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精髓15:冷记忆》

疫情期间,各行业受到冲击,最先发出声音的是西贝,说损失多少亿,之后海底捞。随着时间的延长,整个餐饮业哀鸿遍野。

什么原因让餐饮业首当其冲,损失惨重呢?这让我想到《消费社会》的作者让.波德里亚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必须明确指出,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不仅于物,而且与集体与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的整个文化体系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此时,大家恍然大悟消费的重要性了。

《阅读的精髓15:冷记忆》

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与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里斯曼的《孤独的人群》并称为西方社会学的"四大名著",更让人吃惊的是,能一语中的说出消费社会本质的波德里亚没有上过大学。1929年出生于祖辈农民家庭的他,在小公务员父母的教育下上高中过于叛逆,大学预科时就逃离校园。1968年写出《物体系》后在法国巴黎十大(楠泰尔学院)教社会学,这是法国哲学学萨特,阿多诺,阿隆的舞台。没有文凭的波德里亚受到学术精英的排挤,就可想而知了。1970年,他写出了奠定哲学家地位的《消费社会》,渐渐的形成庞大影响后,1986年被授予博士头衔。或许是对冷眼的报复,或许是厌倦了学术界的腐朽,波德里亚离开大学去玩摄影了,并创作出了系列作品《消失的技法》。他的作品《宿命的策略》描述:客体的无限增殖最终逃脱了主体的主体,实现主客体的角度逆转。这一理论巅覆了传统西方"形而上"学中主体对客体的统治。人们依此拍摄出系列电影《黑客帝国》。

让.波德里亚有一系列思考社会作品《冷记忆》与分析人性的作品《论诱惑》,显示出了这个没有上过大学的哲学家的思维高度:

一,时间与骗局同谋。最令人愤慨的不平等是死之年龄的不平等。

二,目标是将桌布抽走,却不改变桌子的位置。

三,死亡也因自己的不在场而光彩照人。

四,你首先受得了出生的痛苦,才有活下去的资格。

五,我们生活的时代虽然充满了越来越多的信息,但它却给我们越来越小的意义。

六,社会秩序教你闭口不言,但它没有教会让你沉默。

《阅读的精髓15:冷记忆》

在《销售与市场》工作十余年,为了让文章有深度,除了《消费社会》,又读了费瑟斯通的《消解文化》,埃尔潘的《消费社会学》,郑也夫的《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什么是专家,只了解一个领域。什么是学者,博览群书。为了成为通才,我延伸的读贝克尔的《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与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一个记者,十年成不了学者,一辈子就是一个文字工作者。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我离开了媒体,去南方一家企业任五年的副总裁,又读了二千余本书。这时,我才理解波德里亚好不容易获博士学位后为什么离开大学。在舒适的地方,人容易变懒。人困境中,反而激发人的思考。所以,《冷记忆》是波德里亚离开大学后对社会冷静思考创作出的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