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死了,你希望怎么安排自己的身后事?

鱼游沧海


死了死了一死百了,死了就解脱了,不用再操心不用再奔波,更不用再劳累了。哈哈哈!能安心安意的好好休息,家人想怎么整就怎么整管不着了,拜拜了!





邓化青


这问题好解决:

出生与死亡,绝大多数人,都不能按自己心愿去决定这事,想活几百年就活几百年!

既然老天没给自己特异功能,自己决定不了出生与死亡的大限时日,就要平和想好自己末日来临之时,挥手告别家人的环节,别用悲观迎接与至亲好友告别时日的不快!

不去想自己能长寿还是短寿,既然是本人意愿无法决定的事,就坦然全盘接收老天安排,老天让走就走,老天让留就留!

我死后烧成灰,不买墓不立碑不搞葬礼,立马通知火葬场,来车拉走尸体,尽快火化结束,完美完成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周转期!

不想给亲人扫墓舔劳顿费心,儿子如若想我分分钟内心思念就可,若不想再大墓地也是白花钱瞎折腾!

如果我临近死去时,假设自己神智还清醒,选几首自己喜欢听的歌循环播放,听着动听歌谣赚个好心情,高高兴兴穿好自己认为最好看衣服,给自己画个满意好妆,眼眉口红都要画,梳好头发,到天国也要漂漂亮亮精精神神去,权当去太空旅游,无非就是只有自己单人游,买了个单程票!

儿子有时间能坐在我床前握住我的手,那是我最幸福人生谢幕结局,如果儿子忙错过我驾鹤西去时点,有点遗憾也无所谓!

绝不要求孩子孝顺,孩子是因我想生孩子而出生,感恩有孩子陪伴几十年过程,因有孩子而丰富了我的生活,他不欠我的,能抚养他让他成才是我的荣幸,不需要孩子报恩,孩子长大后有他的生活工作,绝不拖累孩子成孩子负担更不能成孩子包袱,原因是我爱他希望他活的轻松,希望他更快乐!

爱是给予不是索取!

我出生时没有征得我同意,死时最好别遭罪,能眼一闭腿一伸,直接就玩完了直接挂咽气,是最好结局!

我主张患癌症或其它不治之症放弃治疗,因为治也治不好,治可能加速死亡,还不如不治,不治本人少遭罪,不花冤枉钱不连累家人,因此大病,告诉家人不挂120急救车,不进重症监护室抢救,不插各种管子,不做手术。

一介平民我的命虽然宝贵,不能无顾牺牲,但也没多大价值,不贵重。

千万别重病缠身,医治不好的病绝不费心医治苟延残喘,绝不为多活几个月折腾开刀住院吃药打针,左割又治花足了钱,遭够了罪:再死那可是够倒霉透顶地,希望生命终点活出质量,有尊严的死去!

死前我会提前安排自己后事,让孩子遵从我的遗愿:

我死后不许通知任何亲属,吃滋喝滋然后再拿死者的我,评头论足再说一顿,不喜欢在我死后再被人嚼舌根说好坏,不许哭不许买墓地不买骨灰盒.不安葬,直接联系火葬场车,拉走尸体,最好马上火葬完成,不要骨灰,火葬场随便处理骨灰!

把我穿过的衣服个人用品,马上摔倒垃圾桶,处理干净不要留,不想让最亲亲人有过多:睹物思人的疼!

更不喜欢让孩子,每逢节假日清明,烧纸祭奠搞难过悲痛,坟前哭喊没必要!

有生自然就有死,没有不死的人,死属于正常,就不要搞的轰轰隆隆!

如果亲人思念我就在心里想一想就行,不玩那些没用墓碑.烧纸.祭奠无用玩意!

墓碑.烧纸.祭奠.都是活人用死人找安慰,瞎摆弄的游戏,何必呢?装的孝没意思!真感情是不需要喊出来的,更不需要演出来!

这一生,活的太遭罪,真不开心,前半生受尽人欺,后半生,委曲求全,更不希望有来生,坚决不玩往生游戏再回人间!

人间再美好,俺坚决不打算再轮回往生啦!

投胎,没投好,技术欠佳,前半生受尽搓揉忒多,心扛不住心忒累,美好人间往生这活,你们玩吧,俺就不奉陪啦!

每个人能轻松活一生都很难,而却寄托死后仪式隆重,真的太没有必要啦!

死啦就一了百了,经火葬场炉膛一烧,魂飞湮灭,人形都没有啦,化成土变成泥,人死如灯灭!



蜜雪儿65283327


这是国人不愿意触及的话题,但这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且随着文明程度的发展,这是必须面对的问题。

我希望活的明白,身后事也明白。

我照顾过重病父亲,后期我清楚知道无论怎么努力也挽救不了他渐渐逝去的生命。但我无论如何不能下决心撤掉所有支持设备。最后,父亲在重症监护室一个月,所有的关节都是硬的,并已经脑死亡。唉,有些维持真的只是时间上的,没有任何意义了。所以,如果我到生命的尽头,我希望:

1、不进重症监护室,不用仪器维持生命。我需要家人的陪伴。

2、我的财产都留给我孩子。我希望我老头再找一个人,有人陪伴和照顾。但我不希望我省吃俭用的钱留给那个我不认识的女人,我没那么大气。我老头娶新媳妇,请他用他自己那部分钱。哈哈。

其他也就没什么了!哈哈。


工科老女的留言菲语


这个问题必须回答一下。

2004年农历十月初一,我父亲病故,享年66岁;前年七月初十,我母亲在78岁上又永远离开了我们。我自己行年53岁了,虽然总觉得还没有活够,觉得还很有活力,甚至还保持着某些孩子似的心态,但毕竟是人生过了正午,太阳已开始西落的光景了。

(恩师李金灿先生)

今天我刚好受我的恩师所托,为一位67年前罹难的前辈撰写墓志铭。这位前辈只活了46岁。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会想一些在年轻时不太可能考虑的问题,比如“死亡”。谁知道自己会在哪一天告别人世呢!

人生寿夭不齐,怕死恐怕是人的正常心态。宋人洪迈的《容斋随笔》中有一段转述朱新仲舍人关于“人生五计”的说法,挺有意思。“人生七十古来稀”。这位朱先生把人生七十年分成五个阶段:少年时叫生计,这是人的生长期;其次为身计,就是开始问津名利场;再次为家计,是指成家立业的阶段;又次为老计,这时人的聪明才智已经施展殆尽,生命已接近尾声;最后一计是死计,六十岁以后如日薄西山,这时应静心修养,使生活安宁,死而无憾。

洪迈记述道,这位朱先生每当向别人议论 “身计”“家计”的时候,听者都很高兴,谈到“老计”时大家就不言语了,等说到“死计”时人家就大笑说:“子之计拙也。”朱先生对此感叹:“岂皆恶老而讳死邪?”

行将就木的老人尚且不愿言死,富于生命活力的人谁愿意接受死亡必然降临的事实呢!孔夫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孟夫子倡导“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们的传统文化里似乎缺少教人如何平静直面死亡的一课,往圣先哲们不是把死亡这个话题推到极致崇高化悲壮化,就是干脆回避它。

“怕死”“ 讳死”自然不等同于“不会死”。尽管在外来文化里,有的宗教和哲学流派把“学死”作为重要命题进行解读,但直面死亡所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勇气。“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这是《圣经》里所记述的耶稣说过的话。如果我没误解,基督教也认为“死”是一件大事吧。

十六世纪的法国人蒙田在他随笔《论死亡》中直言:“现在我已经39岁零两个星期了。如果我此时就开始被死亡所困扰,似乎有些荒唐,因为死亡离我还很远。但是,你也不妨数一数,就连那些名声显赫的人,我敢保证,35岁前去世的要比那之后去世的多。所以,我现在开始思考死亡并不荒唐……这些想法无时无刻不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萦绕在我的心头。”

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期,美国有一位名叫莫里·施瓦茨的社会学教授,他在失去了活动能力、被困在轮椅里的病重期间,重新思考人生,也包括死亡。莫里与来看望自己的当年的学生相约,每周星期二给他们上一堂课,谈论自己的思考。当然,最后一堂是葬礼。莫里对学生感慨:“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没人愿意相信。”

“慷慨赴死”和“从容就义”都是死亡的特殊情况。那些为正义捐躯的前贤,无论是“慷慨”还是“从容”都让人敬佩。我们这些生长在和平年代的人,从小接受的唯物哲学观的教育,不信“轮回”,不相信“死亡是通向永生之门”——“死”就意味着永远离开,再也不能拥有所眷恋的一切,因而这个话题也显得特别沉重。

我在想,既然人人不免一死,既然死亡往往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来访,我们这些活着的人似乎应该在某个适当的时候,静静地想一想这件事。就像蒙田所说的:“这样,死亡降临的时候,我就不至于措手不及……我已经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随时可以离开人间。”这样,在更多的时间里,我们或许能够更自觉、更主动地去感受亲情和友谊,享受阳光和美食……接受大自然和人世间最美好的馈赠。

卒章点题:现在,我父母均已离世,自然无须为他们担心。长子算是已成家立业,好好过他们的小日子即可。小儿虽刚满十八,也算是成人了,假如我身有不测,他也应该能承受这一切。

我唯一担心的是我的老妻。她有长寿之相,未来这几十年可能要忍受孤寂了,这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别无良策,只有努力活下去吧。


谢谢您的阅读!


花眼看花


如果我走了,我也不想去老公他们家的祖坟,娘家当然也进不去,我也不想进去,今生和他们都纠缠的够够的了,我们小区附近有一条河,只要不是雨季河水清亮干净,就把我的骨灰撒到那里去。今生太苦了,尤其最让我伤心的是我有时不得已的做法,善良的人最苦,可是我却无法改变我骨子里的善良,也不愿意干伤害别人的事,最后受伤害的总是我自己,来生不愿在为人。


就是不平衡


一路小雨,一张框中的遗像,我抱着爸爸,走在凄冷的墓道,仿佛一排排坟墓里的幽灵也爬了出来,夹道迎接,新来的,新掘开的红泥主人。雨不停地飘过脸面,拍打在双瞳,雨如苍天塌陷形成的雨墙,分隔开一双大手拉着的一双小手,爸爸和我,爸爸走了,爸爸的话“天黑了,我要去找奶奶了。”“爸爸,你这是不是不要女儿了”“爸爸,爸爸!”哭声中,爸爸无力垂下一双求生的手。

多少年,坐在这一堆一冢红泥土的墓碑前,一眼望去,整整齐齐一个连着一个,排成看不见边的墓群,千家文,百家姓,一朵一朵的黄菊花开在右左两侧,连成一大片,守护着思念往来的亲人,当是生存,定格在一杯黄土,我看见远方飞来的一只蝴蝶,盘旋在绝望的碑文之上,却像是在安抚生灵,告慰生者,他很好!远处的墓碑上站着一只黑色羽毛的乌鸦,喉咙里发出(嗷嗷)的哀叫声。

人的容颜伴随在这通向死亡的来路上,炽热的火在延伸着职业生涯打拼的你我,点点熄灭,灯灯依然,心中的弱光填充了希望时,我也会随爸爸而去,变成一只白色的蛾子,喊叫着,飞向爸爸。

生者兮,死者乎,左边欢笑,活着与大自然生生息息。右边哭,人生如戏,不同的观众,发出不同的咒语,其实一切罢了,何必看重来路,或生或死,你我同是最后一杯冰凉的土,燃成一地炭灰,安息在角落。


花斑火蛾


好问题,你不提这个问题,我好像就没想过这个问题。

如果我快去世了,我会留六分之一的财产给我的孩子,如果我有那么多财富的话。

但是我不会过多安排他们未来的生活,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就算帮孩子未来每一步都规划好了,孩子也不一定会按照我的想法去执行,如果我对孩子什么都不管,孩子也不会惨到流落街头,如果孩子真的堕落到流落街头,那么,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在现在这个社会,只要努力,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会相信我的孩子,我相信他们没有了我,一样可以活的很好。

如果我快去世了,我会留六分之二的财产给我父母,父母渐渐老去,他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我必须要为父母留一份保障。

并且我要向父母道歉,不能为他们送终,不能让他们颐养天年。


如果我快去世了,我会留六分之三的财产给我爱人,也就是我财产的一半。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更成功的爱人。所以我们的财产是我们夫妻共同的财产,所以理应有我爱人的一半。

并且我希望在我去世之后,我的爱人可以自由的选择今后的生活,我希望我的爱人能再找到一个依靠,我会很感谢我的爱人之前陪我走过的这段路,并且我也会向她道歉,说好的承诺,说好的白头到老一起慢慢变老,无法实现了。

如果我快去世了,我希望我身边所有的人不要惦记我,忘了我,让我悄悄的走,就好似从来没有我这个人一样。


自律的书生


人故有一死.怕死就是个无知的蠢货,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人都不怕死,唯物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会有终结的那一天。可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而在活着的每一天,尽其所能为家人,为国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有限的,如果那一天我病入膏肓,我会主动要求捐助我身体的任何有用的一部分,救任何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用的人,剩下的我不要买地占用国家的土地,希望我的儿女,把我的骨灰洒向祖国的江河大地,就可以了。这个事我想了多年。希望国家和我的儿孙随我所愿。


聽海觀山華夏走遍


上回书说的是,如果你去世了你最担心什么?最不放心的又是什么?[what]

现在我正准备驾鹤西游没空多说,等到了那边把事办妥后回头再安排啊![震惊][小鼓掌][哈欠]


勾必胡


如果我死了,我肯定会提前给儿女们说好,不要给我买什么墓地、更不需要立什么墓碑,只需要把我的遗体火化了后的骨灰葬在树下就可以了!其他啥也不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