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还好
珠江广州段
广东省位于我国大陆最南部,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富,河流众多。在众多河流中,东江、北江、西江和韩江长度最长,是广东省的四大主要河流。珠江是中国流量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全长2320公里。
珠江水系示意图
01什么是珠江?
珠江(the Pearl River),旧称粤江,是中国第二大河流,境内第三长河流,中国南方最大河系,与长江、黄河、淮河、海河、松花江、辽河并称中国七大江河。
1780年的一幅油画描绘珠江沿岸的广州十三行外贸易特区,包括了丹麦、西班牙、美国、瑞典、英国、荷兰等
1880年代,广州琶洲塔附近的河段
1909年的广东省城河南士敏土厂(现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图中可见当时未修筑河堤的珠江较现在宽阔不
沙面与西堤二马路(今人民桥北岸上桥位)之间的沙基涌
珠江原指广州到入海口96公里长的一段水道,因为它流经著名的海珠岛(石)而得名,后来逐渐成为西江、东江、北江以及流溪河等珠江三角洲上各条河流共四个水系的总称。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中国中西部六省区及越南北部,在下游从八个入海口注入南海。
香港、澳门与珠江三角洲
珠江,是一个汇聚而成的复合水系,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个省(区)和越南的北部。最后分别由8大口门注入南海,整个水系呈扇状水系。珠江水系共有大小河流774条,总长36000多公里。流域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旧时,珠江广州段江面宽阔,故广州人喜欢称呼珠江为“海”,过江称作“过海”,江边叫“海皮”。即使到了今天仍保持这种俗称。
南中国海--珠江八大出海口门(卫星照片)
02珠江水系有哪八大出海口?
珠江八大出海口
“三江汇集,八口分流”这是对珠江入海口的最好叙述。三江容易理解,指的是珠江的三条之流,西江、北江、东江。八口也就是说,珠江有8个入海口。
珠江水系各河径流汇集于三角洲后,通过8条水遭注入南海,各水道之出口称之为“门”。有些珠江入海口经过广州,再流入珠江口。有些不经过广州,在珠海西面入海。珠江出口门共有8个,称之为八大口门。东边注入伶仃洋(现在所说的珠江口,一般指伶仃洋)的口门有4个,从东向西为虎门、蕉门、洪奇门(沥)和横门;西边注入的有磨刀门、鸡鸣门、虎跳门和崖门。
珠江八大出海口:总经流量谁排第一?
03八大出海口水量谁最大?
虎门水道位于东莞市沙角,通过虎门注入伶仃洋的径流包括东江的全部径流,西、北江的部分径流以及珠江三角洲本身的部分径流。虎门是个强潮汐作用的口门,潮汐吞吐量居八大口门之首,最大涨潮差2.59m,最大落潮差3.12m。虎门的年径流量为603亿m2,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18.5%,年输沙量658万t,占珠江人晦总输沙量的9.3%。
珠江口的虎门大桥
蕉门水道位于番禺区广兴围、虎门江以西约8km处,是蕉门水道的出口。蕉门的年径流量为565亿m3,占珠江人晦总径流量的17.3%,年输沙量1289万t,占珠江出诲输沙量的18.1%。最大涨潮差2.72m,最大落潮差2.81m。
洪奇门(沥)位于番禺区沥口,是洪奇水道的出海口门。洪奇门(沥)的年径流量为209亿m3,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6.4%,年输沙量517万t,占珠江总人海总输沙量的7.3%,最大涨潮差2.79m,最大落潮差2.57m。
横门位于中山市横门山,距洪奇门4km,是横门水道的出海口。横门口的年径流量为365亿m3,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11.2%,年输沙量925万t,占珠江总人海输沙量的13%。
磨刀门位于珠海市洪湾企人石,是西江径流的主要出海口门。磨刀门的年径流量923亿m3,占珠江人海总径流量的28.3%,年输沙量2314万t,占珠江入海总输沙量的33%。磨刀门最大涨潮差1.9m,最大落潮差2.29m。
鸡鸣门位于斗门区大霖,邻接磨刀门内海区的西侧,是鸡鸣门水道的出海口。鸡鸣门的年径流量为197亿m3,占珠扛人海总径流量的6.1%,年输沙量496万t,占珠江出海总输沙量的7%。最大涨潮差2.44m,最大落潮差2.71m。鸡鸣门是1959年泥湾门堵晦工程完成以后形成的出海口门,此前,位于鸡鸣门上游16km处的泥湾门才是珠江八大出诲口门之一。
虎跳门位于斗门区蠕蛛仔,是虎跳门水道的出 海口门。虎跳门的年径流量202亿m3,占珠扛人海总径流量的6.2%,年输沙量为509万t,占珠扛人海总输沙量的7.2%,最大涨潮差2.51m,最大落潮差2.66m。
坐落在海上的崖门大桥
崖门位于新会县崖南,是银洲湖的人海口门,它与虎跳门均位于黄茅海湾的头部。崖门是珠江八大口门中最西边的一个口门,潭江流域的径流主要通过银洲湖从崖门出海。崖门年径流量196亿m3,占珠江总人海径流量的6%,年输沙量363万t,占珠江人海总输沙量的5.1%,最大涨潮差2.73m,最大落潮差2.95m。它的长度及流域面积居全国第二位。
04珠江为何有八口?
珠江“三江汇集、八口分流”的水系特征,与其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
珠江流域范围及地势
气候原因
珠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1200~2200mm,全流域多年平均降雨为1470mm。每年6-8月份,受锋面系统、台风等影响,多暴雨天气,流域内易发洪水。
充沛的降水和多发暴雨,让珠江下游低洼区极易泛滥,分叉溢流。
地形原因
一方面,珠江三角洲一带有不少基岩残丘,如广州白云山、中山五桂山和南海西樵山等,河流因此分流。清代只有东三门(虎门、蕉门和横门)和西三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入海,且都是由山地挟持的地形。
另一方面,珠江三角洲虽有山丘起伏,但地势总体地平,河流到此流速放缓,再加上潮水顶托等因素,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遇沙洲易分叉。近百年来,横门与蕉门间的乌珠(山名)大洋,已淤成万顷沙,蕉门外移,又另成新出海口洪奇门(沥),是为东四门。西边虎跳门和磨刀门间已淤成冲缺三角洲,把海岛连陆,称鸡啼门,最终形成今天八门入海情况。
地转偏向力影响
由于下游地势平坦,泥沙淤积、土质疏松,珠江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易弯曲、崩岸、改道、分叉。
海侵海退影响
自晚更新世以来,经历三次海侵和3次海退的过程,也影响着珠江口的侵蚀与沉积,塑造着河口地貌。
跟着地图看世界
熟悉地理的都知道,我国有几条非常重要的河流,长江、黄河自然不用说,在我国南部地区,最重要的就是珠江,它是仅次于长江、黄河的我国第三大河。广义上的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系马雄山,流经云、贵、桂、粤、湘、赣等省区及越南北部,干支流总长约1.1万公里。狭义上的珠江则是广东省内西江、北江、东江三江及下游三角洲诸河的总称。珠江在下游有八道口门入海,称为“珠江八门”。相比长江、黄河只有单独的入海口,有句话可形容珠江的特质:诸河汇集,八门入海。
珠江八门分别为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崖门。这八门均匀分布在珠江三角洲自东至西长达450公里的海岸线上,其中前四门位于东部,又称东四门,后四个位于西部,亦称西四门。
其实,如果了解珠江八门的历史,就对沧海桑田这词有很深的体会。在清朝的时候,珠江入海口门只有六门:东三门(虎门、蕉门和横门)和西三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由于珠三角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原因,导致泥沙淤积河流改道,出现新的口门洪奇门、鸡啼门,形成如今的珠江八门。
综合来看,影响口门变化的主要有以下两个因素:
(1)珠江中上游来沙量和来水量都很大,平均每年约有7100万吨的来沙和 3200亿立方米的来水。珠江下游总体地势较平坦,水流至此流速变缓,加上这里有一些山丘加持,使得泥沙更容易沉积下来形成沙洲,逐渐变成连片的陆地。
(2)珠江流域属于降雨量丰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为1470mm,多台风暴雨天气,珠江下游容易出现洪水泛滥,对河道冲击比较大。而且这里的土质多为泥沙沉积,质地疏松,在水流冲击下易分叉改道。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珠江八门的概况:
一、【虎门】
虎门这个名字大家都很熟悉,清朝历史上著名的林则徐虎门销烟就在这一带。虎门位于广州南沙区大角山和东莞市沙角之间,是珠江八门中最大的口门,承接的是所有东江的来水以及部分西江、北江之水。虎门北面是平均宽度约2000米的狮子洋,两侧有山岗对峙,另有数个河中小岛大虎、小虎、上横档、下横档等遥相呼应。可以说虎门扼守珠江口水道,位置十分优越,易守难攻。林则徐曾称虎门要塞为金锁铜关,想进来难,想出去更难。
二、【蕉门】
蕉门,位于广州南沙区,在虎门以西约6公里处,北面有黄鲁山,南面有龙穴岛。清朝时,蕉门在南沙北部的蕉门村一带,因为虎门波涛汹涌,水道中又有小岛,颇为凶险,很多船只都避开虎门而走蕉门入珠江。随着泥沙沉积,形成万顷沙后,蕉门也已向外推至如今的万顷沙和南沙龙穴岛之间。
三、【洪奇门】
洪奇门,位于广州南沙区,在蕉门以西约7公里处,和蕉门之间隔着万顷沙。洪奇门是北江的出水口门,因其为清代之后形成,且附近并没有山丘或岛屿,有“门”之实而无其形,所以被称为洪奇沥,后来为了和其他口门统一,改名为洪奇门。
四、【横门】
横门,位于中山市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东部,西距洪奇门约2公里,附近有大尖峰、横门山、飞鹅山等大大小小的山峰,口门外在烂山一带泥沙淤积形成浅滩。横门是横门水道的出海口,横门水道由鸡鸦水道、小缆水道等汇合而成。
五、【磨刀门】
磨刀门,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横琴岛以西,磨刀门水道上游主要为西江径流,是西江的主要出海口门。我们前面说过,珠江八门平均每年将约7100万吨的泥沙输入大海,其中通过磨刀门的输沙量约为2341万吨,约占珠江八门输沙总量的三分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珠江八门运沙之王。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磨刀门外泥沙造陆能力比较强,加上围垦,使得原本距离陆地很远的横琴岛如今已快变成半岛了,原本在洪湾挂定山一带的磨刀门在短短几十年内向外推移约15公里至横琴岛南端西侧。从出海口向上大约30公里,在神湾镇一带的西江水道中,有一座磨刀山位于江中小岛之上,我们有理由相信磨刀门的得名应该源于此山,最初磨刀门应该在那一带。
六、【鸡啼门】
鸡啼门,位于珠海市金湾区,磨刀门以西约20公里,西有红花朵山,东有大霖山,二山相峙。其实鸡啼门原非珠江八门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白藤堵海工程以后,原珠江八门之一的泥湾门出现了长约5.8公里的堵海大堤,在泥湾门口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工湖,即白藤湖。此后,新建的鸡啼门就承担泄洪纳潮的任务,并取代原来的泥湾门成为新的珠江八门之一。
七、【虎跳门】
虎跳门,位于鸡啼门西北约25公里处,处在珠海市斗门区和江门市新会区交界处,两区在此以虎跳门水道为分界。虎跳门北面是牛牯岭等一众山岭,南为将军山,西边不远紧邻崖门。当年宋元崖山之战,张弘范就是率领蒙元水军从虎跳门水道进军,将南宋军队堵在崖门出海口之内的银洲湖。
八、【崖门】
崖门,位于江门市新会区,是珠江八门中最西边的一个,崖门西边是大佬山等山岭,东边是牛牯岭,崖门水道银洲湖同东邻的虎跳门水道形成Y字形。崖门一带地势险要,南宋末年,南宋小朝廷将最后的行宫置于银洲湖东面的山岭之上,就是看中这里的地势。著名的崖门海战就发生在银洲湖水域。清朝时在崖门东岸设置有炮台扼守入江水道,古炮台至今可见。崖门水道是珠江八门中内河航运条件最好的一条水道,有7—10米深的深水航道,可直达新会港。崖门大桥沟通东西两侧,全长1289米,跨度668米,在双塔单索面斜拉桥中,其跨度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珠江三角洲能够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珠江八门的发散性,让更多的区域能够通过海路探索外放发展途径。清朝岭南三大家之一的陈恭尹有句诗说得很好:“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充分体现出珠江“八门夺海”的开放性和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