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说-道长的困惑1

题记:未来,有一个很大的未知----唐诗一首

Z道长当初出于诸多考虑选择了武当派,希望能够好好修行并且学到有用的功夫。武当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Z道长刚来就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览物抒怀之情尽发,励志要有一番作为。观里给分配了一个六人的静室,房间虽然简陋,但作道士的,太过奢侈总归不好。

同室的道士各有特点,虽算不上清秀,但总归是耐看的。伟公子出身江南富户,腰缠万贯,只是不明白为何选择出家,但大家既然聚在一起,都会被当做一类人看待。做道士,清贫总是免不了的,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相同的服装,接触着同一类人,时间一久,Z道长觉得像同室的人一样花时间打扮太没有必要,反正整日见不到女施主,也就不怎么修边幅了,于是蓄起了不长不短的胡须,Z道长觉得这样很有型,一直坚持着这种风格,从不管别人的看法,于是又别号胡子道长。

胡子道长到了武当,起初想要静心休养,但是胡子道长是个想法多变的人,爱好一多,读起经典来也就不那么用心了。同室的道士也有颗不安分的心,几个人一商量,决定偷着下山游山玩水一番。伟公子一直不肯潜心下来研习武当的武学,他更希望将来的某日能够得到一本盖世的武学秘籍,于是乎,每次下山伟公子都是反应最强烈的,但往往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年余下来,大家功夫没练好,见识倒是涨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接触了山外的女施主,有些道士还和他们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友,经常书信往来,书信日增,武当管信件的小道没日没夜的山上山下的跑,掌门念其可怜,传授了他梯云纵的绝顶轻功,小道得了莫大的好处,以后也就安心送信了。

同室的道士经常反复默念着和女施主的书信对话,让胡子道长很是尴尬。胡子道长和大家一起下山的次数也不少,但是总没有固定的笔友,也许是胡子道长太过慢热,刚想深入接触,对方却已经转移的目标。胡子道长也不是太在意,因为胡子道长本来就是来修行的,况且做个潇洒的道士也没什么不好。

又过年余,胡子道长想淡定也淡定不起来了,同室的居然有四个还了俗,其中三个虽然在武当山上居住,但是已是俗家弟子的身份,另一个搬离了武当。伟公子也想还俗,无奈伟公子的笔友只是单纯的笔友,伟公子很伤心,人也变得忧郁了。胡子道长本就特立独行,这下行踪变得更加飘忽了。

胡子道长回到静室一般一眼望去只能望到伟公子,因为通常静室里只有伟公子,跟胡子道长不同,伟公子其实不是没有桃花,只是当年苦恋山下的一位女施主动了情伤,此后一直有些一蹶不振。好在时间已久,事过境迁,当胡子道长行踪飘摇的时候,伟公子已经从痛苦的边缘中走出,把重心转移在了江湖上的各种杂学上。

静室里的兄弟们觉得武当的武学博大精深,穷其一生不一定参悟的透,何必研习别派武术,但是伟公子乐此不疲,多方劝谏无果,大家也就作罢。没想到的是最后真让他结合各家所长钻研出了一套自己的武学套路。大家很诧异,胡子道长更诧异,伟公子很开心,决定要下上去行侠仗义。按照武当的规矩,没有掌门的允许是不能私自下山的,更是严禁学习别派武学,但是伟公子毕竟江南富户,当初如山之时给派里提供了不少赞助费,又重修了道院,掌门对其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月余,伟公子在一次行侠仗义中救出了县官柳大的女儿,柳大感其恩,决定将未成年的女儿许配给伟公子。自古美女配英雄,伟公子虽算不上英雄,但起码是个伪英雄,况且县官的女儿才貌双全,虽然年龄有差,也还是欣然应允。伟公子开始了和柳小姐的频繁往来,下山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了。

此时的胡子道长听闻京师来了几个有学问的道学家要在武当选拔人才去京师进修,但是需要通过京师大会战的考核,胡子道长觉得机会难得,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仍然决定搏一把。于是投入到了这场京师大会战的准备之中,此时的伟公子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被甩,开始了另一场行侠仗义的旅行。

To Be Continu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