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提振银行股价回到净资产附近是一个相当急迫的事情

金融系统核心就是银行,银行稳定了,金融也就稳定了,作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我个人觉得最重要就是采取有效措施,提振银行股价,让银行能够摆脱大面积跌破净资产的尴尬。

银行承担着支持实体经济的重任,这一点不假,银行与实体经济就是相互依赖的关系,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作为后盾,银行也就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尴尬,但是银行作为独立的一个实体单位,也需要保证银行健康发展,才能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

今年2月,一般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5.49%,比LPR改革前的2019年7月下降0.61个百分点,降幅明显超过同期1年期LPR0.26个百分点的降幅,贷款利率超过MLF利率下行幅度,意味着银行净息差的收窄,实际上这就是银行在向实体经济让利,实际上即使贷款利率同步MLF资金利率下行,银行负债端成本也是难以跟随MLF下行的,MLF资金相对于存款资金而言,占比非常的微小,银行在LPR改革以后,确实让渡了一部分利润。

可是目前面对疾病的袭击,实体经济面临相当困难,尤其是不少中小微企业经营更是面临短期困难,亟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甘霖滋润,因此央行将继续综合采取多种措施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发展,另一位监管单位官员也要求银行适当让利实体经济,可是通胀高企,央行没有调整MLF利率,降息难度就更加难一点,贷款利率的下行基本上就是依靠银行让利,这可能潜伏着一些副作用,那就是银行个股股价不振,根本无法回到净资产附近。

自从LPR改革以来,由于担忧银行净息差收窄,影响银行利润增长,银行股价基本上都是维持一种低迷的震荡,很少出现上涨,8月17日,央行放出大招,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效率,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央行决定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银行指数是1875.24点,现在是1750.68点,下跌了124.53点,跌幅6.64%,上证综指是2823.82,现在是2728.76点,跌幅95.06点,跌幅3.37%,跑输了上证综指,实际上上证综指不涨而是下跌,就在于银行的拖累,同期创业板指数1555.77点,现在是1887.04点,上涨331.27点,涨幅21.3%,作为A股标杆指数不涨,显然让A股蒙羞。

指数涨跌个股涨跌没有太多可以奇怪的,是市场的行为,关键在于银行大面积跌破净资产,而银行各种业务开展比如信贷是需要消耗一级核心资本的,目前银行IPO也好定增再融资也好,需要以高于净资产的价格才能发行,这就非常的尴尬,IPO还好,市场有炒新的预期存在,即使以净资产价格发行,也不会导致IPO失败,投资者还是踊跃申购的,一旦IPO成功,需要再融资补充一级核心资本就很难堪了,以净资产作为股价基准定增,根本无法吸引市场机构投资者资金参与,毕竟参与就出现浮亏,银行要想定增补充一级核心资本,只能仰仗国有资本参与,如果没有国有资本捧场,就很难或者是无法完成定增融资,也就无法完成一级核心资本的补充。

各级部门都在支持商业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金,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但是一级核心资本的补充还主要是依赖利润留存和股份增发,股份增发又主要依赖定增,使用配股并不多见,但定增又受到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制约,所以银行再融资补充一级核心资本目前并非易事。

没有足够的一级核心资本,银行就无法达到监管的要求,也就可能制约很多业务的开展,也就难以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因此提振股价,让银行股价回到净资产附近,银行才能更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