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在剛讀司湯達《紅與黑》的時候,我確實是被書中主人公於連的那種“英雄主義”所吸引!覺得於連有一種大無畏精神,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想應該是這樣的,這和少年的我們有青春期的叛逆是不謀而合的,總覺得自己就是天下第一,誰也入不了自己的眼,似乎自己代表著的就是真理一樣,在這片土地上,自己就是正確的,自己就是理由。可是後來長大了再讀《紅與黑》才覺得,於連不過是一個眼高手低的憤青。他自以為掌握了拉丁語,倒背如流《聖經》,喜歡看《聖赫勒拿島回憶錄》,嚮往拿破崙,就可以與所處的黑暗社會做鬥爭了。他一面瞧不起上流社會人物,一面爭做上流社會人物,用自以為是的“英雄主義”與社會開戰,在積極鑽營貴族階級的時刻,被一封告密信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於連的憤青行為稱之為“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是合適不過的。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原生家庭,造成了虛幻的嚮往英雄主義

年少的我們,都有一段青春的叛逆期,在這一段時間,似乎覺得自己特別的牛叉,看誰都有一種不順眼的感覺,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成就自己的夢想!就像不闖蕩江湖的少年不是一個合格的少年一樣。作為社會底層出身的於連,他年輕英俊、精明能幹、意志堅定、心懷夢想,總覺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可以躋身上流社會!《紅與黑》中於連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慾望,是因為他的原生家庭造成的。

有一句話說的好,“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我想這裡雖然上升不到於連具有西方的弒父情節,但也造成了他仇視這個社會的原罪!

《紅與黑》中的主人公於連是一個出身於鄉下的木匠的兒子,但是由於他從小跟著一名外科醫生學習,精通拉丁文,喜歡看書,這就導致他身上有一種我們所說的窮酸氣。也許是因為他天生長得清秀羸弱,他整天抱著書本,不喜歡幹力氣活,今天不是爸爸過來在他頭上呼一巴掌,就是明天哥哥過來在他的頭上呼一巴掌。而於連這種不切實際的清高行為,肯定會遭到自己家人的嫌棄和怨恨的,這才讓瘦小的於連時不時遭受毒打。

我想正是因為這種原生家庭的不幸,才讓於連從小就有一個不幸的童年,所以他的心中產生了想要往上爬的慾望,因為他不想再過這樣沒有尊嚴的生活了,再也不想這樣窩囊的活著了。因此,於連就產生了逆反心理,尤其是是青春期的時候,在沒有人對其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的時候,肯定會變樣子的!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電影《紅與黑》劇照

我想之所以《紅與黑》中的於連從小就瘋狂地崇拜英雄人物拿破崙,是因為他的原生家庭造就的,這可以說是他走向斷頭臺的原罪!於連因為從小就比較羸弱,出身家境不富裕,在社會底層為生活奔波著,他從拿破崙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也找到了重合點。因為拿破崙“由一個既卑微又窮困的下級軍官,只靠他身佩的長劍,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這種缺什麼想要渴望極度擁有什麼的心理,才是於連崇拜拿破崙最主要的原因。同時,他通過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蹟,不斷地用幻想麻痺自己的出身,治癒自己的不幸遭遇,滋生反社會行為的慾望,似乎只有渴望像拿破崙一樣,身佩長劍,就可以做世界的主人一樣,才能讓他不覺得自己卑微!他的這種卑微在後續的行為中不斷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於連追求名聲,渴望成功,鑽營金錢,釋放性慾,勾引女人,嚮往權力,是因為他沒有這些,他通過嚮往拿破崙的英雄主義,成就了自己的“英雄主義”,我覺得於連的英雄主義應該是“虛幻的英雄主義”!


原生家庭,成為了與社會開戰的英雄心理根源

《紅與黑》中的於連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說是非常勵志的,他的這種行為其實我也很推崇,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才能夠改變自身的處境,就像我們現在希望通過高考一樣,考上一個好大學可以擺脫社會底層一樣。於連是一個非常能吃苦的少年,他為了迎合當時人們對拉丁語的嚮往,他便跟著神父學習了起來,並且仗著自己驚人的天賦和記憶力,他硬是把一本拉丁文的《聖經》一字不拉的全背了下來,轟動了全城。從這點來說於連出身社會底層,但凡能夠抓住讓自己翻身的機會,他肯定是不遺餘力地去完成的,這也體現出了於連的奮鬥精神。

也可以說,於連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追逐自己心中的英雄主義,也用英雄主義指導他走向成功的道路,而《聖赫勒拿島回憶錄》才是他的“聖經”,拿破崙就像是他的上帝一樣,他虔誠地做著禮拜,走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主義!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於連的生就火熱,似乎他生就是為了戰鬥一樣,他的進取精神,無時不在詮釋著他的英雄行為。可也就是這種英雄心理,讓他不得不成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時代現存現象都不滿意的叛逆分子,或者說是一種逆反心理。於連在家中,遭受的是爸爸和哥哥的辱罵和毒打,所以於連從心底是看不起他的父兄的,因為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個具有英雄主義的人和這種粗魯無為的人是格格不入的,並無法生活在一起。

所以他選擇了逃離,與其說他逃離,不如說是他以英雄心理與家庭開戰。

於連的這種英雄心理,無時不充斥著開戰的行為,似乎只有擁有了拿破崙那樣的英雄心理,就可以讓自己身披鎧甲,手上拿的《聖經》就是他的長刀一樣,直接與之開戰。所以,於連在瑞納市長的較量中佔據了上風以後,他就覺得自己應該像拿破崙一樣,乘勝追擊,打倒瑞納市長,抹掉他那傲人的上流社會的傲氣,才是符合地地道道的拿破崙式的英雄心理的。在市長家、修道院、侯爵府,於連看到的都不是屬於自己心目中的樣子。所以,用拿破崙作為偶像,打造自己的英雄心理,與這個腐朽的社會,與這個復辟的王朝時代開始開戰!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正如於連自己所說的,“老天爺把我放在窮人堆裡,卻給了我一顆高貴的心。”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紅與黑》中的於連追求一切的行為都是合理的了,因為他想成功,他想揚名立萬,想像拿破崙一樣建功立業。不過話說回來,於連這種最後因為被告密而送上斷頭臺之前的種種向上爬的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的原生家庭造成的,這種卑微、窮苦、低下的社會底層的原生家庭,成為了於連與社會開戰的英雄心理。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電影《紅與黑》劇照於連


不善於改變自己,才是真正的虛偽英雄主義

在司湯達《紅與黑》的小說中,於連所處的那個時代背景是旁波王朝復辟的時代,也算是一個比較動盪而不穩定的時代。正如於連的喟嘆,“噢,拿破崙,你那個時代,靠打仗出生入死,以博取榮華富貴,多痛快!如今卻加重窮人的苦難,豈不卑鄙!”這是於連在臨上斷頭臺時最後的醒悟,我不知道於連是不是真的清醒地認清了自己的英雄理想已經破滅而追求英勇就義。但是說實話,就於連的一切行為,我是不贊成的,太過於急功近利,並且不善於改變自己,而是盲目地用拿破崙時代的英雄行為主導自己的英雄心理。

所以,他的失敗和死亡可以說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因為於連用虛偽的英雄主義主導自己,導致他走向了斷頭臺!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紅與黑》電影劇照

《紅與黑》中的於連,說實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物,他記憶力非凡,又富有理想,還胸懷英雄主義,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男人。但是,他那高傲的心,造就了他不善於迎合當時腐朽、黑暗、虛偽、庸俗、猥瑣的社會風氣,所以,於連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用自己的二難矛盾與那個社會對抗著。通過追本溯源,造就於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這種心理,其實還是因為他的原生家庭造就的。

說好聽點是高傲,說不好聽點,其實就是高傲極端的自卑和自負!他自以為擁有了拿破崙的英雄情結和英雄心理,就可以與之鬥爭,成為上流社會的一員,或者獲取成功,這恰恰就是失敗在了他的性格缺陷上,即不會在環境中改變自己!

我們都知道,在我們傳統的文化中,都講究的是個一“勢”,也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在時事中不斷改變自己,強大自己,在機會來臨的時候,可以造就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主義。但於連似乎不懂這種“勢”,他不斷地製造一個又一個的作戰計劃,使出卑鄙、虛偽的手段,不斷地向上爬。在取得相應的成功後,他更加的變本加厲,追求功名與權勢,想要實現自己的英雄主義,到最後把他自己送上了斷頭臺!

這才是我說的,一個人就算是有理想有目標,在前進的道路上,也要停下來看看自己走的路是否正確,方便在前進的道路上矯正自己所走的路。

可是於連恰恰不懂時代的不變恰恰是“變”,他用英雄主義將自己武裝,一頭扎進了權勢的追求中的時候,不懂改變自己,不懂迎合時事,才是他終結自己的理想的必然結果,所以,於連其實是一種虛偽的英雄主義!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紅與黑》中於連最後放棄了上訴,放棄了理想,但求一死,只求早日走向斷頭臺,實現自己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自由,這種看似大無畏的行為,似乎充斥著高尚的英雄主義。但我覺得,這種恰恰自負自傲自卑自悲造成的所謂英雄主義心理,正說明了他的原生家庭,成就了於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正如餘華的《活著》所體現的主題意義,“活著就是意義”。對啊,只有活著,才有實現自己心中理想的機會,而一味地選擇追求斷頭臺,看似英勇就義,其實是一種虛偽的英雄主義!


《紅與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偽英雄主義

電影《紅與黑》中的於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