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听|“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这么美的诗,说的是这一门非遗技艺

东广新闻台 · 长三角之声频率有一档节目,能带你穿越时空,回首岁月,探寻先辈留下的文化瑰宝,它就是入选广电总局“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项目”的

《非遗在行动》


值得听|“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这么美的诗,说的是这一门非遗技艺

除了广播节目,《非遗在行动》还借力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普及非物质遗产知识、促进非遗传承和保护,满足大众了解认识传统文化内涵的需求。今天,“值得听”系列要为你推荐的,就是这档节目的短音频专辑《非遗知多少》。


【值得听】推荐

非遗知多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不仅要依靠媒体的力量,也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2019年9月1日,《非遗在行动》在东广新闻台 · 长三角之声开播,成为上海第一档以非遗为主题的融媒体广播节目。

其中,日更的《非遗知多少》短音频版块每天介绍一个非遗项目,是全国宣传面最广、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非遗项目最多的非遗主题系列音频。


精挑细选,讲述非遗

主创团队严格把关节目选题,在全国范围内挑选那些最有故事、最具“听点”的非遗项目,结合当下热点,为大家生动讲述。其中,不乏处境艰难甚至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


边看边玩,感受非遗

通过广播节目、线下活动普及非遗的同时,《非遗在行动》也借助微信、阿基米德、话匣子、抖音、今日头条、文化上海云、数字文化馆等新媒体平台,以短视频、短音频等方式,吸引大量年轻受众走进非遗、感受非遗。


本期试听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打造流光的世界



黄金与白银,都曾作为货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不过,它们有时还会在能工巧匠手中变身为精美器物,从而获得额外的艺术价值。这一过程中所需的金银细工制作技艺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银细工制作技艺是一门制作金银器物的传统工艺,所制的金银器物主要用于室内陈设欣赏,也兼有实用功能。其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上溯到商周时代。


金银细工必须符合两个条件:

一、完全使用中国最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

二、它是细工,不是一般的粗活儿,必须是精工细雕。


值得听|“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这么美的诗,说的是这一门非遗技艺


“细工”有多细?金银细工制作技艺需要经过绘图、雕塑、翻模、拼装、焊接、灌胶、绘錾、表面处理、景泰蓝、镶嵌、装配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制成成品。

作品总体上呈现出“清秀典雅、精湛细腻、雅俗兼备、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纹饰精细,图案精美。


杜牧诗《扬州三首》中赞曰:“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又有“九里十三步街中,朱翠填咽,邈若仙境”之说,都是对金银细工所呈现作品的赞美。


说到我们身边的“金银细工”,举一个上海人都熟悉的例子——著名的中华老字号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的“上海老凤祥”是,它历经数代传承,全面继承了中国金银细工的精湛工艺,从制作金银饰品、翠钻珠宝、器皿、镀金珐琅,到制作徽章、盾牌摆件、微型建筑,各种技艺基本具备,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金银细工的所有内容。抬压、鎏金、扳金等技法自古沿用至今,是具体生动反映我国金银细工历史的鲜活材料。


收听方式

《非遗在行动》

东广新闻台 · 长三角之声 FM90.9 / AM1296

周五上午10:00

目前,《非遗在行动》系列节目在阿基米德平台更新。


资料:东广新闻台 · 长三角之声、百度百科、扬州发布、上海黄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