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理解“別人憤怒時對你說的話,往往才讓你更看清自己”?

吸貓重度患者


不認同這句話。應該修正為:別人憤怒時對你說的話,往往才能讓你更看清TA眼中的你自己。

一,人在憤怒之下往往會不加掩飾說出TA真實的想法。

這一點,相信有點閱歷的人都認可,因此不多說。

二,別人的真實想法和判斷一定是正確的客觀的嗎?

不一定!

比如說,父母輔導孩子作業,孩子事實上是個學渣,但是父母在失去耐心忍無可忍的時候,吼出這麼一句話:你就是一頭豬!

這句只是正確反饋了TA的情緒,而非TA的判斷

再比如,某員工跟經理憤怒抗議:今天除了我,某人也遲到了,為什麼只罰我一個人的款,我到底哪裡得罪你了你要針對我?

而事實上,經理知道,另一人是提前一天就請了假的,因此,所謂“針對”,只是這位員工基於不完整事實的判斷。

所以,別人憤怒時對你說的話,是TA的真實想法,但不一定代表客觀真實,你需要吸收反應了真實的那些部分來修正自己的認知,但不能不加思索照單全收。


秦研


咱們,為什麼會控制不住自己,動輒就會發怒生氣?

簡單地說,就是咱們對自己眼前或者腦海裡的人或物產生的一種怨恨、氣憤、不平的情緒。這些人或物,往往都是觸及了咱們的底線,引起了咱們的反感和不適,從而點燃了咱們的怒火。

別人憤怒時說的話,像極了一把鋒利鋥亮的刀子,無情急速地刺向咱們敏感的神經和脆弱的心臟,咱們一時哪能受得了?大多人都會據理力爭,反唇相譏,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這是人之常情。

可讓咱們有所不知的是,別人憤怒時說的這些帶刺帶鉤帶毒的話,雖太傷咱們的自尊和心靈,但這些話,咱們還要一分為二的去看,它還有有力、有益的一面在:別人憤怒時說的話,往往會讓咱們能更看清自己。所以,我非常贊同題目所說的觀點。

人,一旦怒不可遏了,就會暫時控制不住自己,勢必會做出非常之舉來,如把憋悶在自己肚裡好久的話全部、乾淨、徹底地一股腦抖摟出來,就像大開了閘門的湖水,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之勢向外奔瀉,且浩浩蕩蕩,一瀉千里。

這些話,往往都是別人對咱的負面評價,不好的意見,句句字字都戳向咱們的短處、病處和痛處,如咱雖人慈善,但也有懦弱時;雖大方,但有時也極為小氣;雖能力高,但有時會自以為是;雖是好夥計,但有時也耍心眼子……

咱們呢,一聽到這樣揭咱們醜、罵咱們短的惡毒無情話語來,咱們也肯定會歇斯底里、著魔發瘋般地絕地反擊,更猛烈地痛擊,自然也會把平日裡對對方的氣話、狠話、不平話、指責話、嘲笑話等連珠炮般射向對方。

其實呀,咱們若是靜下心來仔細認真地反思琢磨一下,別人憤怒時說咱的這些話,不大都是咱們身上的缺點和不足嗎,只不過是咱自己從未發現,或一點不在乎罷了。這些,於咱們而言,是芝麻,可在別人眼裡,就似西瓜,甚至泰山黃山。

遺憾的是,咱們好多人能做的只是想到了去更痛快猛烈地還擊,卻忘記了反思咀嚼別人憤怒時說的那些話,忘記了重新審視自己。咱們若謹記這些話,並一點一點、腳踏實地地去及時改正、修補、調節、更換的話,我想,咱們自己一定會更無瑕,更完美,更漂亮,更魅力。

你說,是不?

所以,別人憤怒時對咱說的所有話,咱們一定要耐著性子牢牢記住,因為它會讓咱更看清自己,完美自己!


手寫我心


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首先,憤怒時脫口而出的話往往是最接近說話者的真實想法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人在憤怒的時候,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說出去的話一般不會經過思量斟酌,當時腦海裡想的是什麼,說出口的就是什麼,完全不像平時那樣多加掩飾的。

這個時候,你聽到的評價或者咒罵,絕對真實可信,不摻雜水分。一開始,你聽到這些不好的話,可能會憤怒,不開心甚至感到無比的氣憤。不要著急,滿滿靜下心來想想,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現在的社會,平時生活工作中,我們很難從別人口中聽到對自己真實的評價,往往都是客套的好評,是個不錯的,敷衍了事。更別說能從別人的口中知道真實的自己,因為大家都不想得罪彼此,不會輕易下評論。

但是,當一個人憤怒的時候,表現就完全不一樣了,完全不受控制,所說的話就是真實的想法,對你所說的一定是平時聽不到的看不到的,這樣你可以從他所說的話裡面,更好的認識自己,對自己有更清晰的認知。

當然也並不是說,他人所說的憤怒的話,就一定完全能夠讓你認清自己,也許真的是出於憤怒,當時的話也有可能只是氣話,有助你自己反思,但不需要奉為信條。


小鐘的詩意


如果自己沒有過錯,別人憑什麼要遷怒於我?在這種情況下,對待這種瘋子做法,我是不會跟他對質的,因為這時候他已失去理性。但過後我會理智地跟他交流。如果他因情緒原因,我會繼續跟他交往,如果他無理取鬧或輕視找茬,我會跟他劃清界限。這種人不需要跟他浪費時間,但終究會碰到和他自己相同的人,相互教訓一下,或許能徹底反思,改正自己的陋習。

只要自己堅守做人的底線,不做損人利己的事,堂堂正正處事,真真誠誠交友,就沒必要為別人的錯誤怪罪自己。


九龍玉春


很有道理的一句話,憤怒讓人失去遮掩。但得分為幾個部分來看。

一,得看這種憤怒的成份中,還含有多少理智。

面對一個引起自己憤怒的情緒的人,那種憤怒肯定帶有很強的攻擊性,這種攻擊性自我,主觀,真實——主要是為了一吐為快,自然也可能有誇張的偏頗,甚至顛倒黑白。比如:他在憤怒的時候罵你像豬,你會承認自己是豬嗎?

二,得看衝你發怒的那個人和你是什麼關係。

如果是你的上司衝你發怒,那種憤怒一般居高臨下,盛氣凌人,這時候他發表的對一個人的看法多半是他真實的看法。如果是你的長輩衝你發怒,那種憤怒多半是怒其不爭,恨鐵不成鋼的失望,即便是傷透心的憤怒,出於長輩對晚輩天然的愛,他所呈現出來的言語多半不自覺的帶有保護的意味。所謂痛心疾首,苦口婆心不外如是。顯然一個朋友或一個陌生人對你憤怒時的評價也會含有相同的邏輯關聯。

三,看衝你發怒的那個人胸懷涵養達到了什麼程度。

有些人的憤怒出發點就很惡毒,只看傷害值能加到多大,那會管什麼是非黑白。

有的人發怒只是單純的情緒發洩,它不講道理,也不分輕重。從這樣憤怒中蹦出的言語,能有多少客觀可取的地方呢。而有的人發怒,是就是論事,你將有機會理清他憤怒的根源。你將能從對方的言語中得到一個瞭解自己,看清自己的機會。

無論如何,無論一個人憤怒也好,冷靜也好,他對另一個人的評價都不是全面正確的,他只是從個人感覺中挑了自認為真實的部分用來表達,畢竟,有些人自己都不一定了解自己,又怎麼去奢談”別人憤怒時對你說的話,才讓你更看清自己”?我們只不過是借用別人的語言來驗證自己對自己的評價罷了。


就北離


人在憤怒的時候,說出來的話沒有保留,更直觀

我們知道,這個人在衝動,憤怒等情緒不穩定的時候。說話往往更直接,乾脆。好的壞的都敢說,因此也會容易造成一個現象,得罪人。一股腦的什麼話都說出來,就像長輩經常訓誡我們,說話能不能先經過大腦。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自己心裡要有個底。

那麼,在別人憤怒的時候,說出的話,就真的那麼不好,惹人討厭嗎。不一定。

憤怒的人說話不會去修飾,往往說出來的話就是對自己人設的評價

如果在自己與他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或者把別人惹生氣了。觸碰到不可逾越的底線,就有可能會遭受到憤怒的反擊。“這個人太自私了,一點都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能不能尊重一下我,真是受夠了”等等。這時候別人脫口而出的很有可能是最直觀的想法,在平常他可能會相對委婉,有顧忌對方感受。但是在憤怒的時候,理智被佔據。平時想說又不敢說的話這時候就不怕了。

舉個例子,去年國慶假期的時候。有個女同事因為回家路途比較遠,所以多請了三天假。後面突然忙起來了,很多事情要等她回來處理。所以領導在和她商量過後,答應了會盡快到崗。但是人多返程不一定馬上能買到票,自己盡力趕回來。結果領導就想著,現在交通方便,能有什麼大問題。兩天時間夠了,就往上報。然後那個同事只能買到第三天的車票,由於沒到崗被副總公開批評了。一頭霧水的她回到公司才知道,領導沒詢問過她個人意見,就把情況往上報。還讓自己去擔了責,結果她氣不過就去和領導爭吵起來,說了我們平時都不敢說的話。“你這個人就總是自以為是,總是抱著‘我以為’的心態處理事情,你有嚴重的強迫症嗎,什麼事都會按照你的想法來,還要我們幹什麼”!

結果經過這事以後,領導真的變了。對待下屬以前就喜歡把自己想法強加於人,慢慢看不到了。這確實是能反映出一個問題,不管別人的話是不是對的,起碼是內心的直白。很直觀的呈現出別人的想法和評價,能把對方眼中自己的人設體現出來。

理智對待,勇於反思,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那在對於別人說出來的話,或許在自己看來不一定是對的。但既然已經知道了別人的想法,先不要去牴觸,不妨試著藉助別人來思考。自己身上是否真的如同別人所說,有著類似不好的缺點。所謂近朱者赤,自己說不定真有沒有去發現的一面。

真的有了缺點,容易給別人帶來麻煩或者傷害。自己是可以去接受並且作出改變的,因為這種缺點還可能會給自己身邊的人帶來不好影響。畢竟誰也不想在無意中去傷害對自己重要的人,所以藉助別人也能看到自己另一面的。他人就像一面鏡子,能把不一樣的自己照亮。

這樣也並非是感覺刻意去迎合別人,來改變自己。選擇改變,是為了做更好的自己。

以上是我個人的分析,希望能有所幫助。謝謝。


請念情


這句話是真的。當別人憤怒時對你所說的話,也是內心的真實話語,往往這真實的話語,就是他從心底裡對你的認識和評價,通過別人憤怒時說的話,你可以更清楚的看到自己。

不管是朋友還是親人,一般情況下都會挑好的去說,也稱為真實的“謊言”,在人際之間的交往中,往往都會把“面子”放在首位,一是自己的面子,二是別人的面子。

但是,一個人如果達到了憤怒狀態,說話的語速和內容就不會經過大腦的深思熟慮,基本上想起什麼就說出什麼。人在憤怒時心中所想起的話,就是平時壓在心底想法卻不能說的話語,這個時候也是最真實的。

假如一個人對你有種種看法,他不會當你面說,即使必須要說出來時,也會用一種較為隱諱和含蓄的表達方式和你交流,在這種情況下,你往往得不到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也不能完全知道他對你的真實評價。如果在發怒時,就不再顧及彼此的“面子”,“竹筒裡倒豆子”,有什麼說什麼,把對你的個人評價和日常交往中對你的意見毫無保留的一洩而出。通過憤怒時的話語,你可以更好的進行對比的反思,仔細回憶在以前的交往中是否做過或表現過某些方面欠妥的事。

反之來說,當一個人憤怒所說的話,也只能是站在他個人的立場上對你進行的評價,只要你做的對,站的直,就不要去理會他的意見。如果確有不妥的地方,以後加以改正。


蟲二歲月


人很多時候是看不清自己的,需要靠別人才能更快的認識自己,現在的生活節奏很快,忙於眼前的事情,根本沒時間去反省自己,往往會意識不到自己的缺點。

而別人在平常都不會把你的缺點說出來,為了照顧你的面子,也考慮兩個人之間的關係,都不會直接把你的缺點直接說出來,而是會在對你這個人的印象裡面再加一筆,而在對方憤怒的時候,對方是沒有理智的,不會考慮那麼多,完全是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大部分都是內心的方法,可以讓你很好的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但是也能全信,因為憤怒的時候裡面是帶了感情色彩的,很多地方都會擴大化。

其實現在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會告訴自己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也有很多人在往這個方向走,但是在不在意別人看法的時候也要區分一下對方是別有用心還是真心相待,如果對方是在憤怒的時候指出你的缺點,這個時候對方是麼有理智的,都是憑藉心裡的想法說出來的,這個時候說出來的話可以考究一下自己平常是否真的是像對方所說的一樣,反省一下自己然後再改變這個缺點,


青青一稚


我不以為然。這明顯是在曲解善意與惡意。


烏蘭朵娜仁


我的性格是這樣的就永遠再也不搭理他,離他遠遠的,如果他再無意惹到我J了,也很很對等回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