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在南陽真的要親自扛著鋤頭種地嗎?他在出師表裡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

用戶71582019510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已經清楚回答大家的疑問“將荊州(首府襄陽)之兵,以向宛(今南陽市)洛(洛陽)"說明南陽已經歸曹操所有,劉備不可能跑到曹營論三分天下。

由於歷史學家習鑿齒,在《漢晉春秋》裡說躬耕地在襄陽西二十餘里地,而習鑿齒又是襄陽藉,所以遭到南陽人的攻擊甚至是漫罵,可是1700年前的習,真的不知道後事有諸葛亮躬耕地之爭;歷史說諸葛亮躬耕地在襄陽的很多,《魏略》最早,正史《三國志》比習鑿齒早五六十年,歷史學家王銓父子的《蜀記》比習的《漢晉春秋》早四十年左右,《魏略》作者魚豢,《三國志》作者陳壽,王銓丶王隱父子都不是襄陽人,他們都直接或間接地說出諸葛亮隱居地與宛(今南陽市)無關,難道僅僅是襄陽人的觀點嗎?

諸葛亮的老師,同學、朋友,親戚皆安家於襄陽是無任何爭議的,諸葛亮要到二百四十多里地,且(196_199)戰亂頻繁的危險地,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而且去襄陽市讀書極不便

南陽臥龍崗,在元代才有,而且多處出錯,諸葛亮死1000年又到臥龍崗去躬耕,有什麼可信的?

南陽的證明多是文學作品,最著名就是《出師表》,有躬耕於南陽句子,而且專家已經多次解釋,在漢朝時是指南陽郡,東漢南陽郡,下三十七縣,宛縣是今天的南陽市,三十七縣人皆可稱南陽人,諸葛亮隱於南陽郡鄧縣,而鄧縣就在漢江兩岸,國家文物局也是認可的,為什麼南陽人偏偏要否認?

南陽人把岳飛手書出師表,當作證據,岳飛是軍事家,不是歷史學家,而且已到南宋,時間上已過了900年,能做為一手證據嗎?岳飛手書出師表,碑文在江蘇彭城,而沒在南陽;岳飛手書出師表真實性存疑,首先岳飛在紹興八年官職不是少保,紹興八年八月中旬岳飛在湖北鄂州一代,中秋又杭州見趙構,沒時間繞行兩千多里去河南南陽,出師表的手跡並不能確認是岳飛所寫,所謂的岳飛手書出師表真跡,今在貴州發現,專家結論:無法證明是岳飛手書。

最後用河南先賢司馬光在《資政通鑑》上的話告訴疑問者“初,諸葛亮寓居襄陽“











提醒辣語


答案是肯定的。諸葛亮《出師表》自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是謙抑也是寫實。南陽臥龍崗諸葛草廬是“躬耕南陽”這一華夏文明史印記的歷史載體。

1、兩漢沒有南陽縣,不等於沒有南陽城。荊州牧所襄陽可以稱荊州,南陽郡治宛城自然也可以稱南陽,否則習鑿齒《襄陽記》中“樂宅戍,南陽城南九十里”就和習鑿齒《漢晉春秋》中“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一樣,又是鬼扯了。。。襄陽說鼻祖習鑿齒把宛城叫南陽城,直接讓那些試圖以“此南陽彼南陽”論蓄意剝離古今南陽之間歷史傳承,進而割裂《出師表》“躬耕於南陽”與今南陽臥龍崗歷史淵源的襄陽說徒眾破功。

2、《後漢書.志第十.天文上》:“四年六月,漢兵起南陽,至昆陽……”,這裡昆陽(今平頂山葉縣)是南陽郡屬縣,如果把這個“南陽”又按襄陽說的鴨霸邏輯解釋成南陽郡而不是南陽城(宛城),這句話就無法解讀了:漢兵從南陽郡(南陽郡何地?請襄陽說大神們幫忙定位一下)發兵到(南陽郡的)昆陽——狗屁不通。所以這裡的“南陽”也只能是指宛城。

3、《出師表》“躬耕於南陽”的“南陽”指南陽郡還是南陽城?客觀地說都可以,因為諸葛躬耕地位於南陽郡治宛城(南陽城)西八里臥龍崗(也稱隆中)之上。李白《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詠到:“赤伏起頹運,臥龍得孔明。當其南陽時,隴畝躬自耕。”按照詩仙李白的理解,孔明號臥龍先生,是因為其躬耕隱居於南陽臥龍崗,人以崗名。在明末清初朝代更替綱紀混亂之際,躬耕地爭議開始甚囂塵上,官員、詩人彭而述(1605~1665)以《臥龍懷古》一詩表達了對隆中偽說的憤慨與不屑:“憂時還抱膝,遇主起南陽。躬耕原此處,更莫向襄陽。”

4、習鑿齒《襄陽記》記述“自漢以北為南陽郡”,這與同期多種文獻典藉記述相符,是為信史,南陽之鄧縣自然也在漢水以北;但習鑿齒《漢晉春秋》又說“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又把“南陽之鄧縣”抻過漢水放在了襄陽城西,明顯與自家的《襄陽記》記述打架,直接把隆中置於一個在東漢地圖上並不存在的位置上,這屬於孤證(或者叫鬼扯)。也難為襄陽說們,為了給“躬耕襄陽隆中”打補丁,棄信史而重孤證,跪求某泰斗改地圖、為古隆中題字背書——有用嗎?此地無銀、自我麻醉而已。

5、北師大語文教科書一直把“躬耕於南陽”的“南陽”註解為“今河南南陽”;現行人教社語文教科書《出師表》對“躬耕於南陽”的註釋為:“諸葛亮隱居的隆中古屬南陽郡”,對《隆中對》中“隆中”註釋則是:“地名,一說在今河南南陽,一說在今湖北襄陽。”——這意味著《隆中對》的隆中並不特指襄陽古隆中,南陽臥龍崗也是隆中之一;換言之,承認歷史爭議,躬耕地迴歸兩地說。南陽還是那個南陽,“隆中”歸屬則在兩可之間。某地挖空心思試圖獨佔諸葛躬耕地文化遺產的美夢又一次打了水漂。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躬耕南陽”是中華文明史印記,她屬於歷史和人民。你可以分享歷史榮耀,但絕對不可以攫取。





歷史不飄逸


看了一些回答,更多在於爭論南陽具體所在,這裡我就不再多說南陽所在何處之事,僅分享諸葛亮是否真的親自扛著鋤頭種地。當然,也僅是個人的一點看法,因為誰也無法復原當時的歷史場景。

歷史出處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出師表》諸葛亮

前出師表裡諸葛亮有講到: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看上去如同一位隱士。但我以為,諸葛亮所謂的種地,不一定是真種地,其所謂的隱士生活,不一定是真隱士。以下幾點原因作為佐證:


1、身世背景:

諸葛亮出生在一個官吏之家,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這樣的家庭背景,恐怕是不需要他真正下地幹活以養活自己的。

其次,諸葛亮之妻黃氏,其外祖父蔡諷乃東漢末年將領蔡瑁之父,其父黃承彥,三國時期荊襄名士。有這層關係的存在,不至於使諸葛亮需下地幹活才可養活一家。


2、時代背景:

諸葛亮身處南陽的時間是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至建安六年(公元201年),亂世之年,各路豪強並立,諸侯征戰。此時的諸葛亮雖小有名氣,但年級尚輕。雖有人注意,但未有英雄人物重視。在此情況下,諸葛亮完全有可能是暫居隆中以觀天下之事,時機成熟即出山。而當時並未有其它更多的娛樂活動,在當時歷史背景下,也許幹農活是一項很高尚的娛樂活動(如嵇康之於打鐵等)。


3、個人志向:

雖然在《出師表》裡說道: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講其: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樂毅何許人也?管仲者,無雙國相也。樂毅者,燕上將軍也。即為出將入相之志向。有這樣志向的人,豈會長期隱居隆中?故其躬耕於南陽是權宜之計,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是謙遜之詞。


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思考,不足之處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三國史話曾得不錯


諸葛亮躬耕南陽時是不是親自種地沒有記載,瞎猜也沒有什麼意思。不管怎麼說,信諸葛亮自己說的就是了。可是現在偏偏有一些人不信諸葛亮,非要相信自己的瞎猜。我們先看看諸葛亮自己怎麼說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而襄陽怎麼說的呢?1,南陽不是南陽,是“襄陽”;2,諸葛亮不是真躬耕,而是“假躬耕”真隱居;諸葛亮不是種地,是地主;3,諸葛亮不可能“苟全性命於亂世”,他絕不可能去南陽那樣的“亂世”“苟全性命”。他只能在襄陽“綠洲”高談闊論。4,諸葛亮說他躬耕時“不求聞達於諸侯”,襄陽偏偏說諸葛亮躬耕時連郡守職位都不屑一顧;5,諸葛亮說他躬耕時地位“卑鄙”,襄陽偏偏說他是“高富帥”,廣泛結交高門世族,娶了沔南名仕的女兒黃月英(也不知哪本書記載有黃月英三個字,八成又是瞎編);6,諸葛亮說他躬耕時住的是草廬,襄陽偏偏說諸葛亮住的大瓦房,“屋基極高”“雕薄蔚彩”“有避暑臺”“有井,廣五尺”整天琴棋書畫。你看看,爭諸葛亮躬耕地不以諸葛亮說的為標準,而是自立一套,連諸葛亮都得聽襄陽的,天下有這麼不講理的學術爭論嗎?一些襄陽專家還說“躬耕於南陽”是個“偽命題”,諸葛亮是“假躬耕,真隱居”。奇了怪了,既然襄陽認為諸葛亮是“假躬耕”,那就把隆中認定為“諸葛亮假躬耕之地”好了!笑話啊,“偽命題”和“假躬耕”之地也值得襄陽絞盡腦汁、頭破血流的去爭嗎?再說了,襄陽的地主都那麼寒酸嗎?住在全村只有20畝地的窮山溝裡,虎狼出入,荊棘密佈,往東過了萬山才有大路,出個門都極其困難,在這樣鳥不拉屎的荒郊野外,怎麼可能洞察天下大事?

另外,這個帖子裡還有好多人不厭其煩地重複南陽是宛城不是南陽的謬論,在這裡一併回覆。“現在的南陽東漢時不叫南陽,叫宛城,這是絕對不能混淆的。而隆中屬於南陽郡管轄,所以稱這個地方為南陽”呵呵,看到這些我就笑了,說的好像東漢末年隆中叫“南陽”,而南陽郡郡治宛縣不歸南陽郡管轄似得。學術研究中這樣弱智的八卦真是不多見。“襄陽說”者有個極其奇怪的現象:一說到臥龍崗,他們就說那是宛,當地人一定不會稱他們所居住的地方為南陽。而隆中是位於漢水南岸的一個小山村(只有20畝耕田),離荊州州治襄陽只有20裡,當地人一定要稱這個地方是南陽而不提襄陽或者隆中。這個人腦子是不是有毛病啊?(襄陽說認為諸葛亮就是這樣的人)。如果現在襄陽市區的人認為他們居住的地方不是襄陽而是襄州區,而屬於襄陽市管轄的老河口西北丁店村才是襄陽,那這個人是不是腦子有毛病啊?(南陽人認為襄陽說學者就是這樣的人)。所以,我一看到襄陽說在那裡絞盡腦汁論證南陽不是南陽,隆中才是南陽就心疼他們。不僅要把小隆中抬成南陽,還要把南陽郡治貶的不是南陽,甚至此後歷代的南陽都不是南陽,這瞞天過海的本事真要一些功夫啊!請問:諸葛亮《後出師表》說的“困於南陽”是哪裡?《襄陽耆舊記》卷第三《山川》載:“樂宅戍,南陽城南九十里”中的“南陽城”是哪裡?《後漢書》記載的光武帝“俱攻破南陽……四年六月,漢兵起南陽,至昆陽。”是哪裡?都是隆中嗎?《後漢書》裡記載的“南陽至襄陽二百六十里”是指隆中到襄陽的距離嗎?笑話,那不是才二十里嗎?重複一遍,除了個別的當代別有用心之人,歷史上從來沒有哪本書把“隆中”說成是“南陽”!而南陽除了指南陽郡,在很多記載中都可以代指郡治宛縣,這樣的記載比比皆是。可以類比的是,當時荊州可以代指襄陽(州治遷江陵後荊州代指江陵,此前南郡可以代指江陵),太原可以代指晉陽,長沙可以代指湘縣,漢中可以代指南鄭,淮陽可以代指陳縣。和南陽一樣,這些郡名在長期代指郡治後都逐步取代郡治原有的縣名而成為這些城市的正式名稱。好好看書吧,意淫沒有用。所謂“南陽是指小山村隆中”“南陽在襄樊一帶”,都是史學界罕見的荒唐笑話!


奔流到海不停留







南陽小胖墩


南陽地名,山之南,水之陽,都可以稱為南陽。所以湖北與河南有爭論。

按三國曆史上論,應該在隆中。襄陽屬於劉表地盤,南陽屬於張繡地盤。劉皇叔不可能隨便來張繡地盤上請諸葛亮


程臣2


讀書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方法

應該是邊種地邊教書,教書也會有一部分收入

不然只會種地,生活真的不好過,但是襄陽古隆中在山上,在山上種地溫飽都保持不了,附近村莊又太遠。所以他明明可以在平原,為甚麼要在山上。很懷疑諸葛亮故居是在襄陽。。


小柒158209524


諸葛亮未到漢營是種地的,以務農為主,兼觀天象,研究天文地理。如不親自耕作,全家人吃喝咋辦?


宋源8


古人的謙辭,諸葛亮家族,還有老丈人家族,註定諸葛亮不是平凡之輩,還能有傭人,說白了諸葛亮夫婦就是官二代富二代,在南陽住無非修身養性而已,躬耕估計就種種菜,不可能是指望種地餬口的。躬耕於南陽,只不是古人的一種文風表達方式。


一個小瓜皮皮皮


讀書人種地是休閒,不是種地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