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撤地建市20年,城市园林的巨变,谁都看得见!

春分,春天的大幕正式被彻底拉开,真是幸福到一块儿了!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继续来关注我们的撤地建市20年。园林是六安的瑰宝,绿色是皋城的名片。自2000年我市撤地建市以来,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六安人,始终将建设“绿色六安”作为城市发展的方向,中央公园、凤凰河公园、312国道绿色长廊等浩大的工程陆续完成,给这座城市增添了许多绿肺、天然氧吧。如今的六安,公园密布,绿道无数,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生态之城,让我们一起回顾六安的美丽蜕变。



  回顾2000年撤地建市之初,我市的园林资源较为匮乏,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仅有500多万平方米。当时,我们城市只有三座封闭式公园----烈士陵园、青年公园以及人民公园。2003年,我市大力整治淠河两岸,对棚户区进行拆迁,2004年10月1日,我市第一座开放式公园---滨河公园建成开放,拉开了我市发展“绿色六安”的序幕。

  六安市园林管理处支部书记、副主任 何颖:从2000年撤地设市以来,我们市委市政府,着力打造六安的宜居城市环境,特别是我们园林绿化事业中,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

六安撤地建市20年,城市园林的巨变,谁都看得见!

  我市抓住老城改造、新城拓展的良好机遇,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海绵城市、湿地公园等建设,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补两大工程,大力实施“拆墙透绿、见缝插绿、屋顶造绿”工程。淠河、淠河总干凤凰河公园和312国道绿色长廊四条生态轴建设基本完成,构建“三河一廊多带”为骨架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城市空间品质显著提升。

  六安市园林管理处支部书记、副主任 何颖:到2019年底,我们的城市公园已经得到了70座,就是城市的景观带和公园,城市的绿地面积从100万平方米,已经发展到984万平方米。人均的公园绿地从5.1平方米,得到了近14平方米,城市的绿地总量大幅的提升。

  一座座以滨河公园、中央公园、凤凰河公园等等为代表的游园星罗密布、移步换景。城市居民出行达到了“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要求,城市的绿地总量大幅的提升,市民的满意度、幸福感十足。

  市民:公园建的比较多,而且都是免费的,这也是市民休闲一个去处。

  记者:你觉得在六安生活怎么样呢?生活很悠闲。

  市民:政府在民生工程这一块,环境这一块做的非常好,公园建的很漂亮、很多,老百姓休闲、娱乐场所都建的非常好,非常感谢。记者:你觉得在六安是什么样的感受?很自豪、很愉快,这是一个非常宜居的城市。

六安撤地建市20年,城市园林的巨变,谁都看得见!

  随着我市全力推进“百园之城”建设,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先后荣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称号。

  六安市园林管理处支部书记、副主任 何颖:目前我们城市的绿量已经得到3078万平方米,这个绿量很大的,我们下一步着手从绿化的品质和管理上下一些功夫,努力提升我们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我们城市园林绿化的品位,通过对园林文化和主题的塑造提升,更加提升我们六安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新闻有态度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一个以滨河景观为轴、林荫走廊为线、街头游园为点的城市绿地正扮靓着皋城的各个角落,一座生态之城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喜迎八方来客,悦纳四海宾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