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好的圖書可以推薦?

大鯊魚158383511


不請自來 分享下我的讀書心得

《活著》

此書我讀了三遍,每一遍讀完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讀完我不禁捫心自問,人到底為什麼活著?難道不是為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活著嗎?似富貴這般行屍走肉一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但是等到年齡大了一些,當我再次通讀之後我又有了新的感悟。人活著就真的非要給他定義一下嗎?難道活著本身就不是意義了嗎?而活著的最大意義,就是《活著》。然而我並沒有到不惑之年,或許幾年後當我再次翻來這本書的時候,又會有新的看法吧?

《明朝那些事》

我真的很佩服當年明月老師。能把一部枯燥乏味的明史用通俗易懂,幽默風趣的筆法悠悠道來,讓我對之前並不感興趣的這段歷史有了非常深入的瞭解。此書大量引用明實錄的記載,加上作者的主管判斷於客觀分析,真的是一部堪稱浩瀚的大製作。

《人類簡史》

說實話,看完這本書我真的覺得人類的出現是有高級生命在操縱,因為人類幾百萬年的進化歷程中有太多太多的不尋常和巧合了。而且作者不但精通考古學,還對生物學 化學 哲學 都有深入的瞭解。他用各種學科的不同角度向我們展示了從單細胞生物到上帝的演化過程,精彩至極!

筆者看的書很雜,還有好多就不一一闡述了,只推薦這三本我個人覺得最好看的書,請笑納!


竇先生啊


因為存在文化“斷代”,所以個人的閱讀經驗是對那些諸如《史記》之類的古典書籍敬而遠之的,不是我不尊重,而是深奧而且對自身來說實用性和娛樂性有點差,還是留給那些文史專業人士去研讀吧。個人主要還是讀《紅樓夢》、《西遊記》`《三言兩拍》等一些接近白話文的古典文學書籍,若是要個人推薦,也是這幾本。

若是近現代和當代文學作品,個人以為除了魯迅`汪曾琪`林清玄等人的短篇外,值得推薦的文學作品還是很多的,比如:(1)畢飛宇的《推拿》,曾獲茅盾文學獎。文字精煉,敘事透著幽默風趣,對成語拿捏得恰到好處。(2)陳忠實的《白鹿原》,透著一種歷史的沉重感。(3)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寫的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農村的故事,一種特殊的感覺會縈繞著讀者,似曾相識卻已遠離。他的另一部作品《人生》也挺讓人感慨的。(4)張潔的《無字》。(5)劉慈欣的《三體》三部曲,科幻迷的必讀!(6)餘華的《活著》,如果與喬葉的中篇小說《最慢的是活著》先後讀來,也許對活著的領悟會更精闢。(7)賈平凹的《山本》,也許人世間有些東西真的是神秘莫測的!(8)正在讀麥家的新作《人生海海》,好不容易才從書中找到“人生海海”的釋義:“記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9)汶川地震讓人心驚膽顫,而阿來的新作《雲中記》也許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洗禮吧。當然還有很多,不可能一一列舉了。

國外的文學作品也很多,但我更喜歡積極向上的,所以看過《人間失格》丶《嫌疑人X的獻身》等一些心情有些壓抑,不建議讀此類負面情緒太多的作品。但是《解憂雜貨店》、《島上書店》丶《偷影子的人》丶《追風箏的人》、《擺渡人》三部曲等還是感覺挺好的!如果是青少年呢,個人覺得如《愛的教育》丶《小王子》、《小婦人》丶《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等等應該讀一讀!《小王子》裡有一句話我挺喜歡的!那就是“一個人只能用心靈才能看到真實的丶本質的東西,光用眼晴是看不見的。”而《小婦人》裡有一句話又在提醒讀者:“人不能光靠書本過日子。”與“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各有奧妙!讀書不能僅僅限於閱讀,還應消化吸收為自己的營養物質,為自己的精神世界增磚添瓦!

也許會是個“書呆子”,但是我願意在孤獨中享受著閱讀的樂趣和時光。







102705716761五福


《紅樓夢》、《論語》、《水滸》、《西遊記》、《三國演義》、《平凡的世界》、《孫子兵法》、《明朝那些事兒》、《莊子》、《西方哲學史》、《聖經》、《金庸全集》、《詩經》、《鬼吹燈》、《魯迅全集》、《君主論》、《世說新語》、《經濟學原理》、《光榮與夢想》、《國富論》、《沉思錄》、《宋詞三百首》、《萬曆十五年》、《唐詩宋詞三百首》、《第五項修煉》、《政府論》、《社會契約論》、《胡適文集》、《圍城》、《胡雪巖》、《細胞生命的禮讚》、《複雜》、《王小波全集》、《哈姆雷特》、《張愛玲全集》、《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曾國藩家書》、《自私的基因》、《第三帝國的興亡》、《通往奴役之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棋王》、《利維坦》、《古拉格群島》、《老舍文集》、《一九八四》、《源泉》、《活著》、《沉重的肉身》、《總統是靠不住的》、《三言兩拍》、《從優秀到卓越》、《鋼鐵、細菌和槍炮》、《菊與刀》、《余英時文集》、《基業長青》、《莎士比亞全集》、《論美國的民主》、《傑克倫敦小說選》、《約翰.克里斯朵夫》、《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麥田裡的守望者》、《崩潰》、《野蠻生長》、《世界是平的》、《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走向未來叢書》、《黑天鵝》、《動物莊園》、《戰爭與和平》、《精子戰爭》、《醜陋的中國人》、《百年孤獨》、《基督山伯爵》、《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喪家狗》、《時間簡史》、《血酬定律》、《小王子》、《羅馬帝國興亡史》、《蠅王》、《傅雷家書》、《古文觀止》、《悲慘世界》、《全球通史》、《浮生六記》、《激盪三十年》、《贏》、《甘地傳》、《儒林外史》、《出軌的王朝——晉朝歷史的民間書寫》、《契訶夫文集》、《人類基因的歷史地圖》、《中國近百年政治史》、《自由秩序原理》、《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天朝的崩潰》、《劫夢驚魂》、《彼得潘》、《科學史》


認真讀書吧!


具體也不太清楚你喜歡哪一類圖書,就只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看過的書籍推薦了:

一、不應該被遺忘的時代:

馮驥才《一百個人的十年》,張鳴《大荒紀事》,王小波《白銀時代》,王蒙《這邊風景》,不過歷史塵封多少年,文字始終是有力量的,當你有幸讀到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個世界有很多你不知道不了解的事情早就發生了,而且那麼殘酷不堪,也許你會嚮往那個時代,也許你會慶幸自己完美錯過了那個時代,可那個時代的文化不會消失,給部分人造成的傷害無法消逝,時間也許會讓你淡忘某些事情,但在記憶深處它總是會時不時的不喚醒,每被喚醒一次就痛一次,人生漫長,要痛多少次才能罷休,誰都不知道,生活就是如此,你可以雲淡風輕也可以如履薄冰,但不過怎樣偽裝,當往事湧上心頭的時候你是欺騙不了自己的。

二、值得流芳百世的傳統經典文化:

孫機《中國古代物質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離不開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相互發展的,物質文化涉及範圍廣泛,包括我們的衣食住行、酒茶煙糖、科學農業、玉漆瓷器等,孫機老師在此書中都會詳細介紹,不可謂不細緻入微。

司馬遷《史記》,司馬光《資治通鑑》,這如此經典,我就不多說了,帝王將相、成王敗寇、心計權謀全在裡面,只要你讀就一定會有收穫,讀100次會有100次不同的收穫,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致。

三、文學經典,針砭時弊:

《魯迅全集》,魯迅是比較敢說敢做的人,看到國民於水火之中而不自知,就依然果斷的棄醫從文,為的就是喚醒民眾,團結起來。

張宏傑《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俗話說“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為什麼呢,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勢力範圍,這是國民性決定的,你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再怎麼橫行霸道都無所畏懼,可當你出了這個村,出了這個市,出了這個省,你就會有一種陌生的恐懼感,總會想著這人是不是和我一樣牛,對這人不瞭解不敢惹啊。

在地鐵上你擠我擠,無非是道個歉就可以,可你要是在村裡,有人碰你一下,撞你一下,那可不是一句道歉可以解決的事情,因為彼此瞭解,你知道他怕你,你也知道他膽小懦弱,所以會毫無畏懼,說話都不帶卡頓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不熟悉的人吵架的時候就是會卡頓,就是會緊張的說不出話是一個道理,陌生的恐懼感,因為不瞭解,所以不敢言不敢怒,因為了解而天不怕地不怕,所以我們就是會有意無意的傷害自己身邊的人,傷害了也不內疚,無所謂的心態,反正你知道他不會把你怎麼樣,這就是國民性!

四、那些不可磨滅的歷史: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熊召政《張居正》,唐浩明《曾國藩》,曹昇《流血的仕途》,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呂思勉《中國通史》,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張瑋《歷史的溫度》,歷史是驚人的相似,相隔百年也好,遠隔千年也罷,同樣的朝代更迭,血流成河,伴君如伴虎,妻離子散,相愛相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週而復始的上演,貌似每一次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瞭解歷史就是了解人性的過程,就是看清自己的過程。


大劉小說











旺旺Sir


推薦3本近期看的書:

1《崩潰》

科技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科技也讓我們生活在由複雜系統構成的世界中,我們每天乘坐的地鐵、用的城市自來水、金融系統、社交媒體、醫療體系等,都變成了複雜、緊密耦合的系統,一點小問題就會引起系統性崩潰,系統複雜性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的控制能力。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應該如何來應對呢?

針對系統性崩潰事件,克里斯·克利爾菲爾德和安德拉什·蒂爾克斯克合作寫了《崩潰》這本書。克里斯是金融從業人員,他目睹了雷曼兄弟銀行的倒閉和08年的金融危機,同時受飛行員訓練經歷的影響,他開始對如何避免系統性崩潰產生了興趣。安德拉什則一直在研究企業經營為什麼會隨著複雜性增加而日益艱難,他首創了“組織機構災難性失靈”課程,被稱為是“世界前 40 的 40 歲以下的商業教授”。

在《崩潰》中,兩位作者首先探討了科技進步的悖論:系統越來越強大,但同時也增加了小失誤造成的崩潰事件;然後在第二部分——本書的主體,探討了我們如何降低系統的複雜性,如何從認知心理和組織行為的角度來應對系統崩潰。


2 《被討厭的勇氣》

生活中,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煩惱,從表面上看,這些煩惱是關於金錢、家庭和個人發展等,但實際上,這些煩惱的背後是我們所選擇的生活哲學。《被討厭的勇氣》一書,通過青年和哲人對話的方式,從生活哲學的角度,講述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

這本書的作者有兩位,岸見一郎是一位哲學家,從1989年開始研究阿德勒心理學,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顧問,在這本書中扮演著哲人的角色;古賀史健是一位自由作家,在30歲左右的時候,被阿德勒心理學的顛覆性所震撼,他多次拜訪岸見一郎,並向其請教阿德勒心理學的本質,在本書中扮演著青年的角色。

《被討厭的勇氣》採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來對阿德勒心理學進行闡述,對於沒有任何心理學基礎的讀者來說,十分友好和易於接受,青年人的發問常常能夠解決我們對於阿德勒心理學的疑問和不解,而哲人的回答又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阿德勒精神。


3 《合適:從升學擇校、相親配對、牌照拍賣了解新興實用經濟學》

《合適:從升學擇校、相親配對、牌照拍賣了解新興實用經濟學》是坂井豐貴16年在國內出版的書,在這本書中,他通過簡單的案例說明,如何將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匹配理論用於腎臟移植、求職、擇校、相親、牌照拍賣等領域,講得通俗易懂、簡單有趣。其中,TTC算法(最適交易循環法Top-trading Cycles Algorithm)既簡單又強大,被應用於實現最佳住宅分配和腎臟移植匹配。

通過《合適》這本書,我們可以獲得另一種看待經濟學的角度,那就是很多經濟學家的基礎研究工作,正在慢慢地改善這個世界。也許我們應該給予經濟學更多的關注和支持,也學會用經濟學的思維來改善自己的生活。


馴養一本書


第一好書是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這本書,好在哪裡?它把古今歷朝歷代的地名標籤,變遷都標註了,包括疆域,行政區劃以及變遷,少數民族政權,紛亂格割據時期的也都一一考據。特別適合讀歷史,瞭解時代背景,絕對第一好書。好書太多。例如黃仁宇先生的《萬曆十五年》,從一個切片,透徹的歸納了時代的病根。


愛上一夢


給大家推薦一本我最近讀過的、很治癒的繪本。

《Hello,最好的自己》 這是一本英國華裔漫畫家的繪本,也是內向型人格的真實內心獨白。

我在這本書裡看到了過去的自己。



作者黛比是一個很孤僻的人,她不喜歡社交,不願和朋友聚會,只喜歡一個人待著。在與別人相處後,她總是會感到筋疲力盡。

但黛比真的有問題嗎?

她不善言辭,不懂拒絕,總是努力合群,卻總是做不好。



在她的故事裡,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治癒。黛比用幽默感性的筆調記錄了她的大學、婚姻生活和工作經歷,幸運的是,她遇到了自己的Mr.Right,傑森一直鼓勵她支持她,站在她身邊,教她拒絕別人,哪怕她性格內向也還是喜歡她。

最後,黛比辭了職,決心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

她說:“我不再對這個世界滿懷歉意,我只要自由地做自己。”



真的,內向型人格的人沒有什麼錯,你不必合群,也不必在意他人的目光,想要獨處的時候,儘管大膽地撤回你的內心世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全心全意投入其中。

這本書讓我感同身受,我也曾是那樣一個內向又不善交際的人,覺得自己很糟糕,但現在我已經欣然接受自己了。因為,那就是真實的我。

無論如何,願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是夏與至,特立獨行的青年作者,多平臺熱文作者,已出版多本書籍,堅持寫作與閱讀,有趣的靈魂和熱愛生活的心,歡迎關注,一起努力成長!

夏與至


什麼書是好書,我認為一千個人回答會有一千個答案,這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我僅以自已管中窺豹的見解和體會介紹幾本書吧。

首先是《大學》和《中庸》。這兩本書篇幅不大,就是細細品讀也費不了多少時日。讀這兩本書應細讀慢品,它是記述儒家精神的兩本主要著作。叫我看,現在介紹儒家學說的二三手著作已多到了汗牛充棟的程度了,磚頭一樣的書看一眼就叫人生畏,你還不如看看這兩本書,既省力省時,又是品讀原著的原計原味。

其次是《三國演義》。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細想一下人人都話得不容易,用一句話概括,就是話得艱辛丶曲折,路途有許多難以預測的偶然性在等著你。當我們看完《三國演義》,靜下心來,回想一下小說中那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他們的一生,儘管有長有短,哪一個是順順當當活過來的?如果當今有人在人生的路途上覺得迷忙茫,苦悶、失意等等,那麼我建議你認真讀一遍《三國演義》吧,它能治你的心病。

以上是我認為最好的書中的三本書,僅是本人的狹隘所見,供朋友們參考。


想說就說幾句


推薦好書之前,不妨先砍掉誤導的書單^_^

01、24史,除了《史記》《三國志注》幾乎都是流水賬、相斫書,帝王吵架、打架,看不膩嗎?《資治通鑑》也不例外,那是帝王的工具書,咱普通人,看那玩藝幹啥?^_^

02、暢銷書排行榜,都是“烏合之眾”挑出來的,只要半邊眼睛瞄一瞄,挑其中合適的,品嚐一下即可,不要跟隨庸眾,去耗費寶貴的注意力~

03、所謂的世界名著榜單,還不都是馬後炮嗎?90%都是歐美的,重金屬富集嗎?挑選其中10%過目一下就行,瞭解一下行情,代表一下歐美暫時領先的文化~

04、迂腐的學術書、理論書,不要多看,除非剛好是你的領域;膚淺的娛樂書、小說書,不要多看,不妨偶爾消遣消遣,沉迷進去不值~

05、糾結的哲學書,不要多看,就算看,也要淺嘗輒止。尼采自己都瘋掉了,他的哲學,還能指導誰?那是佛陀所說的、想太多、陷入糾結、陷入狂亂的可憐人。可以當做怪人觀察,但是不要聽他瞎掰。他自己都救不了~

06、一個人的作品,不要全部看,挑選其中一本即可,否則就浪費精力啦,畢竟,一個人的風格,波動不會太大。比如金庸全集,挑選一本,也及格了~

07、法律書、醫學書,專業人士攻讀10年,才能小成,普通人就不要細看啦,畢竟,生命有限、知識無限,還不如花錢請律師、看醫生呢。術業有專攻~

08、看軍事書,要從真相入手,不要陷入戲論,只要劇情好玩,怎麼說都行。那你就看《三國演義》好啦,那是說書人為了討好觀眾,而改編歷史瞎掰的^_^

09、語言不要去學多種,因為主要就是國際性的英語、祖國家的漢語,其它的,學多了,浪費生命,還不如看翻譯,剩下寶貴的生命,乾點別的。學外語,僅僅用來裝比,實在是太奢侈了,把生命光陰當兒戲嗎?

10、如果不是真心喜歡,就不要假裝欣賞畢加索、齊白石,你這的看得懂嗎?還不如節省生命,用於實學,而不是那些空洞的玩藝。不過,真心愛好者除外,否則都是羊牯,瞎湊熱鬧、附庸風雅~

11、除了真心喜歡詩詞,我不建議去耍,因為無病呻吟佔多數、真情實感佔少數。況且,詩詞形式已經過氣,現代韻文就是歌詞,也是旋律佔主要、歌詞佔次要~

12、囉嗦的書,一律扔掉。明明3句話就能講清楚,迂腐的學者,非要長篇大論70萬字,我只能送他一個字:滾~~~

0、好書推薦:環球文化經典精華——

1)太平廣記鈔by馮夢龍、續太平廣記by陸壽名、天中記by陳耀文:天中記篇幅中等,薈萃了中國各類古典的章句,可以低成本、少精力一窺經史子集。太平廣記專注野史,用小細節勾勒人物性格,比枯燥的帝王起居錄,精髓多了、走心多了。馮夢龍刪減掉了重複蕪雜,算是去粗取精。宋朝以後的野史,陸壽名有續,雖然質量一般,但是可以補齊後半段。

2)巴利語南傳大藏經的前半部分by臺灣島元亨寺轉譯:屬於原始佛教的古樸佛典,包括:戒本律本、長部阿含、中部阿含、相應阿含、增益阿含、小部前半。大藏經後半部分,屬於上座部小乘佛教自己添加的內容,可以摒棄。領略覺者佛陀的言傳身教,樸素而又真實的小細節,動人心魄、解惑解憂。

3)柯爾克孜族史詩《瑪納斯》:西域遊牧文化寶典,代表了突厥族的騎兵生活;馬來族《馬來紀年》:南洋群島文化寶典,雖然簡陋,但是珍貴。

4)藏族史詩《格薩爾王》:至今依然在傳唱的活史詩,可以看看縮寫版本,領略一下高原風采;司馬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豐臣家族》《德川家康》《關原》《城寨》6本日本戰國曆史套餐,模仿司馬遷的筆法,用細節勾勒性格,比單純打仗外交的小說,精彩多了,深入到人性中。

5)猶太聖經塔納赫:從上帝開天闢地,講到猶太國被流放。乃是西半球的文化根源。

6)希臘羅馬名人傳:羅馬帝師普魯塔克的傳世經典,再現那個難得的民主共和城邦時代。

7)天方夜譚/1001夜:阿拉伯中世紀民間故事集,沒有比那1001更接地氣的啦。

8)《格林童話》從兒童的角度,領略中世紀封建德國的悠然生活;《海盜通史》加勒比海盜時代,一個令所有男兒熱血沸騰的大航海時代;《弗吉尼亞人》美國西部牛仔生活的寫照,涵蓋物質層面、精神層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