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冒了体温会超过37度,超出人体正常温度,自己还是觉得冷?

勇哥看剧


体温上升是体内自我保护的反应,是通过体温上升来告知主人出来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体温升高来杀死部分病毒细菌。



汝窑赵晓亮


体温升高并不会使自己感到热,人感受冷热是人体产热和散热平衡的需求,体温越高散热越快,人体反而会觉得冷,产生寒颤等生理反应使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维持体温。

人体是恒温的,做到这一点需要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且正常的体温调定点在36.5℃左右,这个体温环境最适宜人体细胞酶类功能的发挥。体温是由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有体温调定点,正常人一般是36-37℃,人体体温在这个调定点下产热和散热平衡。而发热是由于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进而导致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可以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当它们进入人体之后,和人体的免疫等系统相作用,使人体产生内生致热原,内生致热原的作用是使大脑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上升的更高的说平,正常人体温36.5℃左右,不超过37.2℃,而内生致热原却能使大脑的体温调定点在37.2℃一样,大脑分泌相应的物质促进身体产热限制散热,使体温在37.2℃以上的温度下平衡。

内生致热原是人体应对外界刺激时由巨噬细胞、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释放的致热物质,它们可以作用于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丘脑),使体温调节的调定点上升,使人体体温在更高的水平下平衡,发热对人体由有一定的危害,长时间无法抑制的发热可能造成人体水电解质大量损失、血液流动重新分配等影响人体正常功能,可造成器官衰竭;而无明显原因的发热也提示一些疾病,比如肿瘤细胞就能刺激人体体温升高。

但其实发热也是人体对抗外界威胁的一种方式,生物酶都有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人体体温升高有助于消灭一些病原,而且当体温升高的时候人体内部糖类释放和进入细胞更好地供能,能更好地激活人体免疫或者其他生理过程,而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供应,体温升高可以促进人体更好地应对病原的侵袭。而根据不同病原感染导致人体体温变化的特点,体温变化的形式也可以作为判断疾病的一个指标。

然而在发热的状态下,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温度差异却可能更大,如果环境温度是15℃,正常体温36℃左右,这个温度下人体损失热量就已经够多了,当体温再次升高后,和外界的温度差更大,人体热量将更多地散失,而表现在人体感觉上就是冷,这种感觉会激发人体更多地产热,所以高热的患者又会有寒颤、惊厥等生理反应,是人体想尽办法产生更多的热使散热和产热在更高的水平下平衡。


来看世界呀


人体的正常体温用腋温测量法一般是36到37摄氏度,37度的体温是正常的。感冒并不一定会发烧,发烧是只是感冒的常见症状之一,常见的感冒症状还有恶寒,头晕头痛,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咳痰,咽痛等等。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以对感冒的反应也是不一样的。


七样八样


发烧是指体温上升超过37℃以上,怎么来的?是因为生病的时候,免疫系统为了抵抗病原,释放出称为“热素”的东西。热素是白血球的召集指令,可以引来更多的白血球去作战,同时它也会影响控温中心的设定温度,如果设定成39℃,那么体温就会上升到39℃才会稳住,这段从正常体温向上到设定温度的过程,称为“上升期”。在“上升期”时,大脑调节系统会以为我们的恒温温度就应该是39℃,所以想方设法让人身体发热达到39℃,这个时候就会出现寒颤、发冷的现象了。人在发烧时会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体温上升期”、“持续发热期”和“散热期”,在持续发热期身体温度升到了39℃,持续发热,在散热期,随着身体的自我治愈或者药物的辅助治疗,身体温度慢慢的降到正常温度37℃。其实,只是在发烧的第一个阶段“上升期”才会发冷,之后就不会发冷了,甚至在第三个阶段还会发热出汗,老人经常说发发汗就好了就是说的这第三个阶!




农村李旗


感冒为炎症大发内体聚热过高而发成37度,是体内消耗热量过多到体表体外,体内就感到空虚有冷的感觉。


手机用户l5866877868


这是体内进去了寒气所致,这种感冒不要去吃药打针,多喝点姜水捂上被子发汗,通过身体发烧才能把毛孔打开,毛孔打开才能把寒气逼出来,寒气逼出来就好了


用户8333215619刘希荣


越发烧越感觉到冷主要是因为人体体温自调节。所谓发烧,是指人体受到某些致热源刺激后,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的体温升高情况。这对我们的身体机能来说其实是一种保护动作,啥意思?很简单,因为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会需要维持身体核心体温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值,下丘脑这个部位大概就类似于空调的温控器,在人体中被称为体温“调定点”。

这个调定点在正常情况下会把人体温度设定在37°C,一旦因为外部环境变化导致身体核心温度低于或高于这个值,我们就会相应地感受到冷或者热,身体也就会启动不同的应对机制。比如冷的时候身体会启动“节能”机制,促进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表现为我们会“取暖靠抖”,热的时候则相反,皮肤血管扩张加快散热,我们就会出汗。

同样的,发烧也是人体受到外界刺激后产生的应激反应,最常见的刺激因素是病原体入侵,从而刺激免疫系统启动炎症反应,这些炎症因子就会刺激下丘脑进行体温调节。按调定点假设,这种情况下人体的标准体温会被提高,比如原来是37°C的,炎症入侵后就会变成39°C甚至更高。

然鹅这时候人体核心温度其实是还没达到39°C的,所以下丘脑就懵逼了,说好的39°C呢?啷个还是介么冷?不行,给你加加温。

此时人体升温机制就会启动,皮肤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随后在下丘脑的一番努力之下,我们的体温最终会达到新的标准体温,也就成功发烧了。

所以,其实发烧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冷,并不是真的因为外界温度突然下降导致人体感到寒冷,而是因为有一种冷,叫下丘脑觉得你冷。

哈哈,所以这时候无论是开空调还是加被子都是无用功,最有效的办法当然还是多喝水,看医生,乖乖吃药。平时家里可以备着芬必得的酚咖片,比较有效的退烧药之一,相较之下不良反应会比较少,比较温和不刺激肠胃,轻度发热可以在睡前吃一片再休息,见效很快,发烧体温过高的话在吃药控制发烧程度的同时还是建议及时就医


梅州阿哥J江


冬天,你洗热水澡之前觉得浴霸温度很高,洗完热水澡之后觉得浴霸还是很冷


昨天的可乐


你好,人在生病时体温就会大大高于正常体温,发生变化的开始是使体表散热减少,而产生的热量又增加,人在发高烧之前总会觉得浑身发冷,这就是散热减少的结果.由于皮肤中微细血管的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不出汗,皮肤温度降低,所以我们就感觉到冷。



花无殇繁衍生息


很多人没感冒体温也是37度,我就是,正常来讲38度才算低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