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他到底有多恐怖?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這話不但不誇張,而且還低估了郭嘉的能力。

(一)

郭嘉總共只活了37歲,他去世的時候是207年,此時天下是個什麼情況呢?

可以說,在郭嘉死之前,曹操就沒有往南方前進過一步。是的,你沒看錯,郭嘉的所有戰績都是在幫助曹操如何平定北方,將那些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勢力一一納入曹操的囊中。

郭嘉跟隨曹操的時候,是196年,也就是說,他總共為曹操出謀劃策了11年,他的職位是軍事參謀—軍師祭酒。

197年,曹操討伐張繡失敗,此時的曹操連張繡都打不過,更可氣的是,袁紹還專門寫了封信羞辱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大大振作了曹操軍隊的士氣。

(二)

198年,劉備因為被呂布打敗,投奔曹操,郭嘉給曹操的建議是,劉備不能下,因為曹操正在打造“招賢下士”的形象,但是要把他軟禁起來,不殺不用。

結果,曹操只聽了半句,沒殺劉備,後半句沒聽,導致199年,郭嘉不在家時,他將劉備放虎歸山,派他去截擊袁術,後來成為曹操南下統一中國的最大障礙。

所以,即使從這個角度來說,有郭嘉就沒三國什麼事了,畢竟,後來的赤壁之戰,如果南方只有孫權東吳政權的話,估計早就投降了。

(三)

按照郭嘉的計策,198年,曹操殺呂布。200年,曹操打敗劉備,俘虜關羽。202年,打贏了著名的官渡之戰,在打敗袁紹後,坐觀袁譚、袁尚爭鬥,佔領他們的地盤。

207年,郭嘉跟隨曹操遠征逃入烏桓的袁尚、袁熙,因為日夜急行又操勞過度,最終患病去世。

我就不用別人的評語了,曹操這麼評價郭嘉“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意思是能讓我成大事的,就是郭嘉。


yale13


姓郭名嘉,字奉孝。

潁川陽翟人,生於東漢170年。

一開始,我在袁紹手下做事,沒錯,就是那個來頭不凡,家世顯赫,四世三公的袁紹。

當時袁紹勢大,也有些志氣,為了實現拯救漢室,並建功封侯的理想,於是我加入了袁紹的陣營。

可後來接觸久了,我才知道,袁紹志大才疏,有謀反的實力和野心,但沒有成大事的胸襟和智慧,我心灰意冷,遂而離袁閒居。

離開袁紹以後,我在家看書,喝酒,種地,這樣的日子,我過了整整六年。

直到建安元年,我的好友荀彧將我推薦給了曹操。

就是那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很多人都說他是奸臣,禍亂梟雄,可是這只是偏見而已。

漢室之亡,起源於黃巾和十常侍,後又有豬隊友,何進和袁紹的蠢操作,致使董卓入關,而使漢室徹底成為掛名傀儡。

那一日,我見了曹操,我們二人雖是初見,卻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短短的一個時辰多,我們卻相談甚歡,相見恨晚!

從此,我成了曹操的“軍祭酒”,我和曹操工作時,是君和臣,閒賦時,是朋和友。

當時,各路諸侯割據一方,都想逐鹿天下,取漢室而帶之,我隨著曹操東征西討,為他出謀劃策,我們一起破了很多對手。

建安二年,曹操討伐張繡失敗,而被袁紹致信羞辱,他擔心自己不能和袁紹抗衡,於是我說了“十勝十敗”的說法,而振奮了我軍將士的士氣,同時我也成五大謀士之首。

曹操有五大謀士,除我之外的四人是:

程昱,

荀攸,

荀彧,

賈詡。

建安三年,劉備被呂布打敗,而依附於曹操,當時程昱就建議他殺掉劉備,免得將來養虎為患,後來他問我意見。

我說:“主公舉劍起義,為百姓除暴,以誠信招攬天下英雄,雖然小有成效,但仍未成功,而劉備前期蠱惑人心,得了些英雄之名,現在殺他不妥,不過主公可以將他軟禁起來,待以後時機成熟,在使計除掉他,這樣也好收關張二人的心。”

隨後幾年,我和主公相得益彰,一路連徵連勝。

可是建安十二年,袁紹袁熙逃進烏桓,我和主公率輕騎追殺,可是回程路途惡劣,加之連日急行軍,我水土不服,染病不起。

這一日,我感覺自己大限已到,我叫人去把主公請來,訴說最後的君臣之義,亦是朋友之情!

隨著賬外的一聲驚雷,我的頭俞發的沉重,我提起最後一口氣,說道:“奉孝此生,得遇主公,已了無遺憾,若有來世,願再遇主公…………”

這就是我和主公曹操的全部故事!

(完)





姓葉名知秋


謀士郭嘉。

1、郭嘉是誰?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什麼意思?就是如果郭嘉不死的話,臥龍根本出不了江湖,臥龍不出,江湖上也就不會有諸葛亮的一系列神奇傳說了,因為郭嘉的謀略太厲害,壓著臥龍,所以臥龍一直憋屈的待在家裡,由此可見,郭嘉是多麼強大!

不囉嗦,來簡要了解一下郭嘉。郭嘉,河南禹州人,曹操身邊著名的參謀長,善謀略,可以英年早逝,年僅38歲。早年投奔袁紹,無奈話不投機,無奈回家蝸居,後經老鄉荀彧推薦,來到曹操身邊,大展宏圖,成就美名。再來說一下他的老鄉荀彧,荀彧,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政治家、戰略家,曹操統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他可是個厲害角色,只可惜僅僅活了50歲。

2、郭嘉的厲害。

說到郭嘉的厲害,不得不提呂布,呂布大家都知道,是個厲害角色,要不人們常說馬中赤兔人中呂布,可這個大英雄偏偏反了曹操,讓曹操甚是頭痛,調集大軍好一個打,卻怎麼也攻不下下鄴城,郭嘉一出馬,水淹下鄴城,輕鬆滅了呂布,去了曹操的一塊心病,讓曹操好生歡喜。話說劉皇叔落魄投奔曹操,郭嘉建議曹操軟禁了劉備,以絕後患,就像蔣介石軟禁張學良一樣,可是曹操楞衝大尾巴狼,不聽勸告,放走了劉備,這就為以後三國鼎立埋下了禍根,到以後,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日漸強大,曹操再想滅他已經無能為力了,再後來,諸葛亮借東風火燒赤壁,徹底澆滅了曹操一統江湖的念頭,如果當時曹操聽從了郭嘉的建議,那麼就不可能有後來的三分天下,如果郭嘉不是早早病逝,那麼也有可能幫助曹操重新崛起,只不過多費點時間罷了,所以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智者說歷史


郭嘉不死無三國!

這隻能算是一個假設,並且只能是學術範圍內的假設!

在戰略上並不成立!

那麼原因何在呢?各位請看:

郭嘉VS 諸葛孔明

郭嘉之戰力:

1,十勝十敗論,曹操想討伐袁紹,但是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衡的能力,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之說。這套理論不僅振作了曹軍將士的鬥志,更幫助曹操擬定了遠期和近期的作戰目標。

2,驅虎吞狼”,就是離間呂布和劉備,令他們反目成仇。結果是他成功了,呂布奪取了劉備的徐州,劉備走投無路只好暫且歸依曹操。後來下邳一戰也是郭嘉提出的建議打破了僵局,令曹操攻破城門,斬殺了呂布。

3,官渡之戰是三國的三大戰役之一,這場戰役尤其體現了郭嘉的重要性。他的十勝十敗論(也有說荀彧)讓曹操徹底下定攻袁決心。

4,他準確預知到孫策死於刺客!

5,判定袁紹的兩個兒子滅亡於內鬥。

6,曹操對郭嘉的評價:“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曾“欲以後事屬之”。

諸葛孔明之戰力:

1,“隆中對”判定三國鼎立之局勢,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

2,火燒新野、火燒博望,阻曹軍連勝勢頭!

3,赤壁鏖兵,聯吳破曹!

4,以退為進,巧借荊州,使劉氏天下終有寸土!

5,謀取西川,奠定三國鼎立局勢!

6,劉備對諸葛亮的評價:“孤之有孔明,猶魚之得水也!”並在臨終託孤!

諸位看到這裡應該得出正確的結論了,第一,郭嘉沒有諸葛亮的洞察力強,因為郭嘉在投奔曹操之前,見袁氏勢大曾投之,後對其失去信心才投曹操。而諸葛亮從一開始就看好劉備,並且運作出一個躬耕於隆上,三顧茅廬的局,在劉備最最需要他的時候方才出場!這也是讓世人誤以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其實這只是巧合,郭嘉正好這一年病死!第二,郭嘉謀略不及諸葛亮,因為郭嘉擅長計將安出,就是面對局勢提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如劉備投奔曹操後,郭嘉建議軟禁之,後來曹操讓劉備攔擊袁氏,郭嘉又建議曹操不能放走劉備,但是已晚了!而諸葛亮都是謀而後動,就是說每一件事還沒有發生,他就已經算到了結局,如舌戰群儒,草船借箭,都是胸有成竹,運籌帷幄之中!

所以說“郭嘉不死無三國”就是個偽命題,諸葛亮已算定,郭嘉不死,一般的小計策對曹操沒有用,也不過多費點腦細胞罷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大不了往後推遲個十天半個月的!





帶你望天涯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人,他輔佐曹操白手起家,逐步掃滅北方諸侯,奠定曹魏基礎。有人說:“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還有人說:“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那麼,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多恐怖?難道他能幫助曹操統一三國嗎?

郭嘉是三國時期的奇才,而這個奇才主要顯示在郭嘉的腦回路上。

我們拿一個經典案例來進行分析,那就是著名的官渡之戰。在曹操完全掌控河北之後,面臨兩個情況,第一點就是直回許昌大本營,第二點就是繼續追擊將敵軍全部剿滅。而在這個時候,曹操的四大謀臣分別表示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其中有三位謀臣都表明曹操必須立刻回到許昌,否則整個曹魏政權將會有很大的危險,只有一個人表示反對他就是郭嘉,郭嘉認為既然已經掌控了河北,就一定要把事情做絕,不能夠給任何敵人以喘息時間,並且他建議曹操此刻必須立刻率領自己的全部軍隊前往內蒙的烏桓地區,並且在烏桓地區徹底擊潰袁氏家族。就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下,曹操聽取了郭嘉的意見,徹底剿滅袁氏集團,鞏固了自己的大後方,平定了多年的隱患。

後來赤壁之戰戰敗,曹操說,如果郭嘉還活著的話, 斷然不會讓自己有這樣損失慘重的失敗,說明了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同時這話也是說給帳下謀士聽的!曹操此舉是在讓自己帳下謀士羞愧,埋怨沒人勸自己不要渡長江。

郭嘉獻計有一個特點,對敵人內部洞若觀火。孫劉聯盟的內部矛盾定然逃不過郭嘉的眼睛。基本上是能夠給曹操點明孫權和劉備面和心不和的本質,並以此為根據告訴曹操,只要放任一段時間,孫劉火拼可能極大。後來的歷史,已經證明了孫劉聯盟只要沒有共同的外敵,必然瓦解。

往往是在曹操陷入左右為難,並且無法看到未來發展前景的時候,郭嘉才會提出個人的建議,並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個人建議全都會被曹操所採納。而且郭嘉的腦回路非常奇特,他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很多情況之下是被所有謀臣和謀士所反對的。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郭嘉用實際行動表明了這句話有一定的理論實際操作性。

綜上。


一起聊歷史


三國時期有兩大謀士的死亡最令人嘆息,一個是劉備失法正,一個是曹操失郭嘉。如果劉備不失法正,也許不會有夷陵之敗。如果曹操不失郭嘉,也許不會有赤壁之敗。世人皆稱,郭嘉不死,便無三國。那麼郭嘉到底有多厲害呢?

郭嘉二十歲的時候意識到天下即將大亂,這正是他大顯身手的好機會,於是他投奔了四世三公的袁紹,並且得到袁紹的重用。但是隨著郭嘉在袁紹身邊待久了,就慢慢意識到袁紹並非明主,袁紹優柔寡斷,缺乏霸主應有的氣概,恐怕難成大事。郭嘉就這樣一人獨自離開袁紹,轉而投奔了曹操。

曹操與郭嘉可謂知己,他們相見如故,郭嘉對他這位新主子十分滿意,並且說到“曹操真可謂吾主”。此後郭嘉在曹操身邊的十一年裡,不斷獻謀獻策,讓曹操統一了北方成為最大的諸侯。

曹操與袁紹官渡對峙,又恐怕身後呂布偷襲自己,為這事頭痛不已。這時候郭嘉對曹操說:“應及早滅呂布,否則日後與袁紹大戰,呂布必偷襲,袁紹性格優柔寡斷,應趁袁紹沒反應過來迅速打敗呂布,在回過頭來對付袁紹”曹操聽從了郭嘉的意見,果然一切如郭嘉所說。

袁術稱帝,曹操號令天下諸侯討伐,這時候只有劉備只有願意去討伐,郭嘉聽說後急忙勸說不可讓劉備去討伐袁術,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劉備後來佔據徐州並且與曹操為敵。

曹操為了打敗二袁,問郭嘉計策,郭嘉系統的分析了當前形勢,讓曹操撤軍,二袁必定會反目。曹操後來撤軍,二袁果然反目,就這樣曹操輕易的打敗了二袁,二袁一死一傷。

只可惜郭嘉性命不長,僅僅追隨了曹操十一年,便因病去世了,郭嘉一生計策從未出錯。郭嘉要是不死,曹操很有可能早早就統一了天下,沒有三國也是有可能的。

郭嘉去世後,曹操十分痛心,親自到其靈堂前大聲痛苦,曹操視郭嘉為知己,卻不曾想郭嘉如此短壽。


三農天下185


我是專注歷史的莫地方,我來回答。

東漢末年,逢三國,在這個人才輩出的時期,無數英雄豪傑都在為了自己畢生的夢想而努力,這些英豪當中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的諸葛亮,出山後諸葛亮憑藉自己過硬的才能為西蜀的建立奠定基礎,並且要諸葛亮名流千古,成為無數人的典範,曾經有人一句話“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好多人認為郭嘉強於諸葛亮。

郭嘉曹操的第一知己,唯一懂曹操的人

郭嘉最早開始先投靠了袁紹,認為袁紹並不是可以成大事者,他就離開了袁紹賦閒在家,後經過苟彧介紹投奔曹操,給曹操視為上賓,這個時候曹操很看重郭嘉。

郭嘉在成為曹操的謀士後,很快就為曹操出謀劃策,並且在官渡之戰,提出十勝十敗論,堅定曹操抗擊袁紹之心,並穩定軍心,並且在其他戰役中鼓勵曹操,不斷為曹操出謀劃策,曹操按照郭嘉的計策不斷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利益,曹操可以統一北方,有郭嘉的功勞。

郭嘉無數次出謀劃策,都給曹操帶來不錯的結果,曹操對郭嘉是十分信任的,郭嘉的才能,郭嘉能動曹操,曹操也懂郭嘉,可以說他們是人生難得一知己,曹操對國家有評價:“難奉孝為能知孤意

郭嘉為什麼能如此瞭解曹操心思

郭嘉善於性格分析,並且喜歡冒險,不按常理出策,並所出之策,都是良策,這是因為有這樣的本事,郭嘉看袁紹,呂布都有精準的分析,從而可以保證他在合適的時候做出正確的選擇。

郭嘉對人心瞭解十分透徹,他知道劉備十分得人心,並有關羽張飛相助,不會久居曹操之下,果真劉備背叛了曹操,後來又預測了孫堅會給刺客說殺,孫堅死在了刺客手下,可以說郭嘉對人心是十分了解。

郭嘉知道曹操也懂得曹操,他可以在曹操需要他的時候,他就可以馬上為曹操想好計策,這樣一個十分懂自己一個人,自然可以獲得曹操的喜歡和熱愛。

還有最重要就是郭嘉把曹操當朋友,曹操這個級別的人,朋友必然和很少,可以說曹操十分需要一個人可以和他好好說話,這個人就是郭嘉。

郭嘉不死,諸葛不出,徐庶進曹營,不獻一計

郭嘉死去的同年,諸葛亮出山,諸葛亮是個全能型人物,郭嘉並不是個全能型人物,只能說郭嘉強於一項,而不是多項,諸葛亮會在郭嘉死後出山,主要是一個巧合的原因,才會要不少人在這句話上做工作。

徐庶是個三國十分著名的謀士,原本他投靠劉備,成為他謀士他又推薦了諸葛亮,諸葛亮才會給劉備請出山,可以說沒有徐庶的推薦,就沒有諸葛亮,徐庶是個孝子,曹操抓住他母親,逼徐庶前來投靠,無奈徐庶離開了劉備。

併到曹操軍中後由於十分感激劉備,不給曹操出一計謀,就算他已經知道火燒連環計他不違背誓言,從而曹操慘敗後大哭:“要是郭嘉郭奉孝先生在,怎能如此慘敗”可以看出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總結

郭嘉的去世,對曹操打擊確實很大,少了一個懂他的人,只要郭嘉有在他的勸言曹操必然聽之,以那個時候曹操的勢力完全是有機會在幾年內統一天下,無奈郭嘉死了,也就沒人可以在進入曹操的心中,原本徐庶是個不錯的替代者,無奈徐庶不願給曹操效力,最終要曹操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莫地方


郭嘉確實很厲害,但是郭嘉不死便無三國的說法也太過於荒謬。

郭嘉是我國東漢末年的謀士。他棄袁紹,投曹操後,就開始用鬼神那樣的計策,幫助曹操橫掃袁氏,蕩平遼東。建安196年,郭嘉被漢獻帝任命為軍事參謀,從此為曹操出謀獻策。

當時,曹操佔兗州(yǎn),挾持漢獻帝在許昌定都。建安196年冬,劉備投靠曹操。曹操猶豫要不要殺他,荀彧建議趁早殺了他,而郭嘉卻能考慮到,殺劉備雖可以除去這日後的禍患,但會揹負殺賢才的罪名,這樣一來,人人自危,另外擇主,曹操將無人可用。

於是曹操聽郭嘉的,留下劉備。

建安198年秋,曹操猶豫先打呂布還是先得袁紹時,郭嘉說袁紹正在打公孫瓚,先打呂布,以免到時候袁紹來戰,呂布援助袁紹,打得我們落花流水。曹操採納郭嘉的策略,第一戰就攻破了呂布的彭城。然後呂布旅長屢敗,最後投降。曹操聽從郭嘉和其他謀士的建議,消滅了呂布這個後顧之憂後擊敗袁紹等強大敵人。

建安200年,郭嘉預言,孫策一定會死在一個平常人的手裡。這個難以置信的預言,在不久後就被許貢的某個門客給殺了。

從這些事情中我們可以看出郭嘉的厲害。可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在他說留下劉備有禍患,為什麼不獻策讓他無法成為禍患呢?在他攻打呂布時,呂布的謀士建議呂布截斷曹軍糧草,曹軍無糧,就可打敗曹操。只是呂布不聽才導致戰敗的。在攻打呂布上,與其說郭嘉厲害,不如說是曹操做事有截斷了得,呂布猶猶豫豫。

郭嘉預言孫策死於普通人這件事,很多人覺得他恐怖,料事如神。其實,郭嘉作為一等參謀人才,諜報工作必然也是一等一的。難道真的是料事如神嗎?當然不是。

只是諜報工作到位而已。暗線籠絡孫策的各路仇敵,日日盯著孫策,孫策喜歡獨自打獵,埋伏殺他,並不難。很多人不知道,就以為郭嘉料事如神。這簡直荒謬,軍事上哪裡有那麼多料事如神,不過都是運籌帷幄的佈置而已。

公元249年,司馬氏才真正獨霸朝綱。倘若郭嘉不死,在曹操死後,郭嘉在與曹操用人方式相當不同的曹丕的手下,還能不能得到信任也未可知。那麼何來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之說。

若有說得不對的地方,在評論區告訴我哦!


楓樺夢


事有兩面,話分兩說。

先黑一黑

三國中有一句話“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然而他的前半句是志才不死,郭嘉不出。,此人叫戲志才。陳壽的《三國志郭嘉傳》記載說,曹操最開始創業時,身邊有一個籌畫士,是潁川戲志才,此人謀略過人,曹操“甚器之”。但是這個戲志才卻天生短命,很早便去世了。戲志才去世後,曹操對荀彧再詢問人才時,荀彧才舉薦了郭嘉。關於戲志才和郭嘉的才能,在《三國志荀彧別傳》有記載:“戲志才、郭嘉等有負俗之譏……皆以智策舉之。”只是歷史牛x點兒的人遇見的時代而已。放現在來說就是踩中了時代的紅利。

再誇誇郭嘉

其一 他牛在識明主,棄袁紹而投曹操這在當時人的思想中算很靈活的。沒有愚忠

其二 郭嘉牛在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華和參謀能力。他提出的計策和建議總是符合曹操的意圖。這不是揣摩領導心思以便鑽營逢迎,而是設身處地地為領導著想,從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出實現集團利益最大化的戰略主張。

其三郭嘉牛在天妒英才,207年37歲的郭嘉就退出了三國的舞臺,他去世時真是曹操平定北方時期,天下豪傑正慢慢出現,所以他留下的只能是傳說了。

其四郭嘉牛在連我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都為郭嘉點贊你說他有多兇!!!




XXX3757


郭嘉很恐怖嗎?沒多恐怖吧。


網絡時代,郭嘉被人捧上神壇,原因之一是三國遊戲的盛行,第二個原因大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赤壁兵敗後哭的那句: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好像有了郭嘉,曹操赤壁就不會落敗一樣。


曹操雖然不像劉備一樣喜歡哭,但是,也不是隻哭過郭嘉一人,他還曾哭過典韋。

曹操有特殊的愛好,喜歡和已婚婦女交朋友。


在打下宛城張繡投降後,曹操和張繡的寡居嬸子鄒氏搞到了一塊兒,張繡覺得丟人,半夜發動襲擊想殺了曹操,曹操褲子都沒來得及提,倉皇而逃,他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為了孟德這次的春風一度付出了生命。


事後曹操親自設酒祭奠典韋,那一次曹操哭的很痛:


又設祭祭典韋。操親自哭而奠之,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


毛宗崗認為這就是曹操得人心的地方,但是毛宗崗認為曹操親口說出來,又難免太假。


不過如果曹操不說,手下人那些武夫粗人又怎麼知道自己愛將之心呢?


曹操第二次哭典韋,在一年之後,徵袁紹時,路過淯水時他放聲大哭,手下人問他為何無緣無故哭泣,曹操說:


吾思去年於此地折了吾大將典韋,不由不哭耳!


於是再次命人設酒,祭奠典韋,手下人無不感嘆,曹操要的就是這種感嘆。


毛宗崗在這兒還不忘酸酸的說一句:鄒夫人不知如何下落,亦當一哭。


曹操祭奠典韋,無非是給手下諸將看,我對死人尚且如此念念不忘,你們只要跟著我老曹安心幹活,銀子房子娘子要啥有啥。


哭一既死之典韋,而凡未死之典韋,無不感激。此非曹操忠厚處,正是曹操奸雄處

其實這和後來哭郭嘉異曲同工之妙,哭典韋是為了激勵武將哭郭嘉是為了羞辱文臣。


一揚一抑,足見曹丞相用人手法高妙。


《三國演義》中曹操赤壁之戰大敗,從華容道敗走,率領二十七騎僥倖脫險,曹仁給曹操設酒壓驚,酒席宴間曹操忽然放聲大哭,眾人不解,問他,當時兵敗的時候他不曾哭泣,現在安全了為何大哭呢?


曹操說:


“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這其實是在打臉眾謀士,所以,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哭郭嘉不是《三國演義》獨創的,是記載在《三國志》郭嘉傳上的。


曹操為啥哭郭嘉呢?除了給諸位大臣看之外,還有他和郭嘉之間的君臣情義在的。


郭嘉跟了曹操十一年:


又以其通達,見丗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忽爾失之,悲痛傷心。


赤壁新敗,曹操大約想起郭嘉當年的建議。


郭嘉建議他要想謀天下,必須先定荊州。


郭嘉身體不好,曾和人說過,往南方去,自己必然會死,但是他生前依舊堅定的要和曹操去平定荊州。


郭嘉在曹操一眾謀士中年紀最小,曹操還想自己百年之後託孤給他,沒想到不到四十歲郭嘉就死了,曹操難免傷心,人都是有感情的,曹操其實也是一個很重情的人,哭郭嘉這點我覺得不完全像毛宗崗說的那樣,只是為了羞辱眾謀士。


郭嘉很有謀略,這點沒錯,但是說郭嘉的計謀恐怖到,郭嘉不死諸葛不出,郭嘉不死三國不立之類的,真的是過譽了。郭嘉死不死諸葛亮都會出山,只不過諸葛亮出山時正好趕山郭嘉死去,於是現代人,尤其是郭嘉的粉絲就編出來郭嘉不死諸葛不出的段子來。



其實郭嘉的影響力真的沒有那麼大。


在曹操的陣營裡,郭嘉的絕不會比荀彧更重要,荀彧和曹操的關係類似於蕭何之於劉邦,雖然從不和曹操一塊兒出征,但是卻是曹操的堅強後盾。


曹操出征是因為有荀彧坐陣後方,才讓他可以安心在前線開疆拓土。


曹操出征時,戰場上的主心骨是荀彧的侄子荀攸,軍師荀攸,自初佐臣,無徵不從,前後克敵,皆攸之謀也。


荀攸是曹操的軍中第一謀士,官渡之戰陣前主要的謀劃者是荀攸,許攸來降,勸曹操相信許攸火燒烏巢的是荀攸好賈詡,不是郭嘉,袁紹死後讓曹操乘勝追擊對袁尚袁譚各個擊破的也是荀攸。


官渡之戰前郭嘉的唯一戲份是給曹操獻上了征討袁紹的《十勝十敗論》,從理論高度幫曹操堅定了徵袁紹的信心。


不過也只是理論高度而已。


後來在實際操作整個官渡之戰中,郭嘉都是:


從破袁紹,紹死,又從討譚、尚於黎陽,連戰數克。


只是從,跟隨,具體出了啥有用的謀劃,正史上沒說,應該是沒有。即使郭嘉出過什麼謀劃也因為不太重要被忽略了。

其實,歷史上的郭嘉的本事不在出謀劃策上,他更擅長決斷。


比如有一件事有三種計劃,可以向東也可以向西,曹操面對截然相反的意見拿不定主意時,請郭嘉來,郭嘉會給他一個明確的判斷:一路向西。


比如徵呂布的時候,曹操和呂布接連打了三次,把呂布打得丟盔卸甲,只有防守之力,曹操這時候想停下來休整一下,但是郭嘉勸他要一鼓作氣拿下呂布:


昔項籍七十餘戰,未嘗敗北,一朝失勢而身死國亡者,恃勇無謀故也。今布每戰輒破,氣衰
力盡,內外失守。布之威力不及項籍,而困敗過之,若乗勝攻之,此成禽也。


曹操聽了郭嘉的建議,一鼓作氣擒住了呂布。


郭嘉另外一個著名決斷是,斷定孫策會死於小人之手。


郭嘉的判斷原理是,孫策這人得江東之地,殺了很多當地豪傑,這些人都是能得人心的人,手下有很多死忠小弟:


然策輕而無備,雖有百萬之眾,無異於獨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敵耳。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


馬親王根據這段話,腦洞大開的寫了《孔雀東南飛》的故事,那個故事中作為特務頭子的郭嘉雖然未正式出場,卻是恐怖的存在。


真的恐怖。


不過那畢竟是小說,大膽假設,合理猜想而已。


對於郭嘉判斷孫策之死,裴松之認為只是巧合,他說起郭嘉這次判斷給了四個字的評語:


自非上智。


曹操手下人才太多了,論奇謀算計郭嘉不如賈詡,論掌控全局郭嘉不如荀彧,論陣前謀劃他不如荀攸,不過長於判斷這點,足以讓他在曹操陣營脫穎而出,但是說郭嘉影響了整個三國走向,甚至郭嘉不死諸葛,郭嘉不死便無三國之類的話,真是聽聽就算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