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蘋果滯銷嚴重,農民以砍果樹自保,真一言難盡!

去年蘋果較去年增產35%以上!

豐收,本是一件讓人高興,讓果農能多喝兩杯的喜事。

可現實,卻讓辛苦勞作一年的果農們欲哭無淚,一言難盡。

去年,我國蘋果產量已佔到世界蘋果產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已經大大超出了國內消費量。第二個老問題,現在市場需求越來越弱,各個批發市場在國慶聖誕新年期間的需求現在比去年同期還要更弱一些,市場需求少對價格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

雪上加箱,突然爆發的疫情成了壓垮果農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了應對當前困境,許多農民不得已含淚砍果樹,筆者認為這也是一種積極調產。

疫情導致蘋果滯銷嚴重,農民以砍果樹自保,真一言難盡!

早在去年冬天,就聽到有膠東地區果農砍果樹,在晉南也親自見到果農砍果樹,我們看了都感覺可惜。現在開春了,砍果樹的還有。


養果樹就如養孩子,頭兩年不結果,肥料還得上,硬等著結果了,地頭價又不行,可城裡人直喊價格高吃不起,左算右算是中間商吃了差價,問中間商吧,一撥拉算盤也沒掙幾毛錢,人們不禁懷疑這差價去哪兒了。

今年廣西廣東的沙糖橘也不好賣,據說是這兩年一轟而上種多了,有個果農砍了說種番石榴呀,也不知可行不?

問了問晉南的果農砍了怎麼辦?有的說種其它果,有的說只能種小麥玉米了。膠東果農還能種個大姜試試,說不定還能"姜你一軍"。

疫情導致蘋果滯銷嚴重,農民以砍果樹自保,真一言難盡!


有人說是果質不同影響價格,有果農就不同意了,說我的果質很好,照樣賣不起價,這又是啥原因呢?百思不得其解,也許真是需要果農自我調產吧。


我覺得果農砍樹不一定就是因為賣不掉才砍樹,也許是老果園改造、再或者是果農覺得其他新品種更有發展潛力。直接挖掉結果差的果樹改種新品種也是一種選擇。再加上全國老齡化嚴重。種果樹的基本上都是50歲以上的老人。而年輕人都認為種地不如去外地打工。紛紛脫離了土地。再過十年,未來誰還來種蘋果

眾德三農大講堂,果農果商們都關注的果業管家,旨在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