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篇 遺落在塵埃裡的多彩世界


第二章  第二篇  遺落在塵埃裡的多彩世界


三毛說:“我撿過許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回家。”

只要喜歡,就添了樂趣。她是一個拾荒者,總能慧眼識珠,發現遺落在塵埃裡的多彩世界。

或許,有時候你也會對腳邊的某樣東西愛不釋手,這樣東西可能是一塊花布、一顆彈珠、一支玫瑰,抑或一個髒兮兮的棉布玩偶。當然,這樣東西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將它撿回了家,視若珍寶。

或許,有時候你也會想象關於它的故事,或許它是別人不小心遺失的,抑或厭倦後丟棄的,但這都與你無關。從你撿到它的那一刻,它就是屬於你的,所以你滿心歡喜,而物亦有情,被小心翼翼捧在手心的它,想必也是滿心歡喜的。

有人說,每一件物什上都有一個故事。是的,拾荒,拾的是旁人的喜怒哀傷,自己的欣喜想象。收集別人的悲喜,拾起自己的感動,這樣知性的探險,難道不是別具風情?

關於拾荒,三毛最早萌芽於3歲。那時,仍在大陸的小小孩童有著很多古靈精怪的想法,她喜歡從地上撿些滾鐵環形狀的弧形樹枝,用作遊戲的道具,並且,她還給它取了個有趣的名字“點人機”。也正是這個簡單的遊戲道具,讓一群小夥伴玩得不亦樂乎。

就這樣,拾荒慢慢走入她的生活,成為她非常喜歡的遊戲項目。三毛走路喜歡東張西望,尤其是在放學的路上。放學了,她總是一個人回家,卻並不覺得寂寞,因為校門口那條磕磕絆絆的馬路上,總有說不出的寶藏可以撿來賞玩。

那些寶藏有時是一顆彈珠,有時是一顆狗牙齒,有時是一枚大別針,有時是一個美麗的空香水瓶,可以說是五花八門、五光十色。另外,三毛還撿到過一角錢,這是她最開心的時刻,不是因為貪財,而是因為這樣就可以去租書店租下一本好書,也可以與姐姐換一段津津有味的故事。

拾荒的日子,在三毛眼裡,這就是最美的日子,這成了她一生都戒不掉的閒情雅趣。另外,伴隨著審美水平的提高,她對“破爛”的選擇也頗具心得,很多時候,她只要閒閒一瞥,就能辨別出哪些可取,哪些不必理睬。

少女時代的三毛痴迷一切木製的東西。在她13歲那年,家中女工所坐的木墩吸引了她,她覺得這木頭木腦的坐墩像極了復活島上美麗絕倫的石像,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被女工坐在屁股底下簡直暴殄天物。於是,她用一塊空心磚換來這件絕世珍寶,在自己的臥室小心翼翼地供奉起來,搞得女工很是莫名其妙。

還有一次,三毛在大街上看到幾個人在鋸樹,覺得新奇的她就停下來圍觀。大樹鋸下後,便被來人裝車拉走了,只餘下凌亂的枝葉散落一地,而其中較大的一個枯枝,成功吸引了三毛的視線。

她走到近處,繞著枯枝細細打量,結果越瞅越喜歡,越瞅越投緣。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她拼盡全力,將這撿來的“藝術品”搖搖晃晃地拖回了家。

因為拾荒精神,她的房間很快就堆滿了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這些都是她心愛的“寶貝”。看著女兒滿滿當當的房間,陳嗣慶很是無奈,只得隱晦地開導說,為了社會經濟的繁榮,我們要消費,不能像外婆那樣,一塊碎布也要珍藏幾十年。

只是,這樣的言語並不能停止三毛的拾荒遊戲,每每在街上看到尚可利用的東西,她又忍不住去撿。三毛如是說:“撿回來洗洗刷刷,看它們在我的手底下復活,那真是太快樂的遊戲。”

見她如此痴迷,父親終究不忍強行奪去女兒的這份樂趣,只得作罷,一切都由她去。於是乎,三毛繼續做著最幸福、最自由的拾荒者,一直到遠赴西班牙留學。

她說,垃圾雖是一樣的垃圾,可是因為面對它的人在經驗和藝術的修養上不同,它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和回報。或許,在她看來,垃圾就是世界上最嫵媚的東西,承載著少女所有的幻想和靈性。

留學海外時,空蕩蕩的房間讓她失去了心靈上的歸屬感,也失去了探尋寶藏的好心情,直到畢業後,她與三個單身女生同住一個公寓,那些美麗的時光重回心間,她才開始重溫拾荒舊夢。

只是,居於城裡,馬德里並沒有什麼地方可拾荒,於是她便把同住朋友們丟棄的舊衣服、毛線、雜誌等小玩意兒收攏了,然後在閒來無事時一一改裝。這個極具藝術天分的女孩,總能化腐朽為神奇,於是,品位獨特的圍裙、布娃娃、比基尼就此誕生。

當然,三毛是很享受這個過程的。後來,她如是說:“看見自己變出瞭如此美麗的魔術,拾荒的舊夢又一度清晰的浮到眼前來,那等於發現了一個還沒有完全枯萎的生命,那份心情是十分感動自己的。”

一顆美麗的魔法心,這是三毛一生的財富。神奇魔法,磁力無窮,它真正大放異彩還是在撒哈拉沙漠。整整兩年時間,她利用大漠鎮外垃圾堆裡翻撿出的成績,佈置出了一個世界上最美麗的家。

荷西並不是一個有錢人,租不起高級職員的白色公寓,他們把家安在了沙哈拉威人聚居區,房子對面是一片大垃圾場。但是,這樣不幸的風景,卻被三毛看成真主安拉的恩賜。“拾荒人眼底的垃圾場是一塊世界上最美麗的花園”,三毛如是說。

舊傢俱、舊衣物、電視、收音機、木箱、花草、書籍、建築材料……在這片花園裡,丟棄著分也分不完的好東西,讓三毛目不暇接。一有空,她就會踱進來,細細尋找心儀的寶藏。

在這裡,她撿到過一塊腐爛的羊皮,回到家煮煮洗洗後,便成了一個舒適的坐墊;她還淘到過幾個大小不一的瓶子,一番洗洗涮涮後,插上怒放的野地荊棘,便成了頗有詩意的花瓶;另外,最讓她陶醉的,是拾到一個報廢的汽車輪胎,小心翼翼擦拭乾淨後,便成了時髦的圓椅墊,坐在上面的三毛,覺得自己成了世上最尊貴的君王。

在拾荒路上,丈夫荷西是她的知己。在大學裡,荷西學的是機械,憑藉一雙專業出身的巧手,他總能將太太淘來的破爛化腐朽為神奇。自行車上的舊零件,經由他擺弄一番,就成了一條絕佳的項鍊。三毛從棺材店撿來的木板,經過他幾個休息日的敲敲打打,就成了一張四四方方的桌子。至於圓椅墊之類的小玩意兒,他做起來更是信手拈來。

荷西是個聰明的丈夫,為了太太,拾荒也成為他獨具匠心的浪漫驚喜。結婚的時候,他送給新娘一副完整的駱駝頭骨,那是他在烈日下的沙漠,走了很遠的路,苦苦尋來的寶藏。

三毛收到這個禮物很是高興,其歡喜程度不亞於收到一頂鳳冠。荷西是一個懂得如何討太太歡心,並且願意花費心思討太太歡心的男人,他給了三毛想要的幸福。

三毛說,當她老了的時候,一定要做一本書,記錄自己從童年時代直到老年所拾的所有寶貝,然後把書包起來,丟進垃圾場,等待另一個三毛,將其當作寶藏喜滋滋地抱回家珍藏。而她,也當真出版了這樣一本書——《我的寶貝》。

在書中,她詳細介紹了自己的收藏品,並附上精美照片,將每個收藏品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別針、項鍊、十字架、手鐲等首飾,碗、盤子、茶壺、酒袋、五更燈等日用品,彩布、刺繡、掛毯、衣裙等紡織品……她的藏品眾多,可謂五花八門,洋洋大觀。

對於這些藏品,她很有感情地說:“我深深地愛著它們。也許,這份愛來自美的欣賞,又也許,它們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國家,更可能,因為這一些與那一些我所謂的收藏,豐富了家居的悅目與舒適。”

是的,她深深愛著它們,愛著作為拾荒者的簡單快樂。拾荒與收藏,是三毛多彩生活的絢爛彩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