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拭目以待吧


历年大学生就业难,今年恐怕是难上加难。

心疼这届孩子!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拭目以待吧

2020年,我国毕业生达874万,考研人数341万,按照2019年的录取数约为70-80万,意味着将近800万学生在今年要离开校园找份工作,再加上留学回国学生、上年度未就业学生等,近千万就业人口要解决。而在今年这样的形势下,1000万提供给“职场小白”的岗位从何而来?

一直在保持关注,期待国家能出台真正有帮助的政策缓解当前就业压力,比如1月底,北京市出台通知,指出“2020届毕业生签订毕业协议时间可延长至年底”,这就意味着到年底教育部都承认7月份毕业生的应届身份,虽然在落地中还要看企业是否把这批毕业生纳入2021校招范围,但相信这是政府积极支持的第一步。

再来分析今天人社部的回应:

人社部:指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签约时间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要注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启动线上招聘活动,开设就业指导的云课堂,指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签约录取时间,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前半段其实没啥用…… “统筹工作、线上招聘、就业指导”解决不了就业市场供给远远不足的根本问题。

后半段就很关键了! “指导用人单位推迟面试、体检、签约录取时间”

但……推迟到什么时候? 是否能推迟到今年底? 是否在毕业半年到一年内企业仍然承认应届生身份,依然纳入校招范围? 是否能在应届生落户上给缓和?

——咦?关键的都没说?

马上3月份了,大部分企业都还没启动春招。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下,本来就风雨飘摇的企业干脆推迟到四五月份,再加上简历筛选、笔试、面试,怎么也得两三个月,眼看要跟2021秋招时间重合了。企业会不会选择放弃折腾,直接启动2021秋招?

在这种形势下,国家会不会鼓励企业2021秋招把2020届毕业生纳入招聘范围? 一茬接一茬,虽然有点寅吃卯粮的感觉,但感觉也是没得办法的办法了,至少对这届孩子会好一些。

总之,“推迟”这件事儿是好是坏,还得接下来继续看政策推动手腕是否硬、企业执行落地是否实


我的观点:

第一,这件事不能只靠人社部喊口号。管着国企央企招聘指标的是国资委,影响民企的是工商局、发改委,需要各个机构间联动。一个部门呼吁了半天,别的部门按兵不动,下边的虾兵虾将只能先顾好自己。

第二,这件事不能只靠就业政策,还要有配套的财政、金融等经济政策。企业也想扩大就业岗位,但很多公司自身也难保呢? 这个时候启动宏观经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非常有必要。目前来看,社保费用阶段性减免、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政策的出台受到各地喝彩,要解决就业源头问题,首先得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稳企业才能稳岗位。

第三,可预期的就业形势依然非常不容乐观。

这种消极甚至会蔓延到明年、后年… 如果你是2020年面临毕业或者之后毕业的学生,一定要清楚形势,早早练就求职本领,早早做好职业定位,快稳准狠的在就业夹缝之中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