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作者 / 喬苗兒

昨天是愛奇藝出品、歡娛影視、句墨影視聯合出品,戴瑩、於正任總製片人,惠楷棟執導,黃曉明、尹正、佘詩曼領銜主演的民國傳奇情感大劇《鬢邊不是海棠紅》的首播日,這部從拍攝階段便備受矚目的作品,同時拿下#尹正演技##水雲樓復工##鬢邊不是海棠紅##黃曉明演的程鳳台##尹正京劇扮相#五個熱搜詞,愛奇藝站內熱搜已經突破7000.


觀眾發出的聲音,已經從“誰來扮演程鳳台、商細蕊”的討論,一路延伸至“服道化的專業呈現”和“影調構圖的高級審美”的肯定和讚譽。毫無疑問,“百年一段梨園夢,幾載風雲家國情”的《鬢邊不是海棠紅》,已經可以提前鎖定年度最受期待和關注的作品。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因為《鬢邊不是海棠紅》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暌違熒屏數年,戲曲題材劇終於回來了。


戲曲題材電視劇是電視劇當中極為特殊的一個分支,既因汲取京劇、越劇、崑曲、秦腔、黃梅戲等戲曲的養分而別具韻味,同時又通過電視劇這一大眾文化載體,將戲曲藝術的魅力推廣至更多觀眾面前。


遺憾的是,因觀眾審美的迭代以及戲曲題材電視劇本身“曲高和寡”“陽春白雪”的藝術屬性,近年來的電視劇市場,除了極少量的京劇題材劇,展現其他戲曲種類的劇幾乎絕跡熒屏。京劇題材劇雖不乏《秋海棠》《瘦馬御史》《青衣》《五彩戲娃》《荀慧生》《丑角爸爸》等上佳之作,卻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老劇,即便是最“年輕”的《丑角爸爸》,距今也有八個年頭,戲曲題材電視劇的斷代成為不爭事實。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通過包羅萬象的電視劇洞見生活,傳承文化精髓,不僅是觀眾的需求,同時也是創作者的責任。在年輕觀眾群體快速成長壯大的語境中,戲曲題材劇的缺位,無疑令人倍感遺憾。作為暌違熒屏多年的戲曲題材劇迴歸之作,《鬢邊不是海棠紅》彌補了這種遺憾,同時在試圖探尋國粹京劇在新時期,面向新觀眾,煥發新生機的道路。


京戲


《鬢邊不是海棠紅》以民國時期的梨園作為洞見個體命運、時代社會變遷的切口,拿掉梨園行當,就不是完整的戲。大到梨園裡的人情冷暖、規矩道義,小至舞臺上的唱唸做打、手眼身法,任何一處失真,都可能喪失掉觀眾的信任。從這一層面來說,《鬢邊不是海棠紅》有行業劇的影子,對專業性的要求很高。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此前《鬢邊不是海棠紅》發佈京劇特輯,四大名旦之首梅蘭芳先生的關門弟子,畢谷雲先生任戲曲顧問,已過耄耋之年的老先生到片場手把手教,一個眼神、一個手勢親身示範,傾囊相授。尹俊、牟元笛兩位科班出身的專業男旦演員擔任戲曲指導,總導演惠楷棟說,“監視器旁還有一把椅子,就是給他們留著”,“這部戲有一半是他們的功勞”。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專業的呈現,觀眾看在眼裡。除了耳熟能詳的《貴妃醉酒》《霸王別姬》,還有《打嚴嵩》和《救風塵》,劇中涉及戲曲選段80餘段。出現舞臺戲曲表演場景,戲文字幕打在右側,同時還有選段出處的提醒,起到科普的作用。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頭面、水袖、扎大靠等戲服的細節可謂本色當行,根據製作團隊的統計,全劇主演的服裝、戲裝合計將近2000套,其中主演650套,群演1140套,戲曲主演50套,戲曲群演100套,將繁複的京繡工藝廣泛應用。事實上,從《延禧攻略》開始,於正已經不遺餘力地將中國傳統工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劇中的服道化,並且“不惜血本”,這一傳統也延續到《鬢邊不是海棠紅》當中。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除此之外,不經意的細節是更是感受專業、檢驗專業的關鍵。風雨無阻的晨功早課,打下紮實的童子功基礎;唱戲的伶人對外被稱“老闆”,在自家戲班被叫“班主”,臺上風光無限吟唱花前月下,臺下迫於生計要面對戲班柴米油鹽的日常;觀眾的稱謂特殊,叫“座兒”;打賞用紙包著銀元往臺上扔,與如今直播“刷飛機火箭”如出一轍。這樣的細節在劇中俯拾皆是,鏡頭轉瞬即逝,留下的是民國梨園獨一無二的存在感。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不同行業對專業的敬畏是共通的,通過影視劇來推廣京劇的宗旨也是殊途同歸。呼籲更多人保護國粹文化,是程鳳台扮演者黃曉明希望通過專業的呈現達到的效果;每天化妝2小時,帶妝動輒17、18小時的尹正則在與角色共生的日子裡體味到京戲的魅力。無獨有偶,劇中主演團隊多少與京戲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戲裡演老一輩的角色的演員基本都和京劇有淵源:侯玉魁的扮演者沈保平是資深的京劇票友;寧九郎的扮演者雷漢演過《霸王別姬》中的小四;安貝勒的扮演者俞瞳出身京劇世家,幼時學戲,祖上曾邀梅蘭芳先生到家中戲院演出。主創們用影視行業的專業手法,實現了京戲的專業呈現,兩種藝術門類在《鬢邊不是海棠紅》這部劇中實現了交融。


京味


《鬢邊不是海棠紅》是民國北平梨園的故事,從裡到外的“京味”,也是全劇獨樹一幟的所在。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舊時北平城的標籤,程鳳台和商細蕊去的天橋應該有姓名。這裡是北平城中雜耍藝人的聚集地,他們從五湖四海匯聚而來,真功夫假把式都來露兩手,“撂地賣藝”作為賺錢謀生的手段。流浪的老藝人出口成章,他嘴裡的“樣式雷”,說的正是北平城內從清代開始主持設計皇家建築的雷姓世家的傳奇故事。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劇情伊始,商細蕊去的八大胡同,同樣是北平城內首屈一指的標誌性地方,這條前門外大柵欄一帶八條街巷的衚衕,開著大大小小百家妓院,是舊時著名的花街柳巷。大柵欄作為民國時期北平城最繁華的商業街,如何復原直接影響著全劇呈現出的“京味”是否地道。主創團隊為重現當時的繁華,請了超過400位群演,賣鞋的、做臘肉的、崩爆米花的小商販擠滿整條街,小吃攤上賣的是焦圈、豆汁等極具老北京特色的食物,洋車和汽車同時飛馳在泥土路上,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北平城內喧囂的市井煙火氣呼之欲出。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除此之外,1:1還原的湖廣會館,從明清宮拉了好幾卡車的泥鋪在地上還原的泥巴路,精心營造的時代和地域氛圍,帶來沉浸式的“京味”。有意思的是,《鬢邊不是海棠紅》的臺詞也進行了貼近地域特質的處理,“捧場”“茲是”“忒”等均是北京方言的標誌,濃重的兒化音更令地域氛圍在臺詞方面得以強化。


京戲+京味,共同構成了《鬢邊不是海棠紅》紮實的行業背景和地域時代背景。


京韻


對於電視劇作品來說,最高級的追求是“韻味”,《鬢邊不是海棠紅》的“京韻”有層次。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第一個層次的“京韻”,重點在“京”,屬於梨園這個行當以及熱愛京劇的人。於正在微博上寫“《鬢邊不是海棠紅》想講的只有兩點,第一是京劇的文化魅力,第二是士為知己者死”。第一個目的通過服道化、造型場景實現,第二個目的通過人物關係實現,兩者共同成就了“京韻”。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程鳳台和商細蕊,一個商人,一個伶人,前者西裝革履,後者長袍馬褂。程鳳台學貫中西,商細蕊只讀過話本戲文,兩人醉酒言歡,如同俞伯牙和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商細蕊醉酒扔不忘寶貝自己一身行頭,強調自己唱戲講究“真”,為戲痴狂勾起程鳳台的往事回憶:經商並非自己所願,父親去世,自己必須放棄所學回國承擔家庭的責任。此前程鳳台懷錶中的小像有了解釋:那是他已逝的、熱愛京劇的母親。程鳳台被愛戲成痴的商細蕊感染,不僅明白了昔日母親的熱愛源於何處,同時自身沉迷其中。這是京劇的魅力和韻味。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第二個層次的“京韻”,重點在“韻”,是從梨園走出之後,折射的時代眾生和家族情懷。不同成長環境造就了程鳳台和商細蕊不同的性格、境遇,此後共同重建水雲樓,維繫的不僅是京劇傳承的命脈,還有傳統文化在山河飄零中的延續。民國背景註定為全劇打上戰亂、離散的時代烙印,積貧積弱年代,國粹藝術與家園土地都岌岌可危,如何堅守愛國熱忱奮起反抗,戲臺上的傲骨和作為中國人的脊樑如何融為一體,是後續故事的看點。


《鬢邊不是海棠紅》:如何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進年輕觀眾的視野


傳承傳統文化最好的方式,是令其在時代語境中不斷煥發新的生機,廣為流傳,被更多觀眾接納。從《延禧攻略》中對點翠、絨花的等非遺的傳承和弘揚,再到《鬢邊不是海棠紅》用電視劇這一大眾文化載體傳承京劇國粹文化、中國古建築文化,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的歡娛影視,正在以年輕人能夠接受的方式不斷拓展的傳統文化的發展弘揚渠道。


不論是站在何種角度,觀眾或者創作者的,均希望這部劇能有獲得世俗意義的“爆”。如果看完《鬢邊不是海棠紅》,有興趣翻找故紙堆,探尋和梨園京劇有關的知識、故事,甚至只是去認真看一場《貴妃醉酒》,就是這部劇的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