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工作是為了賺錢

在閱讀本文之前,請考慮一個問題:

工作對你意味著什麼?

它是賺錢的工具嗎?

或者得到你想要的生活方式?

許多人認為工作的意義只不過是賺錢。他們視工作為生活中的“必要之惡”,反對工作和生活。他們認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

抱著“拿多少錢就做多少”的態度,並不是說你不做太多的工作。你可以避免加班。你六點鐘下班,五點五十開始收拾行李。

相反,有一小部分人有很多普通人無法理解的行為:

他總是最後一個離開辦公室的人;

經常喜歡參加其他部門的營銷會議,總是喜歡“無事可尋”;

我不想在週末休息。當我看到任何值得學習的文章時,我會加入工作組

我一直想知道他們努力工作的動力是從哪裡來的?他們和我們有什麼區別?

在《幹法》中,稻盛和夫把人分為三類:

不燃型不能點燃的人;

可燃型一個著火的人;

自燃型:一個不用命令就能燒掉的人。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第三類人升職加薪最快,成長進步最快的是同齡人——自燃型。

他們有很強的獨立動力,在學習領域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他們不認為工作是一項任務。相反,他們認為工作很有趣。他們從不等待別人的命令去做,而是在別人告訴他們之前自發地去做。

當你假裝在工作組看不到新聞時,自燃型的充滿活力,直到午夜才在工作組積極勸導。

當你試圖擺脫不屬於你的工作時,那些自燃的人往往會干涉別人的工作。

當你揮手搖頭說“我不會”的時候,自燃型的“傻瓜”就活了過來,說“讓我試試”


他們不一定比別人更聰明、更擅長工作,但他們往往流露出對工作的熱情,這就像《星球大戰》中的“無限之石”,可以讓人們獲得宇宙中的巨大力量,為自己的工作注入無窮的力量。

我身邊有這麼一個自我陶醉的人。她是一名資深實習生,也是同事口中的“小才女”。你為什麼這麼叫她?

因為她不僅會設計、手繪、剪音,還會寫文案、排版、操作、攝影

不過,她一開始並不是什麼都知道,因為我們公司實習生不多,所以部門裡的其他人會私下把工作“甩”給她。如果他們做不到,她不會說,“啊,我不會……”

相反,他高興地接受了,“嗯,我還沒做,但我可以試試。”

她的QQ簽名是:“請擠我,讓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而且她確實讓人覺得“值得”—拿著實習生的薪水,做幾個人的工作。

所以雖然實習不到一年,但她成長得很快。

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她非常滿意和快樂。這種狀況使我的老員工感到強烈的危機感。我開始懷疑以前那種把賺錢作為工作唯一目的的觀念是不是錯了?

如果工作的意義不是賺錢,那麼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什麼?

什麼是正確的工作觀?

對於這個問題,稻盛和夫給出了答案,那就是--熱愛你的工作,就像愛上你的工作一樣。

年輕人工作是為了賺錢


01

  • 熱愛工作是一種投資。

一個人每週至少要工作40個小時,每個人的平均工作壽命是35年,也就是說,除了睡覺,你花的時間最多的是--工作

如何每天花8小時取決於你。無論你是想在一天中花費最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是集中精力解決遺留下來的問題,磨練自己的技能,選擇的權利就在於你自己。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可能,他都能在咖啡館裡看到一臺電腦。他說他會把電腦扛在肩上,隨時隨地處理工作。也有官方帳戶。

他對我說了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般來說,現在年輕人並不缺錢。如果你只是為了賺錢而工作,我為你的時間感到抱歉。

在那一刻,我意識到,

原來,工作不是一種消費,而是一種投資。

你以為你每天只有那麼多時間。如果你把這段時間花在淘寶上購物,用微信聊天,那麼這些時間將被用來消費,並將消失。

但如果你利用這些時間努力工作,提高你的技能,那麼這些時間就是一種投資,為你的未來增值。

至於我剛才說的那個實習生,每次接到畫畫的工作,她不像是“啊,我得加班”,而是“我太高興了,我可以重新設計我最喜歡的畫了”。

她不認為這是一種報酬,相反,她認為這是一種收益。她每天都能磨練自己的審美,不斷修改圖片,直到自己滿意為止,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當你開始投資模式時,這項工作也會給你更多的複利:

工作能力的提升,同事的認可,成就感的爆發


02

  • 熱愛工作可以改善你的思維。

稻盛和夫說:“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心。”

你說什麼?

他在甘法講了一個故事。在一個電視節目的採訪中,他聽到了一位木匠建造神龕的話:

“樹上有生命,我們工作時必須傾聽今生的聲音。


當我們使用千年樹的木材時,我們的工作技能必須經得起千年日月的考驗。”

這位70多歲的木匠,小學才畢業,從事這項工作才幾十年。

雖然多次想辭職,但他克服了種種困難,形成了自己深厚的人格。

一個朋友曾經告訴過我一些事情。

他們公司的一個項目出了問題。老闆半夜在小組裡發了一條信息,問如何處理。結果,其他同事假裝沒看到,也沒人回覆。

最後,朋友不忍住在群裡回覆,立即接到老闆的電話,老闆接受了朋友的建議。

之後,每當有重要工作或嚴重問題時,老闆都會打電話給她徵求意見。

你會發現,當你不再“逃避”,而是選擇直接面對問題時,你的個性就會得到磨練。

你逐漸從一個喜歡逃避、討厭麻煩、任性的人,變成一個直面問題、有責任感、值得信任的成熟社會人。

工作帶給你的比賺錢更重要的東西。

年輕人工作是為了賺錢


03

  • 熱愛工作可以扭轉局面。

只有熱愛自己工作的人才會有奇蹟。

這句話類似於吸引力定律,也就是說,如果你專注於工作,無論是吃飯還是睡覺,思考工作,那麼困擾你很久的問題也許會在某個時候得到啟發。

稻盛和夫講述了自己在幹法方面的一段經歷。

有一段時間,他在工作中遇到了一個難題。他研究如何塑造鎂橄欖石,但找不到合適的方法。

一天,想到這個問題,他走進實驗室,突然被某個容器絆倒,差點摔倒。他的鞋一眼就被松香樹脂弄髒了。

就在他想問是誰把這個東西放在這裡的時候,突然一個念頭閃過,“就是它”,用松香樹脂做粘合劑,完美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稻盛和夫稱:

“只要你熱愛你的工作,只要你有純粹的動力,強烈的慾望,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你就可以感動上帝,得到天上的施捨。”

他稱那一刻為“上帝的啟示”,但事實上,如果不是他全心投入工作,即使發生了,他也不會找到它。

這個“奇蹟”無處不在。

在高中,為了完成數學作業的最後一個答案,我苦思冥想,突然有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法,當我吃飯的時候;

一位廣告文案深夜回家。當他刷微博看到一條信息時,他突然想到了一句美妙的金句話;

一個計劃者熬了好幾個晚上才想出一個計劃,但他不滿意。結果,在聊天時,他受到一位朋友的一句話的啟發

你看,從古至今,被蘋果擊中的人應該很多,但只有牛頓能在被蘋果擊中時想到重力。

只有專心工作,才能從生活中獲得靈感。

對於那些不想工作的人來說,即使蘋果掉了,他們仍然無法理解奇蹟。

年輕人工作是為了賺錢


04

  • 熱愛你的工作,你就會幸福。

“如果你想過上充實的生活,你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做你喜歡做的事,二是讓自己喜歡工作。”

有人會說,這句話是不是有點太神了?但如果你真的練習,你會發現這很容易理解。


張嘉偉曾經提到過一個例子,在古龍的無情劍客,一對廚師。餐館關門後,他們在後廚為自己做了一道菜,找了點酒,吃了頓美餐。

他們還活著,因為他們一天還剩一兩個小時。

古往今來,人們的幸福是很簡單的。

對於普通人來說,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下班回家,打開電視,把西瓜切成兩半,用勺子把中間挖出來,是幸福的。

那樣的話,每天呆在家裡吹空調、吃西瓜不是更快樂嗎?

我用別人的經驗告訴你,你可以在第一週享受每天吃喝的生活,但是如果你把這種生活維持一個月甚至半年,你會發現你根本感覺不到快樂。

上週五晚上剛完成一週的工作時,我常常感到最快樂,晚上我可以去電影院看最新的電影。

但辭職後,我發現星期五失去了意義,每一天對我來說都一樣,我不再感到期待和興奮。

因為幸福是一種對比,或者說是一種感覺的差距。

當你感到溫暖的時候,是因為外面的雪;

當你覺得新鮮的時候,因為你只是出汗和鍛鍊;

當你感到快樂的時候,就是你週五工作一週後可以放鬆的時候。

不可否認,工作能給人們帶來意義。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

辛勤工作的背後,隱藏著歡樂和喜悅,正如長夜過去,黎明將來臨一樣

年輕人工作是為了賺錢

一個朋友在日本旅行時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他們走進一家商店,發現門外有一位老爺爺,專門負責把客人出門時脫下的鞋子抬起來。

門外有很多鞋子,但在客人出門前,祖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認出哪雙是誰的。

即使是“提鞋”的工作,只要努力,就能得到人們的尊重。

培養工作的禮節感。不管你做什麼工作,你都應該盡力把它做好。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別人的認可,獲得充實而有意義的生活。

你想每天過有意義的生活嗎?

是的,熱愛你的工作。

你想成功嗎?

是的,熱愛你的工作。

你想快樂嗎?

是的,熱愛你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