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觀念的糟粕有哪些?

鵬友程


傳統觀念中的糟粕很多,極大的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和追求公平公正和美好的希望。概括起來有幾個方面。首先是君權至上,皇帝一手遮天,不同意見就是叛逆。第二是刑不上大夫,把人封成各個等級,不可逾越。第三是三綱五常,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第四對婦女的貶低和壓迫。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德婦容婦言婦工。從一而終等等。第五是由這些禮教演化而來的各種老例規矩。


哈哈95128931


傳統觀念中最大的糟粕就是對“穩定性”的極度推崇,其流毒禍害至今。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穩定”是最佳狀態,於是乎找工作鐵飯碗最吃香,結婚最好從一而終,在外打拼最後還得葉落歸根……

造成這種“穩定”觀念的根源在於農耕文明的生產方式,有其歷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種田種地首先必須固守一畝三分地,哪有四處瞎逛隨機種田的?其次希望風調雨順,氣候有規律,否則就無法安排農事。第三,因為要固守一畝三分地,就無法長時間大範圍地流動,就只能與周邊的人群發生關係,形成熟人社會。

相比而言,遊牧民族、商業文明更講究“變化”和“流動”。遊牧民族必須逐水草而居,總呆在一個地方,非餓死不可,流動才有新機會。商業文明也需要變化,做生意也得到處尋找商機,就連中國的徽商、晉商、浙商也都得背井離鄉,守在老家是做不了生意的。因此,遊牧民族、商業文明更推崇改變、冒險。

對穩定的追求,導致中華文明日趨僵化與保守。人們害怕變化、安於現狀,並美其名曰“寧靜致遠”。歷史上,改革者幾乎都沒有善終,人們寧願崇古,也不敢“殺開一條血路”。

幸好,隨著鴉片戰爭的失敗,中國人開始逐漸清醒。雖然這是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但改革才能救中國,改變才能就自己,已日益成為社會的共識。當然,由於傳統觀念的流毒,害怕、抗拒、指責改革改變的言行依然存在。但歷史潮流,浩浩蕩蕩,中華民族也必然會成功穿越“歷史的三峽”,迎來新生。



江南俗士1972


各自完整的儒釋道都是。


榮恥鑑定師


讀書做官,最毒的糟粕。

學習不是用來促進社會發展,社會進步,而是用來統治人民,壓榨人民,剝削人民。

而現代社會有多少人不是衝著這個削尖腦袋往上爬,這樣這個社會會和諧,會乾淨?

不管打著什麼旗號,為這種流毒辯護者,都是人民公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