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州塔的珠江两边,不能建成像上海外滩一样?

广州梁城


去过上海旅游,也参观了外滩,更游船夜游饱览过外滩景色,实话说,还真的不如珠江两岸,第一,江面太宽,两岸无法衬托呼应。第二,建筑物杂乱无章,珠江有中轴线的概念,广州塔海心沙与花城广场连为一体,气势磅礴,但外滩有什么?第三,标志性建筑不如广州塔,广州塔的外观是没得说的,时尚,有线条感,但上海的明珠塔呢?连上海人自己都吐槽为冰糖葫芦,设计师的美学真的要再进修。第四,珠江因为通过市区的非主航道,可以禁止除了游览船舶外的所有船只,整条江面显得很干净,黄埔江因为是航道,货船轮船游船大大小小穿流不息,热闹是热闹了,但观感上肯定会杂乱无章的。这就是两者之间的区别,珠江两岸根本没必要学习上海外滩,按自己的特色发展好就行了。


雨后初晴-


上海外滩,是历史不断演变的产物,不是现在的那个流行语“打造”就能弄出来的,正如杭州的西湖,许多城市也花费重金,在城市里打造内湖,甚至风景不亚于西湖,但它们花钱再多,也无法成为西湖。


淮洪夕照


广州和上海都是现代+历史底蕴的大城市,上海外滩有欧洲的风味,广州小蛮腰很现代!


Venusbaby宝贝


因为,那里是上海,这边是广州。每个地方的经济和历史文化都不一样,为什么要弄起一样呢?为什么要模仿呢?什么叫特色!

你爸就是你爸,你是儿子,你要去横仿你爸干嘛呢?


情深philip


各有各的风格特点,我是上海人,九十年代末我在佛山,经常有货从广州石围塘发车皮回上海,我记得那边有个老的火车站,就在珠江边上,我经常去江边的一个大排档吃饭,有很多非常大的榕树(都是有挂牌的古树),就在江边,拦杆就是普通水泥加铁管很有年代感的那种,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可以穿着大头裤、人字拖,在巨大的榕树下,坐着广式排档那种半躺椅,吹着江风,喝着冰啤酒,吃着广东美食……这种感觉比上海外滩老式建筑里吃着精制菜肴或者陆家嘴江边玻璃幕墙内喝着咖啡的感觉不知要惬意多少……我一直非常怀念,感觉那才是生活~今年有佛山老友的厂来上海参展,聚会时问起,他说现在石围塘都开发了,估计都拆了,我下次去广东的话一定要再去看看。


神样悟道


为什么周慧敏一定要长成黎姿的模样?

你的梦中情人是黎姿,但我的梦中情人是周慧敏哦。抱歉!一个与黎姿一模一样的周慧敏,也成不了我的梦中情人。

广州与上海相比也是这样的道理。

而且广州CBD的规模甩上海几条街。超300米的建设物,上海CBD才4座,广州CBD有12座。比夜景,广州对于上海有过之而无不及。

学上海那么小气吗?

广州的兴盛,是因为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就是广州,历史以来广州都是全国仅有的几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清朝时期更是中国唯一对外通商口岸,千年商都不是别人能企及的。

上海的兴盛,来自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各租界发展。

广州见证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上海见证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屈辱。

其实广州人普遍都不会主动去跟别人进行各种比较,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人家再好,也是人家的本事,我们又不会吃醋。比赢了,人家又不会请吃饭。








平安金融老中医


人家广州设计是南国帝都,以山为中轴线城市引向珠江口,广州塔锁珠江财富这是大陆城市最好的风水规划。


睿者睿者


珠江新城与广州塔两边的珠江沿岸还缺少了点超高层建筑点缀,看上去还不够大气,尤其是灯光夜景的效果,显得有些单调。虽然珠江新城并不缺超高层建筑,但都是纵向排列,站在沿岸欣赏,后排建筑都被前排挡住了。只有身处其中,或者航拍才能体会到它的震撼效果。





啥意思这是


上海外滩是长江入海口,海纳百川那种浩瀚的感觉广州塔的珠江两边是没有的;并且外滩的民国时期的建筑群给人的感觉是复制不了的,虽然广州珠江边也有一些旧建筑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所以的每个城市的人文和历史底蕴不同,风格不同,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复制,这样只会东施效颦。

虽然我觉得上海外滩很漂亮很有气魄,但是我还是喜欢我们广州的岭南文化,或许是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有感情了吧,感觉广州特别的熟悉,有文化底蕴,这种感觉在深圳也找不到。其实广州的珠江夜景也是不错的,虽然没有上海滩的磅礴大气,但是也别有一番风味,找一个周末的晚上,坐在琶醍江边,喝喝啤酒,和三五知己聊聊天,吹着习习的江风,好不惬意!


阿符


现在再去建那些洋楼吗?上海外滩那些房子你知道是怎么来的吗?是上海市建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