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懂槍帝壹哥是軍武次位面公眾號輕武專欄的官方頭條號,關注輕武相關,每日關注分享!


近期,國外社交媒體上的一段視頻顯示,土耳其支持的武裝組織在敘利亞伊德利卜省東南部的薩拉齊布繳獲了一批敘軍的反坦克武器,而其中的兩套反坦克導彈則格外引人注目,經辨認後不難確認,它就是紅箭-73D。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被繳獲的敘軍反坦克導彈


其實,這並非是紅箭-73在敘利亞戰場上的首次現身,事實上,當前參戰的各派武裝組織都有使用過它,而其來源卻始終是一個謎,這倒也不難理解,因為很多搶手的武器裝備都經歷過不止一次的轉手和倒賣。


但是,這種外形略顯過時的反坦克導彈為何還會出現在當今的熱點地區呢?在35年前的一次實戰中,它又發揮過什麼樣的作用呢?今天壹哥就帶大家來簡單回顧一下。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蘇制反坦克導彈曾給戰場上的 以軍裝甲部隊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


上世紀70年代,特別是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反坦克導彈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陸戰之王”的剋星。其對坦克構成的威脅之大,一度引起了西方軍事觀察家的高度關注。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蘇制AT-3反坦克導彈曾在 西奈戰場上大顯神威


不過,對於那些無力維持一支龐大地面(裝甲)作戰力量的國家而言,反坦克導彈的崛起反倒是一個福音。作為一種高性價比武器,其對當時同樣承受著巨大的陸上防禦壓力的中國來說,同樣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AT-3反坦克導彈在中東有幾十年的使用經歷 (圖為兩伊戰爭期間伊朗軍隊的AT-3)


珍寶島之戰結束以後,我軍就已經意識到自身在反坦克作戰方面的不足,而從70年代初開始,隨著一系列比T-62主戰坦克強大得多的新型主戰坦克陸續進入蘇軍服役,如何有效打坦克就成為了當時困擾我軍的最大難題。


面對在數量和質量上都佔有明顯優勢的蘇聯地面裝甲力量,大力發展反坦克導彈就成為了當時包括法、德等西方國家眼中最有效的應對辦法,而包括米蘭、霍特在內的一大批先進反坦克導彈,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面對蘇軍的鋼鐵洪流,大力發展反坦克導彈 是當時西方國家最現實可行的應對辦法


相比法、德等西方工業強國,當時我國的工業基礎就顯得十分薄弱,不僅不具備獨立研製反坦克導彈的能力,甚至連用來對付T-62主戰坦克的69式(“新40”)火箭筒,也才剛剛裝備部隊不久。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能夠有效打擊T-62主戰坦克的69式火箭筒 面對蘇聯第三代主戰坦克卻無能為力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率先仿製一款現成的、有實戰經歷的反坦克導彈系統,就成為了當時我國國防科研人員的當務之急。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對AT-3的成功仿製,有效填補了 我國在反坦克導彈領域的空白


上世紀70年代初,我國從外界獲得了蘇制AT-3“薩格爾”反坦克導彈。1973年,我國決定集中力量對其進行仿製,經過近6年的技術攻關,終於在1979年完成定型,而它,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紅箭-73。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國產紅箭-73反坦克導彈


紅箭-73反坦克導彈的最大射程達3000米,最佳射擊距離通常在1500-2500米之間,其射程大大超過當時我軍裝備的40火箭筒、82無後坐力炮等中近程反坦克武器。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紅箭-73反坦克導彈的射程要遠遠超過 當時我軍裝備的其它反坦克武器


為便於裝運,AT-3及紅箭-73均在結構上將導彈分為前後兩個艙段,即戰鬥部艙和彈翼筒艙,兩者可通過卡簧快速安裝連接。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AT-3是名符其實的便攜式武器 (確實很會利用空間)


對當時在反坦克導彈領域還處於一片空白的中國而言,首先要解決的是有無問題。對AT-3反坦克導彈的成功仿製,不僅解了我軍的燃眉之急,更為日後我國自主研發反坦克導彈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由於對手擁有規模龐大的地面裝甲力量,因此我軍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不得不採取集中使用原則。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紅箭-73反坦克導彈班可臨時加強給 部隊基層單位(連級)


在預想的防禦作戰中,紅箭-73一般會以班為單位(一個反坦克導彈班分為兩個戰鬥小組,每個小組攜帶一部發射裝置及4枚反坦克導彈)支援給基層單位,或以連為單位編入團反坦克預備隊(早期僅配屬至師一級)。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雖說紅箭-73並未在冷戰期間同戰場上的敵方主戰坦克交手,但它卻在八十年代的獲得了實戰應用機會。


在上世紀80年代的對越作戰期間,我軍有機會將一些先進武器投入到戰場環境當中,接受實戰的檢驗,而紅箭-73自然也不例外。不過,由於當時越軍並沒有像樣的坦克部隊,我軍只能在戰場上尋找其它的高價值目標。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斬首作戰其實從抗日戰爭時期起 就是我軍的拿手好戲


很快,我軍就為這個“反坦克小能手”找到了實戰應用的方向:打工事!按理說,用反坦克導彈打野戰工事多少有些“殺雞用牛刀”,但造價相對便宜的紅箭-73卻能做到“不虧不賺”。


雖然在打擊碉堡工事時,使用火箭筒或無後坐力炮要更加划算,但這些武器的射程卻相對有限,也正因為如此,越軍通常會將前沿指揮所設置在後方几公里的位置上。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戰前周密的準備和偵察也是 我軍取勝的重要原因


不過,對急需證明紅箭-73價值的我軍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目標了。1985年夏,我軍首開反坦克導彈實戰紀錄。7月2日當天,我軍發射小組抵達了八里河東山的35號高地,而距我軍約2100米外,就是越軍的前沿指揮所。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紅箭-73在當時屬於秘密武器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下午17時05分,第一枚導彈終於發射!初始階段導彈飛行較為正常,但隨後卻突然低頭,順著峽谷向下飛去,戰士們心中一驚,好在沒過多久,導彈又抬起頭來,順著對面山坡爬了上來,只見它一頭鑽進了越軍營指揮所裡。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隨著一聲巨響,越軍指揮所冒出了黑色硝煙,工事碎片直接被衝向了幾十米高的空中;第二小組發射的導彈則準確命中了越軍連指揮所並引爆了工事內存放的彈藥,猛烈的爆炸甚至將越軍掩蔽部的頂蓋直接掀開。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成本較低的紅箭-73完全可以用來打擊 主戰坦克以外的戰場目標


我軍絲毫沒有留給敵人喘息之機,兩小組的第二發導彈很快架設完畢,這兩發導彈一前一後從陣地發射,分別鑽進了越軍工事內,其中一枚還是從越軍工事觀察孔射入的,目標頃刻間就冒出了滾滾濃煙。


氣急敗壞的越軍很快就對我方陣地展開炮火報復,不過,早有準備的我軍炮群,以152加榴炮、130加農炮一齊發威,在我方猛烈的炮火壓制下,越軍戰地上的幾門火炮很快便安靜了下來,我軍導彈小分隊也在炮火的掩護下安全地撤出了陣地。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數天後,經我方偵察獲悉,越軍1031號高地上的營、連指揮所均被我軍發射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摧毀。據稱,其破壞威力不亞於一發直接命中的大口徑炮彈,導致敵方17人當場斃命,其中多數為營、連級幹部。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從迫擊炮彈到導彈,讓武器發揮奇效的 優秀傳統被我軍一代代傳承下來


同年底,我軍又從該地區的31號陣地向越軍前沿指揮所展開了一次“斬首”行動,並取得了預期效果,至此,紅箭-73完成了它的戰場首秀。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多年來已習慣被我軍炮火壓制的越方 未料到自己還會遭到精確打擊


由於精度和威力較傳統武器都有很大的提升,紅箭-73反坦克導彈很快便在全軍範圍內配發。其主要被編入團屬反坦克導彈連,用於取代之前的105毫米無後坐力炮(營屬82無後坐力炮則由120火箭筒取代),負責在中遠距離上對目標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如今紅箭-73的改進型相比早期型號 已經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即便到今天,紅箭-73在我軍中的地位也要遠遠超過人們的想象。事實上,其目前依舊是我軍的主力反坦克導彈,雖然在此之後,相繼有紅箭-8、紅箭-9等自主研發的新型導彈問世,但都無法取代它的位置。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紅箭-8反坦克導彈的大小並不適合 作為便攜式反坦克武器使用


紅箭-9重型反坦克導彈主要作為軍級反坦克武器使用,而在出口市場上大紅大紫的紅箭-8作為中型反坦克導彈,實際處在一個不輕也不重的位置上,因此更適合依託輕型載具發射,這也使紅箭-73能夠長期穩坐於我軍便攜式反坦克導彈的寶座之上。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紅箭-73至今仍是我軍的主力反坦克導彈


而來自聯合國的一份文件顯示,2014年,我國向非洲某地區出口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就包括100部發射裝置、1200枚導彈及若干相關零備件,總價值約1500萬美元。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紅箭-73D反坦克導彈


不難算出,平均一枚導彈的價格只有1萬美元左右,若除去發射裝置和零備件的價錢,單枚導彈的價格很可能低於1萬美元。那麼,性價比如此之高的紅箭-73,在當今諸多熱點地區頻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埃及軍隊裝備的同型武器


隨著以紅箭-10/11/12為代表的新一代反坦克導彈成體系走進我軍,紅箭-73如今正逐漸由紅箭-11/12反坦克導彈取代。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不過,它在世界範圍內的故事還在繼續,愈發白菜價的紅箭-73甚至有望成為繼AK47、RPG-7和107火箭炮之後的第四大單兵神器。


它不是大狙,我軍卻用它的仿品單日狙殺17名敵軍|輕武專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