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個戀愛故事:文藝青年們失戀了怎麼辦?學學浪漫詩人徐志摩

你有沒有喜歡一個人,喜歡到不行?

嗯,喜歡,但不行。

這兩行字很扎心,是某個失戀的人和著淚寫下的。


1000個戀愛故事:文藝青年們失戀了怎麼辦?學學浪漫詩人徐志摩

50多年前,一個文藝青年同樣在失戀的痛苦中煎熬著,他寫下《偶然》這首詩: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不用我多說,他就是徐志摩。


1000個戀愛故事:文藝青年們失戀了怎麼辦?學學浪漫詩人徐志摩

1

徐志摩的一生短暫,卻如他詩文一般浪漫。

林徽因在1931年12月7日的《悼志摩》,哀悼了徐志摩突兀的,不可信的,慘酷的,在飛機上遇險而死。許多對他生前的回憶,在悲哀的情緒中逐漸清晰。

一個豆蔻年華,風姿綽約;一個英俊有才情,視愛情為生命的浪漫詩人。異國漂泊的孤獨、寂寞,讓這兩顆明亮的星星,在偶然的機會相遇了。

初相識時,徐志摩熱情奔放感染著林徽因。但他最打動林徽因的是他如同孩子般天真的執著。

“志摩是動人的特點,是他那不可信的純淨和天真,對他的理想的愚誠,對藝術欣賞的認真,體會情感的切實,全是難能可貴到極點。”

她記得有一次,校舍外邊下了傾盆大雨——“惟是英倫那樣的島國才有的狂雨”——

忽然從外邊跳進來被雨水淋得全溼的人,不用說他便是徐志摩。他一進門要拖著朋友向外跑,像孩子似的高興地說:“看雨後的虹去”別人勸他穿上雨衣出去,英國的溼氣豈是兒戲,志摩不等說完,一溜煙地自己跑了。

徐志摩真的立在橋上,不知道等了多久,但他居然看到了虹。

林徽因問他,怎麼他便知道,準會有虹的?

他得意地笑答:“完全詩意的信仰!”

《悼志摩》裡,林徽因這樣解釋這“完全詩意的信仰”,其實是虔誠到傻氣的認真!他愉快起來的快樂的翅膀可以碰到天,他憂傷起來,他的悲慼是深得沒有底。

她是懂他的。

2


1000個戀愛故事:文藝青年們失戀了怎麼辦?學學浪漫詩人徐志摩

林徽因讀過很多書,她有思想,受到過最好的教育,見識遠遠高於同時代的女子。她能用英語背誦拜倫、雪萊、濟慈等詩人的詩歌,她才華橫溢,能寫出宛若人間四月天這般靈動的詩句。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徐志摩遇見了這樣相貌高雅的名門女子,自然會沉醉其中。他們在倫敦古老的街道上和校園幽靜的小徑上,談論詩歌、人生。他們的快樂散播在英倫的土地上,他們的身影印在盪漾的康河裡。林徽因的光芒喚醒了徐志摩的才情,徐志摩美妙的詩歌也撥動了林徽因的心靈。

“是你,是花,是夢,打這兒過,此該像風在搖動著我;告訴日子重疊盤盤的山窩;清泉潺潺流動轉狂放的河;孤僻林裡閒開著鮮妍花,細香常伴著圓月靜天裡掛;且有神仙紛壇的浮出紫煙,衫裙飄忽映影在溪前;給人的理想和理想上鋪香花,叫人心和心合著唱;直到靈魂舒展成條銀河,長長流在天上一千首歌;”

徐志摩火一般的愛戀讓林徽因感到激動、幸福而又困惑。

3


1000個戀愛故事:文藝青年們失戀了怎麼辦?學學浪漫詩人徐志摩

張幼儀

當時的徐志摩是已婚男子,又比她年長許多。但徐志摩卻為了愛她什麼也不在乎,冒著天下之大不,做出叫人吃驚的事——和結髮的妻子張幼儀離婚,不顧當時的張幼儀已懷有身孕。

面對徐志摩熱烈的追求,林徽因的內心並非沒有波瀾。她是喜歡的,但也無法迴避徐志摩已婚的現實。

如果她答應去做徐志摩的填房,這也是遵從了內心的選擇,因為“我初次遇到他,一見面之後便互相引為知己。”,這是“世上沒多少人有那機會,且沒有多少人有那種天賦的敏感,和柔情來嘗味那經驗”

但林徽因的內心有一個擺脫不了的噩夢,那就是她想到了自己母親在家中卑微的地位。

她的母親嫁進林家,八年之後才生下的她。因為是女孩不受家族待見,林徽因的母親經常因為父親新娶姨娘的冷落變得脾氣不好。林徽因忘不了母親整夜不停的哭泣,忘不了被遺棄的卑微。

她不忍另一個無辜的人再和她有同樣的經歷了。

林徽因出於理智回絕了徐志摩,珍藏起這段感情,保持著朋友間真誠而純潔的情誼。

這是一段美麗的故事,沒有圓滿的結局。林徽因沒有後悔過,她曾說向胡適表達過“這幾天思念他的很,但是他如果活著,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

4

決定分手時,林徽因和父親離開倫敦回國,沒有告訴徐志摩。後來她曾回憶這段回家的路途中,

“我的心中只是茫然若失”。並寫過一首《情願》表達了當時的心情。

“忘掉曾有這世界;有你;哀悼誰又曾有過愛戀;落花似的落盡,忘了去 這些個淚點裡的情緒......你也要忘掉我 曾經在這世界裡活過。”

也許放手,也是愛的另一種形式吧。

徐志摩懷著絕望的心情,寫下了《荒涼的城子》:

我眼前暗沉沉的地面,我眼前暗森森的諸天。她,——我心愛的,哪裡去了——那女子......說話呀!荒涼的城子!說話呀!淒涼中的寂靜!她,我摯愛的,哪裡去了,她,認識我的魂靈?那熱情的眼如今在哪裡?

沒能留住的愛人,在心裡長成了刺。

他痛苦著,把失戀寫進美麗的詩歌裡,寫下了一首首廣為流傳的詩,最有代表性的是《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這是不能放歌的離愁,夏蟲也為他沉默。

徐志摩為感情而傷心難過,他始終對林徽因不能釋懷。為了追求靈魂的伴侶,他一年後也回到國內,他仍像一隻投火的飛蛾,堅信不懈的努力一定能感化徽因的心。

可是,林徽因已準備嫁給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林家和梁家是世交,他們兩個又是兩小無猜。

在水一方的伊人,成了詩人永遠也抵達不了的夢。

於是,徐志摩瘋狂地進行詩歌創作,以此緩解悲苦。

沒想到,這反而讓他開始在文學事業上嶄露頭角。他的第一部詩集《志摩的詩》使他名聲大振,成了中國詩壇上一顆璀璨的明星。

5


1000個戀愛故事:文藝青年們失戀了怎麼辦?學學浪漫詩人徐志摩

在眾多的愛情故事中,我們常常會見到這樣的模式:你愛的人不愛你,愛你的人你不愛。兩個人在愛情中的地位一方很強,一方很弱。往往“誰愛的深、愛的多,誰就處於被動。”

被動地接受愛,被動地接受分手,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

怎麼療傷?不妨學學徐志摩。

寫作,是一個很好的療愈方法。

事實上,徐志摩的詩都曾被魯迅嘲笑過。

魯迅寫過一首詩——《我的失戀》,諷刺當時文壇盛行的“啊呀阿唷,我要死了”之類的失戀詩,而徐志摩就是這類詩歌的領軍人物。

被嘲笑寫得不好,這沒什麼。徐志摩都這樣,就更沒什麼了。

戀愛或失戀,每一個階段都有它對生命的意義,無法抹去只能選擇遺忘,但是她總是會在某個不經意的剎那向你的腦海襲來,就像是深海里面突發的噴湧。

而寫作的過程,就是重新梳理記憶的過程,也是和自己和解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