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古語有云:“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念養性”。

康熙《庭訓格言》中則說:“寡思慮,可以養神;寡嗜慾,可以養精;寡言語,可以養氣”。

精氣神是人的“三寶”,精氣神在,則福氣在,而且還會越聚越多。精氣神的好壞,與內心的慾望息息相關。所以古人說“寡念養性”,減少不必要的思慮,可以修身養性!

什麼樣的心,就會有什麼樣的福與禍,正如佛家所言:“萬般皆由心,禍福由心造”!康熙《庭訓格言》也說:“命由心造,福由己求”。正所謂是善惡報應,如影隨形,福禍無門,唯人自召!

心若不動,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心一動,慾念翻騰,禍事也接踵而至。如何做到人生好福氣呢?就是要減少各種慾望!一個人,身上越來越有福氣,往往會有以下這三種跡象!人生,有這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1、腹中食少,可保健康;

哲學家叔本華說:“生命是一團慾望,慾望不能滿足便痛苦,滿足便無聊,人生就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其實,人在滿足完慾望後,不僅會感覺無聊與痛苦,還要為貪圖享樂而付出身體上的慘重代價——疾病,而且這種傷痛是不可逆的,很難修復!

正如《省心雜言》中所講:“口腹不節,致疾之因,念慮不正,殺身之本”,人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亂吃東西,就是導致疾病的原因;人若是管不住自己大腦,胡思亂想,就會給自己招來殺身之禍。

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康熙在家訓中告誡子孫:“節飲食,慎起居,實卻病之良方”,節制飲食,嚴格起居,實在是消除病痛的良方。說白了,康熙就是要子孫學會自律,首先從飲食起居做起,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從而保證身體健康無病。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活了69歲,因此他的話也是很有說服力的。

鍾南山院士84歲了,看起來很年輕,充滿活力,他多次在公開場合講述自己的養生長壽秘訣——不要吃得太飽,特別是晚飯。由此可見,我們現在不是缺營養,而是營養過剩了,管住自己的嘴巴,儘量腹中食少,便可保身體健康長壽,好福氣不請自來!

老話說得好“病從口入”,我們若能管住自己的嘴巴,剋制食慾,儘量腹中食少,可保健康的好福氣!

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2、口中話少,可以遠禍;

鬼谷子先生說:“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言語中去分析判斷這個人內心在想什麼,以及他的的性格等品性。

雖然說話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真實意思,但卻“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容易讓人產生誤會,最後給自己帶來禍患。因此,古人告誡世人: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禍從口出!

老子在《道德經》中告誡人們“多言數窮,不如守中”,鬼谷子在《鬼谷子》一書中也說“言多必有數短之處”,曾國藩在家書中告誡家人“古言凶德致敗者約有二端:曰長傲,曰多言”等等。

這些先哲聖賢的箴言都在告訴大家一個道理:多言容易招禍,要管住嘴巴,才能少禍患!可惜,話多是人類的本性,一而再再而三,仍然有不少人因為“多言”而招禍。

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劉邦問韓信自己可以帶兵多少,韓信說:“大王最大隻能帶10萬”,但是韓信說自己帶兵是多多益善。言外之意,劉邦帶兵打仗不如韓信,劉邦當然很不高興。最終,韓信也為自己的功高震主,加上言多必失,付出了慘重代價——被誅滅三族。

楊修總是喜歡在曹操面前顯擺小聰明,不應該他說的話,他總要喜歡站出來顯擺。雖然他留下了幾個經典故事——猜字謎、闊字謎、合字謎、雞肋之事,但也終究是逃不過被曹操剷除的命運。

一個企業家說:“很多年輕人,有自己目標,比如想做首富是對的,奮鬥的方向,但是最好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事後,他也被另外一位企業家狠狠打臉:“動不動就搞個小目標就掙很多錢,這是毒害青少年,青少年還得奮鬥!金錢至上的社會中,你還能刨出一種精神來,我覺得這才是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

一個明星在直播時,傻乎乎地說了一句:“什麼是知網”,因此被質疑博士學位論文造假;隨後,其本人微博留言稱“在開玩笑”。但說出去的話,猶如潑出去的水,此事也很快導致該明星人設坍塌,他的博士學位也隨即被北京電影學院撤銷。

所以說,真正聰明的人,大智若愚,少說話,避免禍從口出,這才是留住人生好福氣的重要方法!

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3、身上事少,可享清福;

南懷瑾大師說:“世間功名富貴是很難得的,可是另有個福報更難求,就是清福,非多生累劫好好修行是不能得來的。”清福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人生的終極幸福!

何為清福呢?用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的話就是:“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我們要盡力使心靈的虛寂達到極點,使生活清靜堅守不變。萬物都一齊蓬勃生長,我從而考察其往復的道理。

一個人要想到達守靜的狀態,關鍵是要省出寶貴時間和精力,少去招來是非,做到無事一身輕,不貪名利,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一個人知道享受清福,就會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最終修煉出大智慧。所以說,靜還是一種大智慧,“靜能生慧”、“靜能開悟”、“靜能正道”。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沒有無謂的牽掛,而最大的災禍莫過於多心猜忌。只有每天辛苦忙碌的人,才知道無事清閒的幸福;只有心寧氣平的人,才知道多疑多勞的禍害。

世俗之人,喜歡為了名利而絞盡腦汁、心力交瘁;殊不知,為善者身上事少,常常受福;為利者,貪得無厭,慾壑難填,常常受禍。因此,古人說“心安為福,心勞為禍”,這真是一句至理名言啊!

人生,有三種好福氣,看你會享受不?

結語:

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一個人只要產生一個善念,即使還沒有去付諸實踐,吉祥之神已在陪伴著他了;如果他產生了一個惡念,即使還沒有去做惡,凶神已經跟上他了。

我們要想人生多福氣,先要修心與省心,把人生問題想明白想透徹,再去做人做事,便會事半功倍,逢凶化吉,避災就福!

一個人,身上越來越有福氣,往往會有這三種跡象——食少、話少、事少。而這也是人生的三種好福氣,非常難得,看看你會享受不?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