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军阀的军械装备都是怎样得来的?

Kiss_誉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就是三种方法,

第一从国外购买。

民国时期中国虽然有些兵工厂,但主要生产枪械而已,以步枪和手枪为主,数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北洋军阀的火炮、机枪以及大量枪支,都要通过进口。至于子弹和炮弹当然也要进口!

以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例,他就出巨资购买了国外大量军火。

日本资料显示,在1925年5月至1926年4月间,张作霖从德国购买了17.1万杆步枪、4500万颗子弹和62挺新型机枪。

其实,日本人也出售了大量武器弹药给张作霖。

1923年2月,日本把购自意大利的步枪1.3万支转卖给张作霖。

1923年8月,日本又将价值368万元的枪支约2.2万件运入奉系,其中有1万件为日式步枪。

日本还替张作霖向美国雷明顿公司订购了当年沙皇俄国委托生产但未交付的俄式莫辛-纳甘M1891步枪3.1万支,每支步枪配枪弹1000发,并附刺刀。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张作霖又得到日本兵工厂所产步枪3000支与所配枪弹,及直接从日军驻旅顺军械库运来的枪弹100万发。

当时奉军要人魏益三回忆,在战事正紧期间,奉军还得到日本供给的步机枪弹4000万发、炮弹10万发。

不过,也许大家不知道,国际社会为了中止中国内战,曾经对民国实施了长达10年的武器禁运。

所以对外购买武器也是困难的,通常需要通过走私和第三方商行转交,价格更为高昂。

当时一支勃朗宁手枪在法国仅售50~80法郎,但在中国可以卖到360~540法郎。至于连发武器,比如重机枪就更是天价了,甚至有价无市

第二自己生产。

北洋军阀中的大军阀,也就是掌握多省的军阀,通常都有自己的兵工厂。

这些兵工厂可以自产一些武器,但数量较少,质量也差。

兵工厂中,以张作霖的沈阳奉天兵工厂最好。

1925年张作霖爱将杨宇霆升又对兵工厂进行扩建。增建枪厂及轻机枪厂, 扩建之后的东北兵工厂有机器8千余部,职工数万人, 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之兵工厂。

1930年的东北兵工厂可年产大炮150门,炮弹20余万发,步枪6万余支,机关枪1000挺以上,一个月即可装备一个整编师。下属的迫击炮厂,每月可制造迫击炮80门,炮弹4万发。但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九一八事变"后成为日军的战利品,当时日本占领沈阳后就缴获了10万余支步枪,手枪6万余支,仓库里成堆的炮弹和子弹有数百万发,成堆的大炮连炮衣都没有褪下。

然而,这是极其罕见的,为此张作霖投入巨资,花费10年时间。

普通军阀当然没有这个能力!

比如四川兵工企业就很烂。抗战爆发时,四川兵工厂仅能制造土造步枪和手榴弹,以及很烂的仿造启拉利轻机枪,数量还相当稀少。

这也是20万川军武器装备很烂的重要原因。

第三抢夺。

抢夺就是枪别人的军火。

这主要是战时缴获,或者是一些穷军阀,比如西北、西南一些军阀没有钱购买武器,只能靠抢劫其他军阀。

1918年2月25日“秦皇岛劫械”事件就是典型。张作霖下令劫获了当时掌控北洋政府的直系军阀从日本购买的大量军火武器,包括大炮、步枪、机枪以及其他武器,合计3万多件。


萨沙


北洋军阀的装备都从哪来?我们通过与号称“小诸葛”的奉军总参议杨宇霆有关的两件事就能搞明明白白的。

杨宇霆剧照

1918年,皖系军阀徐树铮联手杨宇霆“抢劫”了直系冯国璋三个混成旅的装备

为了说服张作霖派兵出关与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一起向冯国璋为首的直系施压,皖系大将徐树铮秘密到达了奉天,他首先与老同学、时任奉天督军署参谋长的杨宇霆接上了头。

为了打动张作霖,徐树铮告诉杨宇霆,近期将有一批直系向日本订购的军火将由日本先运至秦皇岛交付,然后再运转北京。他还说,这批军械有2.7万件,足够能装备三个混成旅。

听到杨宇霆的汇报后,张作霖果然很感兴趣,素有扩军打算的他苦于缺少装备而一直没有落实。但同时他也有顾虑,如果真动手“截胡”了这批军火,就等于与强大的直系撕破了脸皮。

由于踌躇不定,张作霖就喊来算命瞎子“包顾问”以问凶吉,结果“包顾问”的卦象显示为“吉”。于是他拿定主意让杨宇霆带队去秦皇岛“截胡”这批军火。

徐树铮

等军火在秦皇岛卸船装上火车,准备开往北京时,杨宇霆持着徐树铮给的领取凭证,加之让奉军用枪指着车站站长让其下令改变行程,终于让火车开到了奉天。

冯国璋知道消息后大怒,让张作霖把装备送回来,后者则充楞装傻,说当年袁世凯曾从奉天借过一批武器,这次就当时奉还了。无奈的冯国璋只好自己给自己台阶,以北洋政府的名义命令这批军械暂由奉天省保管。

从这起“劫械”事件可以看出,当时军阀的装备,主要还是靠从国外采购。采购回来后,要么在各派系混战中相互缴获,你手倒我手,或者像这起事件中一样直接被别的军阀抢走。

1925年,奉军总参议杨宇霆兼任东三省兵工厂督办,能制造各种轻重武器

杨宇霆上任后,购买了大量德国设备,扩建了兵工厂的规模,并在原来只能自行制造步枪等轻武器的基础上开始生产机枪、火炮等重武器。

兵工厂扩建改造完毕后,一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兵工厂,奉军的武器装备也基本开始能自给自足了。

张作霖

按张学良回忆的说法,1926年奉军与冯玉祥的国民军恶战于南口时,“奉军两个重炮团70多门炮,连轰了五六万发自己兵工厂制造的炮弹,虽然没国外的好,可也是炮弹啊。被重炮轰毙的国民军达万人以上。”

后来日军侵占了沈阳,从兵工厂里缴获的各种轻重武器更是数不胜数,并且很快也都在侵华战争中都装备上了。日军接手沈阳兵工厂后,生产的92式重机枪还成为了日军的主力重武器。

通过与杨宇霆有关的两个事件,我们可以知道,军阀的军火前期主要来自外购,也能在战场上缴获一些,后期军阀们陆续建了兵工厂,有的能自给自足,更多的是外购一大部分再加上自制一小部分,如此而已


司马砸光


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于1913年10月6日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首任正式大总统后正式形成。 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二十一条”签订后,袁世凯计划仿照德国、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最终因日本从中作梗和地方军阀的反对而终止。 北洋政府首脑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直到北伐战争后才完成了短暂的形式统一,但不久后又爆发了其规模远超北洋历届政府的中原大战和十年国共内战。


1895—1916年:袁世凯主掌北洋军阀时期,1895年12月,袁世凯主持小站练兵时,在原有枪械的基础上,又经德国退伍军人汉纳根之手,新购进曼利夏步枪5,400枝,曼利夏马枪700枝,六响手枪1,000枝,五十七厘米格鲁森快炮40尊,步官挂刀各500柄, 用于充实其军队装备。1905年,小站新军扩展为北洋六镇,基本上使用洋械,只有少数镇(如第五镇)夹杂使用一些汉阳厂产品。当时输入的产品,主要有奥地利造的曼利夏步马枪,德国造毛瑟枪,俄国造来福枪,炮则主要是德国克虏伯厂和格鲁森厂出品的山炮和陆炮,以及法国克鲁苏厂的产品。

1907年,清廷拟定在全国成立三十六镇新军,以六点八毫米步马枪、七十五毫米山炮和七十五毫米野炮为制式武器。此时枪炮的需要量激增,自己生产的枪炮远远不能满足这项要求,只能靠大量地输入外国产品。这时输入的步马枪,仍然以毛瑟、曼利夏、日本三十一年式为主,口径从六点五毫米到八毫米不等;输入的炮,亦是克虏伯厂、格鲁森厂出产的山野炮为主,口径为五十七毫米和七十五毫米。并且,重机关枪开始大量输入,最初为德国的马克沁和法国的哈乞开斯两种,这是首次进口的自动火器装置。 1908年,清廷还为陆军的个别镇购置日本山田式气球,以为侦察之用。1910年,又购买到法国沙麦式飞机一架。

民国时期中国虽然有些兵工厂,但主要生产枪械而已,以步枪和手枪为主,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北洋军阀的火炮、机枪以及大量枪支,都要通过进口。至于子弹和炮弹当然也要进口!以奉系军阀张作霖为例,他就出巨资购买了国外大量军火。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上台,北洋军阀开始急剧扩张,袁世凯死后更是进入军阀混战,各路大帅不断扩军,其武器来源就更复杂了。
北洋军阀一个武器来源,是自造:袁世凯上台以后,就接收了原来清朝的兵工厂,像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汉阳兵工厂、山东机器局等。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们瓜分了自己地盘上的兵工厂,大量生产武器。奉系张作霖前期主要与日本人的交易。直奉战役失败后,先后于美国(装甲车)、日本(步枪、机枪)、苏俄、意大利、英国(军事设备)、法国(空军装备)、德国(步枪、军事顾问)、捷克(步枪、火药)、挪威(步枪)、丹麦(野炮、炸弹)、瑞士、荷兰,张作霖与许多国家签过军事装备购买协议,也是购买武器装备较多的军阀


大老二爷


北洋军阀的武器装备主要来源有两个自造和进口两个途径,其中又以进口为多。

北洋军建设时期

在清朝建立北洋军时,其武器来源就很复杂,像北洋第一镇的火炮是从德国和日本进口,马、步枪是日本的三十年式。第二镇的马、步枪和火炮全部从日本进口。第三镇的马、步枪有德国的毛瑟和国产的汉阳造,火炮购自德国,而机枪则是英国所产的马克沁。第四镇的枪支有德国、日本两种,山炮是汉阳兵工厂所产的57毫米山炮,野炮则是从英国和德国购买。第五镇所用的火炮是德国进口,马、步枪是库存的旧货,款式复杂,有德国毛瑟、意大利曼利夏等。第六镇的火炮是从法国进口,马、步枪是日本的三十年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北洋军阀起家时,武器以德国、日本进口为多,其他还有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国产,品种也是五花八门。

军阀混战时期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上台,北洋军阀开始急剧扩张,袁世凯死后更是进入军阀混战,各路大帅不断扩军,其武器来源就更复杂了。

北洋军阀一个武器来源,是自造:

袁世凯上台以后,就接收了原来清朝的兵工厂,像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汉阳兵工厂、山东机器局等。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们瓜分了自己地盘上的兵工厂,大量生产武器。

此外北洋时期也新建了一些兵工厂,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直系军阀吴佩孚在河南巩县的巩县兵工厂,奉系军阀张作霖在东北建造的东三省兵工厂和奉天迫击炮厂,阎锡山在山西设立的太原兵工厂等。

不过因为军队数量扩张太快,自造显然不够,所以北洋军阀也进口了很多军火:

像段祺瑞以参加一战的名义组建参战军,就从日本购买了4千万日元的武器。直皖战争以后,曹锟掌握了北洋政权,也进口了不少武器,其中仅1921年一年,曹锟就从意大利买了4011吨的武器。

而张作霖也不甘示弱,在第一次直奉大战兵败以后,为了重整军备,张作霖从日本一次就购买了36000支步枪,又从溃逃到东北的白俄手里买了3万支步枪。后来张作霖又从德国、意大利等国购买了不少武器,到第二次直奉大战前,张作霖购买了差不多30万支步枪。此外张作霖还购买了坦克、飞机等,组建了装甲部队和空军。

而冯玉祥因为地盘在西北,没有海口,所以主要是从苏联购买武器,前后购买了大约1000万卢布的步枪、机枪、野炮、机关炮等军火。

在列强对华武器禁运期间,北洋军阀们为了从国外购买军火也是各显神通,像张宗昌出任山东督军以后,就通过洋行从国外走私武器。因为来路不正,所以也是有什么买什么,所购买的武器也是庞杂不堪。


不沉的经远


北洋军阀的武器装备主要来源于两个大的方面:向外国购买和自己生产。

巴黎和会后,英、美、法、日、西、葡、巴、俄等八国政府照会中国政府,声明由于中国南北尚未统一……将约束其国民,禁止向中国输入军火及制造军火之器料,这就是历史上持续了十年的武器禁运。但是,其它国家并没有加入这个行列中来,如意大利卖了一批军火给北洋军阀,从报告上看有步枪一万九千到四万支不等,野炮二三十门,机枪几十挺,枪弹300万发。根据日方的资料,奉系军阀张作霖在1925年到1926年间,德国向奉天卖了步枪17.1万支、机枪62挺、子弹4500万发。



一些军阀还自建兵工厂生产武器装备,如奉系的张作霖。他兴建的沈阳兵工厂从外国引进机器和聘请外国的技术人员,超越了汉阳兵工厂,成为了当时亚洲第一的兵工厂。1928年时沈阳兵工厂的生产能力占全国兵工生产的一半:步枪80000支、机关枪70—80挺,大炮300门。


除此之外,皖系的徐树铮还让奉系军阀张作霖从其它军阀手里劫掠过一批日械。


历史军魂


北洋军阀源于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派袁世凯训在天津小站练兵,编成4000余人的“定武军”,也就是北洋新军(7300人)。 北洋新军是中国陆军近代化的开始,也为袁世凯奠定了作为北洋军阀领袖的基础,民国成立后裂变为三大主要派系(皖系、直系、奉系)和诸多小派系,1928年东北易帜后完全融入国民革命军。

名义上的国家军队,实质上是"兵为将有",由于来源于正统的国家编制,所以早期在武器装备上以政府对外进口为主。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形成各大派系后,根据大家财力、实力,选择自制、进口、走私都有。

当年的汉阳造是绝对的主力。

清末在各地办了不少兵工厂,如:汉阳兵工厂、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山东机器局等。在北洋军阀时代,这些兵工厂就在对应的军阀手中生厂制造各类武器,由于技术所限,主要以轻武器为主。而军阀时代,自制武器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奉系,张作霖在日本的支持下开办沈阳兵工厂,主要技术来源日本和德国。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可以生产从步枪到火炮的大部分装备。

武器进口则以自军阀背后的支持国家相关,在袁大头死后,帝国主义为争夺在华利益开始找各自的代理人,如皖系、奉系由日本支持,直系则由英美支持。特别是日本为达到其在中国利益最大化,不惜提供各式装备,目就是达到经济、政治双赢。

这是奉系装备。

这是冯玉祥部队

由于受到武器禁运影响,因此在进口武器来源方面较杂,主要来自日本、德国,还有包括英国、美国、意大利、法国、捷克等等,来者不拒,能买到才是重点,这就是民国史上枪械万国造的起因。


河东三叔


提起“北洋”,大家就不自觉的跟“军阀”两个字连在一起。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7年国民党北伐成功,北洋军阀一直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不过当时的中国是个绝对的农业国,这些军阀的武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北洋军阀的军械装备主要来自国外。

因为当时中国的军工厂不仅只能生产步枪和手枪,而且武器性能落后,设备陈旧。 想要装备部队,只能依靠进口外国武器。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就派人前往日本大量购买大批军械,以对付南方的革命党和敌对势力。除了向日本购买陆军武器之外,袁世凯还派人远渡重洋去欧洲考察军火,购买了12架法国战机和教练机,组成了自己的空军。

1917年,皖系军阀段祺瑞解散国会搞独裁。为了惩罚段祺瑞的倒行逆施,由美英牵头,法、日、西班牙、葡萄牙、巴西、沙皇俄国八国签约暂停对华军售,时间长达十年。从1917年以后的这段时间,中国的进口军火额度减少了不少。


尽管如此,还是有大量武器通过各种渠道运到中国。因为有些国家没有签约,不受约束。

1917年以后,购买海外军火最多的是奉系军阀张作霖。张作霖在1923年一次性向意大利一次购买一万多支步枪。 1925年一年之内就向德国购买了十几万支步枪,4000多万发子弹。 奉系军阀为了一统天下疯狂向德国、捷克、意大利和日本购买武器。其一家武器的海外购买量就占了中国市场的百分之八十。

而直系曹锟是意大利军火的最大买主,仅1921年11月,曹锟就一次签订了4000多吨军火大单。其中不仅有步枪,还有山炮、机关、炮野炮、迫击炮和大量通讯器材。


皖系军阀段祺瑞则是日本军火的大客户。皖系军阀的大管家徐树铮大量购买日本武器,除了武装皖系部队,还用日本武器拉拢别的小军阀。一战以后,段祺瑞一次性就从日本进口了价值四千万日元的军火。

当然,这也未见的是段祺瑞多么喜欢日本军火,购买日本军火的原因前面说了——欧洲国家联合封锁,不卖给他。

军火来源的另一部分是自己制造。

北洋军阀直系、奉系、皖等系都有自家的兵工厂。虽然性能落后,生产数量有限,但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国内当时比较有名的是太原兵工厂、沈阳兵工厂和金陵制造局。

其中规模最大的还是奉系军阀的沈阳兵工厂,这个兵工厂产能惊人,仅仅是九一八事被日本人收缴的兵工厂库存武器数量就让人惊讶:机枪5000多挺,步枪15万支,手枪5万多支,子弹300多万发,重炮、火炮、榴弹炮应有尽有。

除了奉系这种大兵工厂之外,四川的一些小军阀也有自己的小兵工厂。不过这种兵工厂规模很小,工艺也差,质量像是土作坊,只能生产一些劣质的轻武器,这也是川军装备差的原因。

还有一部分是战场缴获和打劫

一打仗就有胜负,打了胜仗的就会缴获大量枪支弹药,可以更快武装部队。


打劫是最划算的买卖,只有张作霖在这方面敢作敢为。在1918年2月,张作霖下令抢劫了直系军阀曹锟从日本人那里购买的一大批军火,包括步枪、机枪、大炮和其它军械,统共三万余件。

另外,偶尔有一些是外国赠送。

列强为了维护在华利益,纷纷扶植代理人,为此也不能不付出点实实在在的东西。出人出钱又出枪。日本人为了笼络张作霖,就背地里给了他不少武器。

北洋军阀的军械无论来自什么渠道,但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生灵涂炭,手足相残。愿我们牢记昨天那段历史,珍惜今天的和平环境,祈祷明天永远不要有战争。


小约翰


这里是历史有点酷,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个人见解。

北洋军阀的军械准备一般都分三种情况来的。

  1. 国外购买,一般都是从日本,德国,英国这些军火商手里购买。
  2. 从国内的军火商处购买,后者自己准备军械兵工厂,从而获得军械。
  3. 各地军阀相互征伐,从对手手里火并而来。

从国外购买武器来满足自身需求

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但火药技术的延深发展却是外国,洋人发明火枪,随后不断技术改进,运用到实战中,冷兵器时代的刀和箭更佳能够达到效果。

火枪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核心制造技术已经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中国军阀想要购买精制武器。都需要从国外军火商那里购买。中国军阀大多都是从日本德国人手中购买这些制作精良的武器,从而扩大了军阀手中的实力。


虽然其中外国中国实行的长达十年的武器禁运。但是中国军阀还是有一些手段会从国外偷运,那些价格跟利润更高。日本因为临近中国,所以在这方面赚取的不少利润。

皖系、直系、奉系都是大军阀,财大气粗。购买的都是德国的最好军械。当然绝大多数都是一仗后留下的战争资源,别的国家外国看不上的货色。

从国内的兵工厂获得武器

洋务运动中,实力派人物张之洞创办了湖北兵工厂,后来更名汉阳兵工厂。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大型兵工厂。里面的机器生产设备都是从德国引进的最新高端产品,生产出来的汉阳造想必大家耳熟能详。


像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使用的汉阳造都是就是这里出来的。一直是中国武器制造的排头兵。不过当然是不能跟国外的武器相比较的了。国内军阀的大部分武器都是从这里流出来的。

奉系军阀张作霖武器不仅从外国进口。而且在国内他自己还创办了沈阳军工厂,以满足自己军事实力扩张的需要。和汉阳兵工厂有的一拼。可惜最后都被张学良拱手送给了日本人。

(北洋军阀之东北王张作霖图片)

各地军阀相互争夺武器

自从袁世凯倒台去世后,中国就进入了军阀混战时代。

各地军阀此起彼伏。手里有武器就是王,有枪就是王法。大大小小的军阀出现了几十个。而这些军阀也是相互征伐,抢夺对方手中的武器,人口还有土地。

这就是所谓的资源战。消耗的是人源,得到的是武器和土地资源。进而演化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其中最大的就是直系、奉系、皖系。大军阀的看上就是中央权力,谁抢到了就谁当总统,从而成为正规军。但他们各自看各自不顺眼。使得中国的北洋政府非常的没有号召力。是中国近代最混乱的一个政府。


(北洋军阀冯国璋图片)

结语

技术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技术落后就要挨打。掌握核心技术是中国站稳国际舞台的基石。

大家觉得汉阳兵工厂和沈阳兵工厂谁胜一筹呢?


历史有点酷


北洋军阀的军械装备都是怎样得来的?这得分情况来说

北洋军阀是清朝灭亡到国民政府建立期间盘踞在中国领土上大大小小军阀势力的总称,由于这些军阀大多出自袁世凯的北洋军,因此得名北洋军阀。北洋军阀主要是奉系,直系和皖系,但是当时的中国其实还有很多的地方军阀并非是北洋系,各军阀之间相互争夺地盘人口,真是一片混乱的时代

至于军费来源嘛,不同的军阀自然也各有不同

很对北洋军阀派系都有不同的外国势力的支持,外国想让中国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便于他们牟利,所以很多都为支持的派系提供武器,没人支持的只能自己去购买国外武器。当然外国势力主要支持的是北洋军阀,地方军阀则依靠自己地盘的捐税换取白银,或者出卖资源,比如阎锡山就用煤炭换军费,这很正常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袁世凯时期是汉阳厂产品,输入的产品,主要有奥地利造的曼利夏步马枪,德国造毛瑟枪,俄国造来福枪,炮则主要是德国克虏伯厂和格鲁森厂出品的山炮和陆炮,以及法国克鲁苏厂的产品。

皖系段祺瑞又分两个阶段一战前全部在日本购买,一战后除了日本还有向英国法国购买军机。

直系冯国璋也是主要在日本购买,冯去世后,曹锟、吴佩孚继续领导直系,由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方国家剩余了大量的军火,因而直系与西方国家的军火贸易比较活跃。

奉系张作霖前期主要与日本人的交易。直奉战役失败后,先后于美国(装甲车)、日本(步枪、机枪)、苏俄、意大利、英国(军事设备)、法国(空军装备)、德国(步枪、军事顾问)、捷克(步枪、火药)、挪威(步枪)、丹麦(野炮、炸弹)、瑞士、荷兰,张作霖与许多国家签过军事装备购买协议,也是购买武器装备较多的军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