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開拓新業務,要先“四問四不做”

記者 | 蔣悅

全球疫情爆發,企業各出新招,以期在危機中自救。其中,“新業務”成了企業戰疫的關鍵詞。

前有上汽通用五菱等車企跨界造口罩,滴滴試運營跑腿業務,海底撈做起了賣菜生意;後有LVMH集團“下凡”生產洗手液,NBA安排球員宅家輪番直播……各行各業在主業務受阻的“危”中努力尋求機遇,以在黑天鵝事件中得以存活。

然而,進軍新領域並非一句“試試”就能成功。對專業性和風險管控的考量,以及其是否能助力企業未來發展、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都是選擇新業務時必須面臨的難題。對此,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其新著《企業迷思》中指出,在選擇新業務時,應當堅持四問四要和四不做,為新業務發展提供依據、設定邊界,從而幫助企業少走彎路,規避不必要的麻煩。

選擇業務時,企業首先要捫心“四問”:

自身是否具有優勢?

企業準備進入的領域是否符合其戰略需要,是否對該領域有充分的瞭解和認識,並能結合技術、人才、管理、文化等優勢,形成足夠的駕馭力。比如中國建材進入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是因其在玻璃領域具備強大的技術優勢,而太陽能電池是玻璃的衍生品。

市場是否有空間?

企業想要進入的市場是否有足夠的容納度,能否為業務成長提供支撐,如果市場太小或是已成紅海,企業應另謀他選。

商業模式能否複製?

有些企業的商業模式比較容易被複制,比如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有些則不易被複制,例如全聚德烤鴨,不同師傅的手藝不同,烤出的鴨肉的味道就有差別,因此,別的烤鴨店可以複製全聚德的經營模式,但很難複製其食品的味道。擬進軍新領域的企業應選擇能夠迅速複製的業務,以更快地形成規模。

與資本市場能否對接?

企業的效益不僅包括從產品中獲得的利潤,還包括資本市場的市值,新產品的利潤若能增長其市值,便值得一試。

對照“四問”,新業務能不能做就有了基本判斷。要判斷這項業務可不可以長久地做下去,企業還應牢記“四要”。宋志平建議,企業要對業務風險進行評估,明確風險是否可控可承受;要利用專業的平臺公司與現有業務產生協同效應,提升產業鏈綜合競爭力;要重組團隊,收購研發中心;更要執著堅守,不半途而廢。

在20世紀90年代,石膏板銷售曾為中國建材集團旗下公司北新建材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許多外企看到了石膏板市場的潛力,紛紛在中國投資建廠,競爭走向白熱化。時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的宋志平意識到,傳統經濟時代所提倡的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展思路恐怕不再適宜,單一化的產品道路,在市場景氣時是企業的“印鈔機”,一旦進入寒冬,企業將無還手之力。於是,他調整了公司的發展戰略,提出以同心圓模式進行產業擴張的思路。按照這一思路,北新圍繞新型建材業務,向著更寬領域的綜合性住宅產業發展。

對新業務的選擇也不能來者不拒。比如許多企業出於蹭熱點的心態,發展了金融衍生品的業務,結果在金融危機中血本無歸。宋志平認為,業務在精不在多,企業應設定底線,堅定“四不做”。

首先是過剩產能的項目不做。企業要在品種、質量和產業鏈上精耕細作,而不是在數量、規模和速度上做文章。

其次,不賺錢的項目不做。一個項目能不能賺錢、盈利點在哪裡、盈利模式是什麼,這些問題企業都必須事先明確。

第三,不熟悉的項目不做。如果企業在沒人熟悉情況、無法做清楚的判斷的情況下就投入新項目,十有八九會失敗。

最後,有法律風險的項目不做。不注重法律風險的企業,很容易陷入泥潭,而翻身無能。

相關閱讀:

战疫开拓新业务,要先“四问四不做”

書名:《企業迷思:北大管理公開課》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