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气势,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凄美吗?惊艳

大诗人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在他眼里写诗是一件“苦差事”。按他这话来理解,要靠写诗成名应该是件很难的事,但颇有意思的是,千年诗坛从来不缺一诗成名的文人。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气势,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凄美吗?惊艳

一生仅存两首诗的张若虚,靠《春江花月夜》一诗成名;名不见经传的林升,靠“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成名;宋代和尚志南,也仅凭着一首“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就被后世记住了。与这些一诗成名的大文人相比,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这位大诗人,有点儿“惨”。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气势,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凄美吗?惊艳

此人名叫许浑,是晚唐有名的大诗人。晚唐诗坛名家凋零,诗人们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李商隐和杜牧是公认晚唐“扛把子”,而同时代的许浑却被骂了几百年。许浑写诗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反复念叨自己的个人经历,而写景诗也很是啰嗦,喜欢把各种复杂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明代大文人杨慎就曾说他:“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而俗喜传之,至今不废”。说实话,杨慎给扣的这个帽子确实挺大,说许浑自己写诗浅陋也就罢了,还影响了很多人。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气势,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凄美吗?惊艳

不过诗写得好不好,当真是件见仁见智的事。许浑的其它诗咱们先不说,光说这首他的成名作《咸阳城东楼》,则显然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律,因为诗中的7个字他声名大噪,很多人经常挂在嘴边。这7个字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写得如此有气势,但你知道它的上一句有多凄美吗?让我们来品一品全诗:

《咸阳城东楼》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气势,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凄美吗?惊艳

这首七律写于公元849年,当时的唐朝已是风雨飘摇。诗人登上咸阳城东楼,由眼前大雨之前之景,想到朝中的局势,写下了这首妙诗。

诗的首句一个“愁”字已经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登上高城,看着万里河山,满眼都是愁。水岸边芦苇杨柳丛生,让诗人想起了老家的沙洲。“一上”体现的是时间极短,“万里”体现了空间的辽阔,时间和空间的对比让前两句就充满了张力。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气势,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凄美吗?惊艳

次联是全诗最妙的部分。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形容天下暗潮涌动,一向为世人所称道。但这7个字在此诗中能有这么强的感染力,原因就在于它与前一句鲜明的对比。“溪云初起日沉阁”中的“溪云”指的是漂浮在水面上的乌云,乌云起太阳沉入楼阁后,一起一落的对比很是惊艳,令人眼前一亮。

第三联用秦苑、汉宫的典故,来抒写对世事变迁的无奈。这两联的对仗是极工整的,但却犯了许浑经常犯的毛病:景物堆砌地太多了!最后一联诗人笔锋一转,通过行人的问和自己的答,呼应开篇的“愁”字,落笔十分完美。

“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么有气势,但你知道上一句有多凄美吗?惊艳

对于这首诗,后世的评价一直很高,特别是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更是形神兼具,备受推崇。虽然许浑的不少诗作,都或多或少有些瑕疵,但诗坛就是这样,能写出一句惊艳的诗来就有可能名垂史册,这也是古诗的魅力之一。大家觉得这首诗中除次联外,其它几联水平如何?欢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