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拳之祕傳練法

形意拳被視為三大內家拳之一,其炸似驚雷的勁力歷來為武家所推崇。然而,現在很多人習練的形意拳,無論是演示還是實用均與健身操無二,忘記了使形意拳揚名的是其無堅不摧的剛勁功夫,還說是在追求所謂化勁功夫的最高境界。

張佔魁一脈形意拳只講剛勁、柔勁、剛柔相濟。何謂剛?何謂柔?何謂剛柔相濟?勁以蓄而後發,剛勁、柔勁就是發勁、蓄勁的一緊一鬆。武術所盡力追求的,最後都不過是一個剛柔相濟而已。

任何實戰拳法都離不開功力和打法的訓練。那麼什麼是功力呢?就是擊打力量和擊打速度的高度統一。·來自“武宗”公眾號·擊打力量決非是推車、扛包的勁,而是瞬間的爆發力,擊打力量和速度是成正比的,擊打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同時,擊打速度越快,擊打力量也就越大(但是,只有功力的訓練,沒有合理的打法訓練也是不行的,既所謂的“刀快切不著肉”)。

現在形意拳套路是越編越多,越練越奇怪。然而有形意勁的卻寥寥無幾。前人教拳,並非是人人都能得真傳而登堂入室的。內家拳的真傳者萬無一二。學生和徒弟練的是不一樣的;拳房裡練的和在老師家裡練的是不一樣的;表演的和自己練的也是不一樣的。如果不是正確的功力訓練和打法訓練,那與養生運動沒有什麼兩樣,功夫沒有練出來,先把人給練壞了。君不見現在有的形意拳變成了所謂"趟泥步”。為什麼變成了“趟泥步”呢?美名其曰“是用暗勁打人”。實際呢?是因為有些“老前輩”把腿練壞了,之所以把腿練壞了,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因為勁不整,練錯了。大家都知道打足氣的足球是很難把它踢壞了的,而打氣不足的足球幾場比賽下來就壞了。所以,這裡還有一個真傳的問題。什麼是真傳?正統?正宗?這裡不僅僅是一個傳承譜系的問題,還要同時滿足於三個條件:

1.繼承了傳統的訓練體系;

2.通過這個傳統體系把自己練出來了;

3.能讓學生按照這個訓練體系也能練出來。

只要是用正確的方法去練習,“形意一年打死人”並不是誤傳,其實又何必一年,半年足矣。

功力練習的目的,就是要練出力量大,速度快的搏鬥的能力,而這同訓練步驟和方法關係極大。下面就介紹張佔魁先生形意五行拳的訓練步驟和訓練方法。

形意拳的一切功夫都可以從五行拳中練出來。五行拳並非只是五種攻防的招式,而是練用合一的工夫架子。·來自“武宗”公眾號·世傳郭雲深先生、尚雲祥先生善用崩拳,李存義先生、張佔魁先生善用劈拳,那是因為眾先哲長期來用崩拳、劈拳強化自身功力的結果,臨敵時順手用出來而已。

五行拳的三種身法,六種步法,構成了形意五行拳的九種練法。

一、三種身法

1.縮(束)展

初學五行拳應以“縮(束)展”為主,縮時一定要縮緊了,展時一定要展足了,一下下地把剛勁打出來。老譜上有“縮展二字一命亡”的說法,又有“猴背"的說法,八卦講“背如背鍋”,實際都是說明,練習一開始都要含胸拔背,使後背圓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身弓”的威力。縮就是蓄勁,展就是放勁。一蓄一放把上下的縱勁打出來,用“身弓”把手腳彈射出去。慢慢的就可以做到縮也是打,展也是打。等到丹田充實了,也就不需要做這麼大的身形了。這時就要進行下一步“開合”的練習。

2.開合

“開合”就是練習橫向勁。這一練習階段不按照“看斜有正、看正有斜”的身形練習,而是要把五行拳打成全側過來,把整個身體作180度的調轉,合就是蓄勁,開就是放勁。一蓄一放把左右的“開合”勁打出來,用腰胯帶動身體把手腳甩出去。慢慢地就可以做到開也是打,合也是打。把“開合勁”打出來,接下來就要打“合抱”的五行拳了。

3.合抱

“合抱”就是要把這兩種勁合起來打。這一練習階段要嚴格按照“看斜有正、看正有斜”的身形來練習。這個階段動作幅度相對較小,直至練到身形不怎麼動,唯丹田一鼓盪,就把人送到對方身上了,這就是姜容樵先生所說的“形意拳練到最後,兩隻手長在丹田上了”,更有利於實戰。·來自“武宗”公眾號·只有這樣,形意拳的擰勁、裹勁、抱勁、撞勁、撕扯勁、螺旋勁、整勁就都有了,就具有了形意拳驚彈抖擻的“爆炸勁”,我們稱之為“抖撞勁”。

二、六種步法

形意拳譜中“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齊”“手腳去,快如風,疾上加疾,打倒還嫌遲”、“追其形,逐其影,縱橫往來,目不及瞬”、“上法須要先上身,手腳齊到方為真”等歌訣,都是說步法之重要。自古有“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的說法,所以,眾多的老師都是不輕易傳授步法的。現在市面上見到的形意拳,都是一步一趨地往前蠕動,形意拳的定步、過步、寸步、墊步、跨步、踐步的練法幾無可見,故特將本門步法的練習介紹如下:

1.定步

定步練法多應用於:

A.初學者熟練拳架;

B.配合形意內功鼓盪丹田;

C.來不及上步時於坐、臥之中應用於技擊。

定步練法如下:

噴氣:未學練五行拳者,可以在三體式上練此功夫。深吸一口氣,要吸滿,突然用鼻子噴出,像擤鼻涕狀,要快速有力,同時鼓盪丹田,發“哼”音。與此同時十趾抓地,穀道上提,手如鷹捉。此法亦是逆腹式呼吸,24次。另外,用口發“哈”音和“咦”音各24次。注意發音一定要深長,直達丹田,迅猛清脆,不可拖泥帶水。如果已學練形意拳可以配合五行、十二形練習,次數不限。初練者一定不要貪多。

三體式和形意拳內功練到2~3個月,便應開始練定步五行拳或十二形。其拳架與合抱的身法是一樣的,唯不上步。以劈拳為例:

A.步法應以三體式的五五步或四六步為好,在期間進行轉換。深吸一口氣,要吸滿,突然用鼻子噴出,像擤鼻涕狀,要快速有力,同時鼓盪丹田。發“哼”音。前手可以拉回,再沿胸前鑽出,也可以不後拉,但兩手務要同時翻轉、要撕扯有力,前手鑽拳鑽出,後手猛擊丹田。與此同時十趾抓地,穀道上提。

B.再深吸一口氣,要吸滿,突然用鼻子噴出,像擤鼻涕狀,要快速有力,同時鼓盪丹田。發“哈”音。·來自“武宗”公眾號·後手從胸前貼前臂內側蹭摩前行至兩手相交,兩手突然同時翻轉、撕扯有力,後手變前手,劈拳劈出,後手仍猛擊丹田。與此同時十趾抓地,穀道上提、手如鷹捉。此法亦是逆腹式呼吸。

注意:發音一定要深長,直達丹田,迅猛清脆,不可拖泥帶水。左右式一樣。

2、過步

若遇身大力強者,非過步難能贏人。起前腳,後步猛過前步,所謂步起在人前,步落過於人也,謂之過步。多是用於腳踏中門奪地位。過步亦分順步過步,如:劈拳、鑽拳;拗步過步,如炮拳橫拳。過步之用途在於跑,唯有能跑起來其他的四種步法才有可能運用自如。形意拳之硬打硬進,如果沒有瞬間達到自己的最高時速的本領,何來“打人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打倒還嫌慢”?

過步之三種練法:

A.地龍步。張佔魁形意拳所獨有之地龍腿又叫地龍步,與八卦之七十二暗腿,亦有異曲同工之妙。“梨行踩砸”便是地龍步,“起也打,落也打。打起打落”,便是地龍腿。此一句並非單指手,腳亦然;

B.快步。兩人相距有四五步遠,則用快步。所謂快步就是起前腳,帶後腳,平飛而去,並非跳躍而往,此乃馬奔虎竄之意,如百米衝刺。唯是身不可前傾,並非手臂帶腿,而是腰帶兩頭。

3.寸步

寸步練法多應用於:

A.兩人距離較近,來不及進半步的情況下突然起動,進行連環擊打;

B.有機會進半步,但是對方也起動了,與對方發生了碰撞,又不能讓對方產生位移,打不出去的情況下的連環擊打。

寸步練法,步法應以三體式的四六步或三七步為主。首先要學會定步的連環劈拳、連環崩拳、連環橫拳。·來自“武宗”公眾號·五行拳的定步連環打法都會了,則要配合步法去訓練。一步一拳務必要練出機關槍點射的那種節奏,嗒嗒嗒嗒,一次3~5下,15~20次一組,根據自己體力和允許的時間安排訓練N組。只有這樣寸步的連環擊打才能練出來,禦敵之時才能應用自如。

4.墊步

墊步就是跟步。與一般練形意拳的逢進必跟的步法相同。墊步又分為順步墊步,如劈拳、鑽拳。拗步墊步,如炮拳、橫拳。唯當今練跟步者,多不知跟步之目的,故而造成腳下虛實不清。

A.是為了連續發力,跟步還有一打。

B.有剎車的車閘的作用。

C.瞬間調整擊打方向和位置的作用。

5.跨步

實際也是跟步之一種,唯是一腳在前,不換步,猛衝猛上,直到將對手打倒,然後再踏上一隻腳。此種步法多用於一隻手之連環打法。手腳皆不可回撤,一打到底。

6.踐步

實際也是過步之一種。三個過步為一踐,須如龍虎之相交,拳腳步一齊上人身,踏人而過。如遇人多,或帶器械,則用踐步,連腿帶腳並踐而上。拳論說,“鷂子鑽林,燕子吸水,所謂踩腳二起之說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