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小徑第三站:人類基本的思維方式

各位親愛的讀者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到哲學小徑的第三站:人類基本的思維方式。相信有心的讀者在前兩站已經對哲學有了個初步的概念:其中第一站我們講了哲學的起源,哲學起源於思考;第二站我們講了哲學在思考的內容,就是讓我們好奇的一切內容。但是人在思考的時候,最難注意到的一點是什麼呢? 哈哈,相信你們已經猜到了,對的,就是基本的思維方式。


基本的思維方式就像人的手一樣,你在忙碌著打字或者打遊戲或者打球的時候,你會全身心的在你所關心的事務上,雖然手在最緊張的輸出著,但是我們會全然意識不到。人在沉迷於對某個問題的思索時,也會忘了思維方式的存在,而專注于思維本身。


今天作者會列出幾個主要的分類,但肯定比不是全部,因為思維方式本身代表了高級的智慧工具,而智慧是沒有盡頭的,所以思維方式的種類也是不可窮盡的。


1、墨辯

是而然,或是而不然,或不是而然,或一週而一不周,或一是而一非。

墨辯只研究具體推理,而不研究推理形式;並且以推理的具體內容的“是”或“非”作為判定推理的標準,從而辯敵致勝。

墨辯對建立普遍有效的推理形式的可能性表示否定,因為同一個條件可以用語言從多個角度去描述,同一個事物又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別,同一個結果也可以是因為不一樣的出發點。在墨辯的框架內,否認固有的推理形式(好吧,比如三段論)。如果堅持用形式邏輯來驗證墨辯,就彷彿用一把尺子去丈量一隻雞身上有多少根羽毛一樣荒謬。


2、因明

因明,梵文 Hetuvidyā 的意譯,來自印度的智慧。

因明分為內道因明和外道因明兩種。明此因義而為因明。因明的根源在於內明,所以它可以遊刃於理性和超理性之間。因明八門分別為: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現量、比量、似現量、似比量。

因明學是獨立的一套思維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功底才能夠熟練運用。哲學小徑會在後續的連載中逐步給與剖析,本處先立論,有興趣的讀者希望能夠自己多多調研一下資料,先有個初步的認知。


3、形式邏輯

好吧,終於來到形式邏輯了,估計讀者們已經崩潰掉了,前面講的都是什麼呀,為什麼一點熟悉的都沒有。那是因為在近代西方文明的強勢推動下,大家接觸了越來越多的形式邏輯,從而對於其他思維方式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排異。

形式邏輯撇開推理的具體探討的內容,而專注於推理的形式和語義解釋,並且以推論形式的是否有效來作為判定推理是否有效的標準。從亞氏的三段論、到麥加拉-斯多阿學派的演繹邏輯、到伊壁鳩魯和培根的歸納法、再到弗雷格的一階邏輯體系,還有辯證對稱、排中律等等,均從不同的角度對形式邏輯進行了發展。


以上三種基本的思維方式,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都留下了光輝燦爛的結晶。誠如前文所述,這不是歷史全部,也肯定不是未來的全部,未來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探索更多的基本思維方式,從而引導人類文明的發展。


人類的機會,在於把偶爾瞥見的洞見,轉化為長存的光明。希望更多的讀者能夠關注哲學小徑,在這裡我們只為了滿足你好奇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