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文当着天下人的面杀了方孝孺,会怎么样?

何来迟


我们都知道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早逝之后,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选择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允炆也顺利继承了九五之位。

在朱允炆未登基为帝之前,朱元璋就看出朱允炆生性赢弱无法压制那些开国功臣,算是朱元璋为了给朱允炆铺路,大肆处死了一批功臣。

当朱允炆继承皇位之后没有了功高震主功臣的威胁,朱允炆和身边的治世臣子把目光放在了藩王身上从而进行削藩,在削藩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一些藩王以死明志,燕王朱棣为了自保也好为了江山基业也罢,最终发动了靖难之役并登基为帝。

靖难之役中朱允炆下落不明至今仍然是一个谜题,很多人难免会发出一个疑问,如果当年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炆当着天下人的面处死方孝孺,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另外削藩跟方孝孺的关系其实并不大,但朱棣发动靖难只是把朱允炆身边的方孝孺等臣当作一个借口。

如果朱棣攻破南京时,朱允文当着天下人的面杀了方孝孺,朱棣肯定不敢处置建文帝的。建文帝是朱元璋钦定的后世之君,朱棣虽然是燕王也是朱允炆的叔叔,君是君臣是臣,朱棣攻破南京虽然势大也不敢冒然处置建文帝,更别说直接让建文帝下诏禅让皇位与朱棣。如果朱棣强行处置建文帝或着强行登上皇帝之位,对于反对朱棣的人来说可以理直气壮的反对朱棣,单单违反朱元璋遗命处置朱允炆就让朱棣落个不孝和不忠之名,朱棣肯定不敢冒险,只能继续以朱允炆为尊。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的是清君侧的名义,意思就是告诉天下人皇帝身边有乱臣祸乱朝纲,错在乱臣并非皇帝。如果朱允炆在朱棣破城之时处死方孝孺等,朱棣是真的没有任何借口去处置建文帝。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朱棣会学曹操那样控制建文帝,这个想法对朱棣来说是致命的存在,朱棣不是曹操,朱允炆也不是建文帝,两个人是叔侄关系,朱允炆是朱元璋钦定的后世之君,朱棣根本无法掌控朱允炆,单单以不孝等名义就能让朱棣背负骂名。另外朱棣既然发动靖难之役,对于朱允炆而言朱棣已经不在是自己的长辈,朱允炆在朱棣的控制之下早晚会以皇权夺实权,朱棣又不能处死建文帝,否则就会背负杀侄夺位之名,留着建文帝明显会让朱棣成为被动。

既然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已经做好与建文帝鱼死网破的打算,建文帝在朱棣破城之时处死方孝孺等乱臣的话,朱棣同样会让建文帝失踪,再利用国不能一日无君的说词来继承帝位。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明白一个事实,朱棣攻破南京城无论如何是不会让朱允炆站在世人面前的,同样朱允炆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朱允炆并没有做任何动作只是焚宫而去。朱棣不会像曹操那样挟天子,因为两人是叔侄关系并非君臣关系,朱棣的性格也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之姿。

朱允炆在朱棣破城之时杀不杀方孝孺结果都一样,朱棣都会让朱允炆下落不明,一个是焚宫而去保留性命,另一个或许有杀身之祸或许被软禁致死。


豫北老崔


靖难破城时,朱允炆杀了方孝孺,朱棣也不会就此罢手。

这时的朱棣已经胜利,面对着皇位和方孝孺的人头,他会怎么选择呢?

朱棣当然会选择皇位,这毋庸置疑。

如果想效法汉景帝腰斩晁错,那完全是错误的。

第一,汉景帝杀晁错时,七王之乱刚刚爆发,谁胜谁负还不一定,汉景帝杀了晁错可以平息诸王的怒火,也破除了诸王“杀晁错,清君侧”的借口。而在朱棣已经攻占南京时,胜负已定,试想朱棣又怎会因为一个方孝孺,抛弃万里江山呢。

第二,汉景帝杀了晁错以后,七王之乱仍然爆发,诸王并没有因为晁错之死而放弃造反,可见汉景帝杀晁错是错误的。而且,诸王已经打出来造反的旗号,就不可能放下,这叫弓在弦上不得不发,现在放弃造反了,已经把皇上得罪了,他会因为我们知错就改,而放过我们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汉景帝诛晁错,尚且如此,何况方孝孺呢。

何况当时方孝孺是文坛领袖,黄子澄和齐泰才是主导削藩的人,如果朱允炆真要杀的话,应该是杀黄子澄和齐泰,怎么会是方孝孺呢?

朱棣登基时,让方孝孺给他写大典用文,方孝孺拒不从命,朱棣威胁道:“如果不写,就诛你九族”,方孝孺凛然答道:“十族又如何?”,最后,方孝孺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可歌可叹。


易水170


朱棣既然已经攻破南京,那么无论朱允炆干什么,对最终的结局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朱棣虽然打着是清君侧的旗号,但是真实的目的是不想被削藩,既然朱允炆当初铁了心削藩,而自己也一怒之下起兵造反,那么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对朱棣来说是这样,对朱允炆来说亦是这样,两人只可能活下来一个。只不过对于这个残酷的现实,朱棣比朱允炆有更深的认识。

朱棣攻破南京,朱允炆当着天下的面杀掉方孝孺,只不过是给自己徒增一个昏庸的罪名而已,方孝孺死了朱棣就退兵了?除非朱棣脑子进水!事实上,整个靖难之役,朱棣与朱允炆双方都有一次试图劝对方罢手,可惜两人都选择了拒绝,既然朱棣领兵在南京城与朱允炆见面为了,那么这个故事也就该结束了。


文史并蒂


方孝孺的生死已经决定或者改变不了朱棣称帝的决心,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的靖难之役,不会因为一个方孝孺的生死就真的变成“勤王保驾”的。

一、朱元璋为朱允炆扫平登基绊脚石

从由“胡惟庸案” 洪武十三年(1380年)和“蓝玉案”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发生的时间来看,在太子朱标死之后,朱元璋为了保持皇权的绝对统一,也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留下一个毫无斗争的大明朝,所以不惜亲手除掉诸多功臣。为朱允炆登基扫除一切外在的绊脚石。

二、皇位的诱惑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根本原因并不是“撤藩”,但是“撤藩”却给了他合适的借口,虽然这个借口不足以说服天下人,但至少说服了他自己。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死之后,剩下的秦、晋、燕王都是窥探皇位已久,只是在明朝初期,能够领兵作战的将军太多,但是这些人也被朱元璋一一除掉。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王死。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晋王死,可以说,对朱棣唯一有威胁的人都死了,除了朱元璋。

建文登基之初,能够领兵打仗的将军工程都被杀的一干二净,这时候能护卫宫廷的只有少许禁军,可以说这时候的朱允炆手中是只有一群文人了。

这个时候无论是谁反叛,朱允炆都是没有反抗之力的。

建文元年(1399年)六月,朱允炆登基的第一年,已经得知朱棣要反叛的消息,足以看出并不是哪个人可以影响朱棣登上王位的野心,因为对于朱棣来说,最后一个有震慑和威胁的朱元璋已经死了。

所以即便是朱允炆当着朱棣的面杀了方孝孺也阻挡不了“靖难”的发生,也阻挡不了皇位的丢失。

因为朱棣所做着一切的缘由就是“皇位”


拂心莫停手


没啥如这回说法,事实是明惠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明成祖(朱棣)登基。

在说了朱允炆,和他的大臣黄子澄,方考孺等人算是成功的文人和忠诚的表率,但是他们都不是成熟的政治家。不然也不会让朱棣诈病跑了,

更不会用李景隆这样的草包兼朱棣(成祖)老友统率50万大军去攻打朱棣的老巢北京。其实最后也是李景隆帮朱棣,打开的南京城门。

对于朱棣(明成祖),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兵临南京城下之时就预示着拼命冒险的事业成功了,无论如何,他都会占了侄子的江山,不可能放虎归山,至于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等人本就是建文帝的死忠,撤藩的坚定支持者,朱棣怎么可能放过他们呢!还有伐燕檄文就出自诛十族的方孝孺之手。

在浩瀚的的中华历史上,明永乐虽不能说是最伟大的帝王,但是七下西洋,永乐大典,迁都北京虽耗财力,但是万国来朝,五征蒙古,最后死在征途也算是千古一例了。


老李的左手


“靖难之役”源自建文帝发起的削藩,跟方孝儒没多大关系,就算杀了方孝儒,朱棣一样会攻破南京继承大统。

藩王势大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将皇子们分封到各个腹地和要塞,为的就是保护大明的江山稳固,当时的各个藩王地位极高。这些藩王不仅拥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大臣见到也要叩首。尤其是驻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拥有十万大军,时刻提防蒙古人,军中大将都受其节制,同时因功绩卓著,使得朱棣地位独尊。

威胁皇权

藩王的雄厚实力,朱元璋也有所顾虑,所以规定藩王之能在属地就藩,不允许私下来往。就算进京,一次也只能一位藩王进京,只有藩王离开京城,另一位藩王才能启程。这些措施为的就是避免藩王勾结,导致对皇帝的威胁。

明太祖朱元璋去世以后,朱棣竟然私自入朝,并走皇道,见到建文帝也自持身份不跪拜,这些大逆不道的行径让大臣们非常不满,最后建文帝以“骨肉至亲”为名没有处罚。

削藩

建文帝即位以后,对这些实力雄厚的叔叔们非常忌惮,于是在齐泰、黄子澄等亲信大臣的谋划下,开始削藩,并从实力最弱的开始下手。

公元1398年,削周王,公元1399年,削齐、湘、代、岷四位藩王,废为庶人,并软禁起来。建文帝的雷厉风行,彻底激化了矛盾,让藩王与朝廷决裂,实力最强的朱棣为首,开始了反抗。

靖难之役

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谋划下,以“清君侧、靖国难”的名义起事,史称“靖难之役”。

战争进行了四年时间,建文帝缺乏谋略和远见,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统兵,使得大好局势葬送。朱棣也灵活运用战略,不断消灭削藩大军的主力,最终在公元1402年,攻破南京。

朱棣进入南京后,杀戮了曾出谋划策和不肯投降的文臣武将,齐泰、黄子澄先后被杀,尤其是方孝儒,被诛灭十族,造成了空前的惨案。接着朱棣继承大统,即明成祖。

结语

藩王势力的不断提升,必然会对皇帝造成巨大威胁,尤其是建文帝这种不足以服众的皇帝,显然朱棣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最终他成功了。所以说,是否诛杀方孝儒,对结果不会起任何作用!


史知今


朱棣会率领大军进入皇城跪拜朱允炆,说皇上我来保护你了,你的这些大臣都不是好人以后都换做我的部下吧,你这段时间太操劳了就好好休息吧政事交给我来处理……然后就是汉献帝和曹老板的故事了,只不过以朱老四的性格估计一年内就会让朱允炆各种惭愧让位,最终去给他爷爷看坟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