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前两天,融创副总裁、微博地产大V余英突然发了一条朋友圈,吐槽道:


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些开发商的产品真是脑残!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言辞之间,多有愤慨。究竟是什么样的产品,让阅房无数的大佬都忍不住跳出来怒骂?


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高端公寓梯户比

该是什么样子的?


常见来说,刚需楼盘的梯户正常是两梯四户、两梯六户左右,比例就是1:2、1:3上下,若是低于这个梯户比,舒适度就会有所下降。


若是普通的公寓,舒适度会比住宅更低,因为户型小,所以常见两梯八户、三梯十几户的情况,甚至一层户数达到二十几户的都有,居住密度堪比学生宿舍。


但是,高端的公寓往往与之相反。


像上海的汤臣一品,则是五梯两户,深圳湾壹号、香港天汇、深业上城均能做到三梯两户,起码保证一户一梯,私家电梯入户,且另有保姆电梯。


再如广州的金地壹阅府,大平层设计,走的是高端路线,将整体的梯户控制在七梯三户。


你没看错,就是七梯三户。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每一户均单独享有两部电梯,直接入户,且三户分离,不会共用同一条电梯走廊。


多出来的一部电梯,则为佣人专用电梯,从电梯到入户,还设置有专用的佣人通道走廊,不会与户主的入户线路有所重叠。


.02

令人窒息的梯户比

比刚需还要刚需


看完七梯三户的高端公寓,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这个惨遭嫌弃的公寓户型。


乍看之下,作为公寓来说,这些户型都还不错,至少没有什么大毛病。


动静分区、每一个空间的比例都比较合适,120平以上的户型均做了双卫生间设计,113㎡、130㎡的户型甚至还带公寓中少见的小阳台。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但正如余英所吐槽的,这个项目最致命的问题在于:梯户比。


我们重新绘制了一个简单的布局图,方便看得更清楚一些:


从电梯门的方向来判断,这个楼盘共有四台电梯,其中一台是货梯,一层共有8户,也就是算起来是三梯八户。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连基本的两家共用一台电梯都做不到。


假设楼层为30层,那么一部电梯至少要承载80户家庭的出行需求,若每户家庭为4人的话,一部电梯就得320人共用,这种操作简直令人窒息


这就意味着,若是你住在高楼层,遇上高峰期的话,光是等电梯或许就得等上大半天。要是像疫情期间,这样梯户比带来的健康隐患将会更大。


而且,楼盘整体呈现Z字型镜像分布,布局比较落后,有点像是内廊式公寓和单元式公寓的“结合体”。


一端四户,电梯分布在中间,从户数上可以算得上是单元式公寓。


但是,两端的长廊,却是三面围墙,一面采光,进深较长,尤其是从电梯口走到07户型尚有一段距离,有点内廊式公寓的影子。


这种逐渐被淘汰的长廊式布局,无法避免暗廊的出现,通风效果自然也不会好,住起来的感觉也会比较压抑。


.03

8万+房价

豪宅价格、刚需体验


或许有人会说,作为公寓来说,这样的梯户比应该算是比较正常的?


要知道,这可不能算是普普通通的刚需楼盘。它的房价,上到了8万!就算以113平的户型来计算,其总价也超过了900万!


这是什么水平呢?


根据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数据,今年2月深圳公寓成交均价为59239元/平,8万+的价格,起码也是中上偏高了。


余英怒批:房价都8万以上了,这样的产品真脑残!


从总价段来看,深圳总价在600万-1000万、1000万以上公寓成交套数占比,分别为2.93%、3.23%。


也就是说,一套900万+、甚至超千万的公寓,这怎么也算得上是深圳公寓中5%的存在。


按道理来说,房价既然到了这个水平,那自然得有符合这个水准的产品。


这样的楼盘,起码也是改善型的,对于舒适性和私密性都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在梯户比上,保证一户一电梯的水准,才担得起这个房价。


但项目的房价,跟它所提供的居住体验,是不匹配的。


正如余英所说,一台电梯的价格不过30万。


8万+的房价,随便一套卖出去便是上千万,而多几台电梯,便是完全不同的居住体验。


这笔账,是否应该重新算一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