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捷和他的“天山牧歌”(1)

闻捷和他的“天山牧歌”(1)

向导

  出了喀喇沙尔城,

  来到开都河对岸,

  向导带领我们,

  走进和硕草原。

  我们的向导异常英俊,

  他是个才十八岁的蒙古青年,

  我们并马缓缓地行,

  掏出赤诚的心相谈一一

  他生长在开都河畔,

  热爱着和硕草原,

  他爱雪白的羊群,

  更爱牧羊的姑娘乌兰;

  天上飞过一块乌云,

  他要抬头看一看,

  迎面走来一个生人,

  他要下马盘一盘;

  他珍重和平的生活,

  他爱自由幸福的家园,

  他想用自己的双手,

  把未来建设得更加美满。

  我试问假如有这样一天,

  垂死的敌人胆敢来侵犯,

  梦想践踏祖国的河山,

  那时候他将怎样打算?

  他没有立刻给我答案,

  却放开缰绳、扬起皮鞭,

  他的马跑得一溜烟,

  马背上好像驮着一座山;

  他纵马蹿过草墩,

  他纵马跃过壕堑,

  他还用右脚钩住鞍镫,

  翻身钻在马肚子下面……

  他兜转马头奔到我面前,

  脸也没有红、气也没有喘,

  他笑着问我:"那时候,

  我能不能做个骑兵战斗员?"

  1952年一1954年

  乌鲁木齐一北京

  猎人

  互助组长放牧去了,

  太阳落山才能回来,

  女主人为我们准备午饭,

  为难的是没有下酒的菜。

  孩子请来了苏木尔大叔,

  他是有名的打狼模范,

  你问他打过多少只狼?

  再打一只,就是一千。

  他点燃一支香,

  插在我们面前,

  他要猎取几只野昧,

  请客人尝一尝新鲜;

  他一手掂起猎枪,

  一纵身跃上马鞍,

  我望着那魁梧的背影,

  想起他们骁勇的祖先。

  他那匹银灰色骏马,

  像一只饱满的风帆,

  在绿色海洋中,

  乘风破浪向前;

  芦苇遮断我的视线,

  三声枪响传到耳边,

  我在女主人眉梢上,

  看到飞舞三次喜欢。

  当他快马归来,

  枪尖上挑着三只大雁,

  我们回到帐篷,

  那支枪还冒着一缕青烟。

  回去召集打狼队员,

  今天要巡猎到另一个牧场去,

  因为这里已经没有狼患。

  1952年-1954年

  乌鲁木齐-北京

晚归

  在这宁静的九月黄昏,

  草原上飘来一朵白云;

  那是牧人们归来了,

  赶着心爱的羊群。

  骑马领队的克里更,

  他是草原上一只鹰;

  他找到了一把金铸的钥匙,

  打开了草原上幸福的门;

  牧人们赶着羊群,

  歌抒自己的心情:

  "我们的羊呀合了群,

  我们的人呀齐了心……"

  羊群越走越近,

  歌声越昕越真,

  女人们跑出帐篷,

  打开羊栏的大门;

  人喊、狗咬、羊叫,

  喧闹温暖了女人的心,

  她们用抚媚的笑,

  洗去牧人心上的风尘。

  牧人们跟着妻子回去了,

  暮色笼罩住几对青年人,

  巡夜的老爷爷打趣地问:

  "你们哪天搬进一个帐篷?"

  1952年一1954年

  乌鲁木齐一北京

闻捷(1923年—1971年),原名巫之禄,曾用名赵文节、赵闻捷,现代著名诗人,江苏丹徒人。历任新华通讯社西北总社采访部主任、新疆分社社长,中国作协第二届理事、兰州分会副主席。写有新疆体裁的诗集《天山牧歌》《生活的赞歌》,长诗《复仇的火焰》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