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可怜吗?

徐紫诺


个人看来,不可怜,一是所有的封建王朝终将被历史淘汰。而且清朝时期,因为是少数民族政权,文化底蕴不够,正是由于统治者目光短浅,才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后面被殖民侵略,从1840鸦片战争,到1949新中国成立,才结束了中华民族一百年左右的动荡和屈辱。但是晚清开始的民族自卑心理一直压抑在中国人身上,文化不自信导致被西方文化侵蚀,连大作家胡适都主张全盘西化,崇洋媚外的风气是这两年国家强大了才日渐消减,这次疫情大涨了中国人的志气和民族自信心,相信以后可以杜绝崇洋媚外不良风气了。

二是作为汉族人,感情上不是很喜欢清朝。因为清朝同样实行民族等级制度,虽然从康熙开始,提倡所谓“满汉一家亲”,从满汉二字就可以看到了满在前汉在后,在整个清朝统治期间,汉人地位低下,始终是属于第三等,第一等是满人,第二等是蒙古人,第三等才是汉人。而且,以前的游牧民族文明落后,军队强制也是由于野蛮暴力,方面清朝入关,清军常常血腥屠城,清初扬州屠杀十日,杀百姓估计80万!!!中国五千年历史上,这屠杀是空前绝后的!




思理达


感谢提问,我觉得清王朝不可怜。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满清王朝的崛起和消亡无不印证着历史的必然。翻开历史的画册,它的光芒曾照耀世人,它的衰亡也让人唏嘘感慨。细究清王朝衰败的原因,可说是历史必然,或者说咎由自取。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清王朝的缔造者—来自东北的女真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历经风霜雨雪,一直积蓄勃发,静待佳时。当八旗铁骑如狂风呼啸,席卷而来,汉人建立的大明朝顷刻消亡,退出历史舞台。经过几代统治者的经营,满清王朝风光大现,出现了历史上赫赫威名的康乾盛世,四方膜拜,小邦来朝,国力之强世界闻名,甚至GDP一度占到当时世界的50%,甚是强盛。  

盛极必衰,似乎是逃不脱的历史定论,受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兴起和国家闭关锁国的双重影响,国家与世界发展潮流的差距越来越大,西方社会通过工业革命,进入了大航海时代,也是臭名昭著的殖民时代,西方国家接二连三不如工业社会,实力大增。而彼时,盲目自大的清王朝仍以天朝上国,地大物博自居,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不仅延缓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进进程,也给中国人民带了深重的苦难,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开启了中国被侵略的百年屈辱史。落后就要挨打,这时的满清王朝统治者们虽然醒悟,想发愤图强,实业救国,但封建腐朽的体制已经深深的扎根在中国的各个角落,此时的中国社会千疮百孔,无需多言,完蛋只是时间问题。经过276年(1636年-1912年)的折腾,满清亡,封建社会一去不复返。从此,华夏大地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华夏5000年文明史的进程中,无论是和平还是战争的年代,辛苦的都是百姓,但历史的主角从没离开过人民。

从历史的角度,满清的衰亡带给华夏民族的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屈辱史,虽然被人欺凌压迫,肆意凌辱的时代一去不返。但历史的教训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警惕着当世的人们,要勿忘国耻,发奋图强,因为落后必将挨打。



leo大刘


满清怎么会可怜?一个人口才几十万的东北落后少数民族,靠着自己的青春锐气与中原汉人集团的严重腐朽没落弱智低能,而跃上中国历史舞台的顶峰,并成功提升了自己民族的整体地位与水平,怎么会可怜?可怜的是鼠目寸光、短视狭隘,统治了汉人却反倒被汉人所同化,迅速腐朽堕落,以致远远落后于先进开化民族,屈居世界民族之林的后段。


sunshining1979


清王朝不值得可怜。

明末建州女真部族趁明朝内乱,由努尔哈赤逐步统一各方势力建立大金——后金政权,后来的继承者皇太极改金为清,据说满语中金即清。

随后,1644年吴三桂一怒为红颜,引清军入关,顺治帝进北京,清朝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步伐,逐步灭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到康熙帝,平三藩、定边陲、收台湾,完成全国统一。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尤其是雍正皇帝,励精图治,整顿吏治、治黄泛,不拘一格降人才。在此期间,清朝国力强盛、版图稳固、四方来朝、贸易发达,人口倍增,据《清实录》康熙三十九年,人口2010万;咸丰元年,人口4.3亿。

然而,伴随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帝国主义势力急需海外扩张,闭关锁国、自给自足、外强中干的清王朝自然成了它们眼中的肥肉,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清王朝内忧外患,摇摇欲坠,纵然进行了洋务运动也无济于事,任谁也无法擎起清王朝的大旗……

帝国势力的入侵,唤醒了沉睡的中国人,1912年在袁世凯的运作下,清王朝最后一任皇帝:溥仪退位,袁世凯给的待遇还是不错的,保留了众多的服务人员、保留了宗人府、内务府等机构,俨然国中国。然而好日子不长,西北大老粗冯玉祥来了,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队伍走来了,冯玉祥可不给清王朝遗老遗少们面子,直接把溥仪给赶出去了,后来的清王朝试图借助日本势力东山再起,可是只能贻笑大方,让国人更加痛恨,新中国建立后,溥仪也老老实实的成了新中国的公民。

其实,不止清王朝不值得可怜,任何王朝的灭亡都不值得可怜,王朝的更替是时代的进步、是人民的选择、是大势所趋、归根到底,得民心者得天下,何为民心呢?我认为民心就是时代发展的趋势。





wsbg的小新


一点也不可怜!首先,不否认满清王朝在开疆扩士的功劳!疆域比明朝大不少!其次,在统治中期,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满清的统治阻碍中国社会的正常发展。第一,满清落后的农奴制代替朱明先进的(且带有资本主义萌芽)封建制,是历史的倒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第二,由于满清政府属于少数民族执政,所以满清统治者处处防备汉族,对国家各个领域严格限制,使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的发展严重停滞甚至倒退!第三,满清政府从未把汉族人当作自己子民,只是当作下等的奴才。最为可恨的是,到了满清后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满清政权为了自己民族的私利,不惜牺牲国家和大多数老百姓的利益。甚至厚颜无耻地"宁与外邦,不与家奴!量中华之物为,结与国之欢心!”言语。至此满清政权彻底失去了执政中国的合法性,从而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样的政权灭亡是历史的必然,不值得可怜!


亲家210


感谢提问,我认为清王朝不能以“可不可怜”?来讨论,清王朝基本上历经了三个阶段,康熙,雍正,乾隆的高光期,文治武功,比如平三藩,收复台湾完成大一统。

乾隆以后就到了中端停滞期,因为相对比较锁国,刚愎自用,盲目自大失去与世界接轨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契机。

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比较悲催的,又被英国东印度公司用鸦片打开了大门。再加上咸丰,同治,光绪三朝不是民变(太平天国)就是慈禧主政,也无法做到外御欺辱,内安百姓。最后在历史的潮流中走向了灭亡……

所以说,清朝的命运是历史进程中的可观规律,一个国家的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是单纯能用是否可怜能评价的!谢谢。


大浪淘翀


时代所限吧。纵观历史,他比汉是差点,但不比唐明差,尤其是版图,对现在中国做出了重大贡献。没有他们,我们北不过长城,西不过陕西,南不过云贵粤,这是肯定的。但他压制了传统中国文化的发展,如果他做的像唐明一样开明,那么他的历史地位不会低于汉。大家客观一点看问题,不要带着民族或者仇恨看问题,清生不逢时,又缺乏汉的自信,搞的把汉人的好的和坏的东西都极致化了,这是时代的局限性,没有办法。


当时花开


清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谢幕的王朝,很多人多会把罪责全部加于清王朝上!

我先想一下,清朝灭亡的原因,

武器装备落后于人,民主思想意识落后于人就是科技文化落后,民众的愚钝思想较为严重!

主要的吧

武器装备落后,从明朝就开始有红衣大炮,发明火器,到收到当时的生产条件,普及率很低,民主思想意识,从明朝开始有了郑和下西洋,传播文化,加强世界沟通!到了嘉靖年间,因为财政问题,远航也被再次下线,如果能够继续的话,也许民主思想潮流会早一点到来,文化,过分强调汉文化,易经等奴役了中国数千年,也是这部文学著作,阻碍了中国的想象空间,

世界大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衰退其实早在明朝中后期就已经开始了,清朝只不过是接盘侠而已


江少晨


不可怜,人民才可怜


河道激流


车辙载着历史,历史不能倒车。

清王朝可怜吗?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历十二帝,入关后传十帝,享国268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亡。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掌握全国。然后历经“康乾盛世”,经济得到一定恢复。巅峰时候领土面积1300万平方公里(放到现在是世界领土面积第二),基本上奠定了现代中国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但是由于满清大搞文化阉割(文字狱),轻视科技,闭关锁国,很快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也是近代中国屡遭挨打的主要原因。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但是变法失败。1900年夏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而侵略中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朝政府与外国政府或外商、国际组织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约1175条,割让加放弃领土面积524万平方公里……

偌大一个王朝,四亿国民,这样被欺负,他能不可怜吗?转念想想,难道不应是可恨吗?我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在步入现代社会的前夕被人如此凌辱,谁人心中愤会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仍在前进,我们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必将重现汉唐荣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