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孩子霸凌人或被霸凌,情緒是關鍵,認識霸凌與情緒反應的關聯


避免孩子霸凌人或被霸凌,情緒是關鍵,認識霸凌與情緒反應的關聯

學校就像個小型社會,小小年紀的孩子,卻常出現排擠、霸凌。隨著社會變遷,霸凌的類型變得越來越多樣,有外顯可見的肢體霸凌,容易被忽略的言語霸凌、關係霸凌,甚至是新世代特有的網絡霸凌,或反擊型霸凌。同伴相處的難題,已成為許多孩子最大的困擾,也很可能是孩子變得「怪里怪氣」的元兇。

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認識「霸凌的種類與情緒反應」,進而找到「協助孩子應對霸凌的方法」。

24%中學生曾為 霸凌/被霸凌者

一個針對小學生的研究發現,小男孩欺負同伴的程度上比小女孩明顯,而隨著孩子長大,同伴的友好和排擠的程度都隨之升高。

另一個針對中學生的研究發現,約 16% 的學生是被霸凌者,11% 的學生是霸凌者,綜合而言 24% 的學生是霸凌/被霸凌者,也就是說,平均每 4 個孩子就有一個是霸凌或被霸凌的人。霸凌的種類以言語型、網絡型最常見。

避免孩子霸凌人或被霸凌,情緒是關鍵,認識霸凌與情緒反應的關聯

如何避免霸凌?「情緒」調解是關鍵

研究發現,是否霸凌或被霸凌,和當事者習慣應對情緒的方式很有關聯。霸凌者習慣以宰制他人的方式處理問題,而被霸凌者常用壓抑退縮、忽視的方式面對。長久下來,可能會習慣用過度高亢或卑微的方式處理事情,變成校園中的「惡霸」,或總是被欺負的人。

希望孩子好的家長們,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惡霸或被欺負的人,那該怎麼辦呢?其實關鍵就是要協助孩子避免總是用宰制他人、或壓抑自己的方式面對困難,所以要練習覺察和處理情緒,多使用「我和你是平等的」的心態,不卑不亢的與對方溝通協調,或尋求他人協助。

避免孩子霸凌人或被霸凌,情緒是關鍵,認識霸凌與情緒反應的關聯

而培養孩子調解情緒的方式,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1. 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親子好關係

家長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教養方式,會在無形之中養成孩子表達、溝通、應對情緒的方式,進而影響到同伴關係。

親子常相處,拉近彼此的距離:研究發現,親子關係好且常共處,孩子的同伴互動關係也比較正向;反之,若親子關係較為疏離,同伴關係也比較不好。我們可以推論,如果家長和孩子常相處,且有良好的關係,感到彼此「很靠近」,那麼孩子會有充分的機會練習表達自己的想法,用適當的方式溝通和討論,比較不容易用霸凌解決問題,若被霸凌也敢於和家人說。

用「民主式教養」教孩子尊重:另一個研究則發現,「民主式教養」教出來的孩子,比較不會霸凌他人,而「放任式教養」下的孩子,霸凌他人的比例較高。我們可以推論,在民主式教養中的孩子,家長傳達給孩子同時有教導和尊重的態度,所以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良好的溝通方式。

2. 和孩子一起「接住情緒」

霸凌或被霸凌者,常因不會適當表達內心情緒,而造成火山爆發、或壓抑憂鬱的狀態,因此我們可以試著用認知行為學派大師 Ellis 提出的「理性情緒治療」來對待情緒。心理專家指出,接納情緒是有效溝通的第一步,唯有接納產生的情緒,接著處理情緒產生的原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先允許情緒存在──接納任何情緒:接納情緒的關鍵在於:不論擁有什麼情緒,都重視且接受;更不會因為是負面情緒,就急著把壞情緒拋開或假裝沒這回事,試著用同理、感同身受的方式,表達對孩子的理解。

再理性處理引爆源頭──對事情的「評價」:處理情緒的重點其實不是情緒本身,而是對事件的看法、想法,因此可以試著用理性、客觀的方式想一想,為何會有這樣的情緒?並試著從多個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或聽聽不同人的看法,能避免陷入非理性信念,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負面情緒。

有情緒時被穩穩地接住,是一種很有安全感的狀態,以後情緒又來了、想發脾氣、想哭……的時候,比較不會用爆發或壓抑的方式處理,也就比較不會成為霸凌或被霸凌者,而能適當的表現出自己的情緒,並進而挖出真正的源頭,有效地解決積累在心底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