝必然经历的过程。

为什么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地理因素?

由此我们会发现,文明类型和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构型都受到地理地貌和气候的原因约束,我最后再举一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为什么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要多考虑外部环境因素的原因了。

加入现在是社会公有制,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确实能看到集体干活的产量和效率提升了,可是吃大锅饭,就会有偷懒的人,所以效率和产量会骤减,因为大家都想少出力,但是获得的不能少,更有甚者还想要更多,所以必然无法让生产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如果现在把公有制改成私有制,个人的付出关系到自己的生产和温饱问题,他就会很主动,比如后来历史书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等一系列的政策改革,重新把土地的使用权界定在以户为单位的,刺激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率。

如果你从经济、制度等方面去分析,你会得出一个结论:产权的界定越清晰到个人或者家庭这种小范围,那么交易的成本降低会刺激效率的提升。你得出的这个结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因为这就是经济学的产权理论。

但是如果你不懂地理,或者说你只懂经济学,那么你的这个结论一定会出问题,为什么?你所说的是农业文明经济构型,而如果你放到游牧经济文明构型下,一定出大问题。

牧区是低资源配比,长城以外是不适合发展农业文明的,因为降雨量太少,很多地方甚至是戈壁荒漠,前面我讲过,那里的黄土层也因为南亚次大陆的独特地形造成强烈的风将西北地区的黄土吹向黄河上游地区。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所以这个地方的一片草场能量是很低的,并且不同类别的草所含能量也是高低不同的,如果你放牧,你一定得游牧,也就是你得举家和牛羊一起在草原上到处乱跑,这样才能够让牛羊获得足够的能量,你才能在牛羊身上再获取能量,这一点不同于农业文明地区,因为农业文明地区是跨过了牛羊,而直接从地里获得粮食,这就大大减少了能量的损耗,毕竟牛羊也是消耗了草的能量。所以农业地区的人一亩三分地就够养活一家人,但是游牧地区上千亩的草场才可以,因为30亩的草场才可以养几只羊。关于这部分的详细内容可以看我往期的文章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从我上述的叙述,如果你把农业地区的这个制度放到游牧地区,即让游牧地区的人都实现家庭划分草场和牧区会发生什么事情?在当时新疆的北疆,伊犁地区,那是哈萨克牧民的游牧地区。哈萨克的部落在他们的当地的语言叫“阿吾勒”。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新疆伊犁美丽的草场和牛羊

这个草场的划分就是按照“阿吾勒”各部落的划分,而不是个人或者家庭名下,这与最开始的大集体是差不多的,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会出现偷懒的人吗?肯定生产搞不上去的,但实际呢?在当时人民公社改造的时候,把这些哈萨克牧民的“阿吾勒”改成了人民公社,草场是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但实际上对于哈萨克牧民来说,草场的划分 单位事实上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只不过换了名字,游牧经济在这样情况下生产效率依旧保持,没有受到影响。

后来改革开放的时候,开始把土地划分到个人和家庭的名下,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于是这个政策也 推广到游牧地区,希望能够促进这些地方的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实际这个对游牧地区经济的改革,刚开始确实有效果,但是没过几年就出现了环境问题,为什么草场严重退化?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环境出问题生产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何欧洲无法真正走向大一统?从地理发生学角度看东西方文明差异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草原不同于农耕地区的田野,这里的资源匮乏,光照水土资源不宜与保存,所以一旦索取过度,必然造成灾害,放牧的时候,由于牛羊是大片区域活动,不会呆在一个地方吃尽所有的草,可是你将牛羊圈养起来,或者限区域放牧,资源和能量不够,牛羊就会把地上的草吃的一个不剩,你总不能带着牛羊去其他人家的牧场吧?于是你的牧场开始退化,这是其一原因。

其二原因是因为草的种类不同能量不同,但是小面积的草场上是没办法同时长多种草的,只有一种的话,能量不够,若想长很多种类的草,必须得是以“阿吾勒”也就是以部落为单位的草场面积才可以。所以当你的牛羊不够吃,能量不够的时候,你过度的索取地上的资源的时候从而导致整体草原生态的破坏,所以你看现在牧区都不让放牧了,给牧民给补助,被称为“退牧还林”。

由上述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地理地貌以及气候原因真的很重要,如果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考虑这些因素的话,一定会出偏差的。


感谢阅读,感谢赞赏,喜欢请关注和转发,欢迎评论区互动,点击ID关注我,阅读往期文章,我是艾谁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