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各大高校抢着外国留学生,一个高校留学生多少对高校有什么影响吗?

祥哥遛记


争抢留学生以徒虚名?自己不自信也就算了,还要培养学生的不自信,崇洋媚外?最后扩展到这些学生回国,对我们的华裔高人一等?将来在国家层面上和我们博弈,也会想高咱一等,占我们的便宜。中国企业家凭自己的汗水努力,在世界上打下了国家的江湖地位,却在自己的国门内被部分不自信的领导思维意识让孩子们带着受影响的不自信的感觉与洋学生一起学习,生活,真是本末倒置,真该撤换以免误国。


弱弱的平头百姓


虚名而已 来我国留学的除非清华北大 其他大学的留学生基本就是学渣 回他们本国后也无什么太大作为 基本上就是出钱出力出女人不讨好 人家本身来的目的也是混日子 当免费旅游


名扬肆虐


各个高校、大学抢这些外国的留学生,

其实是因为一个大学的世界上综合排名

他是跟留学生的数量有直接关系的!!!

你问我为什么知道,是因为我到俄罗斯圣彼得堡留学的时候,

我也对这个问题非常好奇,所以说我也去问了一下

然后问一下我们的教授,然后他这样跟我说的。

而且通过后期查资料,我发现这确实是事实

同样的

国内抢着国外的留学生,国外抢着要中国的留学!!!

不光是因为中国留学生有钱,(因为有很多的十分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是公派到国外的)

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有国外的留学生来提高他们学校的世界的综合排名和综合的素质

这个是

世界上各高校

的一种就是qs的排名方法。

这个跟其他的没有什么关系啊!!!

但是,我觉得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就像国外的人来中国一样他们只需要过一个

汉语等级考试。

他那个等级考试在咱们中国人看来就是幼儿园水平,

或者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水平。

同样咱们去国外的那些学校,

咱们的元水平也只需要打到一个他们的小学水平就ok。

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等国家可能还得靠雅思、考托福。

考Gmat等等等等这些考试。

但是如果去,比如说

俄罗斯或者是独联体国家,或者是东南亚的国家,或者是

一些南美洲国家还是比较好去的

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我觉得不错


青山大当家


本科四年,8人一间宿舍,有些室友打游戏很吵(人多难免),导致很长时间睡不好,差点抑郁。而听说留学生公寓(主要是东南亚学生)两人间,空调洗衣机什么的样样服务周到,当时那个心酸,唉。有种自己不是妈生的,是抱养的感觉,不然怎么会不疼自己的孩子呢。如果硬要拿住宿费说事的话,留学生不也住的差不多免费?


卢沛公


一、来华留学生人数激增!

2019年4月12日,教育部发布来华留学统计人数。

人数的激增,与政策层面上的导向是有关联的。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出炉,为中国高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为了落实这份《纲要》,教育部在随后印发的《留学中国计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如果按照《留学中国计划》制订的工作进度推算,学历留学生数量的年增长率应保持在4.66%。

在政策推出之后,云南省随之做出计划安排:

云南省教育厅在2010年表示,“云南将加大留学生的招生及培养力度,争取到2014年来滇留学生人数到3万人,2020年达10万人”。也就是说,云南省内的外国留学生规模将在六年内将增长两倍多。

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培养国际留学生教育,是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来源。

为世界培养了诸多人才的同时,也将中国的价值观通过这些精英广泛传播。我们资助的毕业生承担起领导角色之后,他们会怀着对中国的感情和价值观的赞赏而成为中国观念的推崇者和力行者,从而促使其母国发生我们国家所希望的改变,达到我国外交政策中战略目标,是国家长远利益投资!

但是,中国许多省份和高校在奋力扩大留学生的招生规模,开发更多留学项目的同时,如何加强管理,确保来华留学生的质量,应当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重点考虑的内容。

二、国家目前来华留学生政策分析

(一)奖学金制度

从教育部直属网站,中国留学网上,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己基本建立起以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为引导,中央政府专项奖学金、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类专项奖学金为辅的多层次、多类别的来华国际学生奖学金资助体系。

我国教育部官网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49,022人,占来华生总数的11%;自费生393,751人,占来华生总数的88.93%,2018年中国政府奖学金生63,041人,占来华生总数的12.81%;其他留学生429,144人,占来华生总数的87.19%。从奖金比例来看,绝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拿到国家奖学金的比例并不高。

在教育部2019年预算文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科目编码为2050602的“来华留学教育”一项,2018年执行数为39.8亿元人民币。

但加上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等各类专项奖学金,拿到奖学金的人数有多少呢?请原谅我无法拿到所有的数据,我只能用北京市的数据来做一个简单分析。

1、地方政府奖学金比例

2018年留学生总人数为492185人,北京市来华留学生人数,80,786人。人数占比16%,为全国第一。因此下面的统计还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下面只计算地方政府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

2019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年度部门预算报表中的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支出表,为外国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共有两项,一项叫做“北京市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另一项叫做“北京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专项奖学金”,对应的两笔支出分别为4000万元和1675万元,共计5675万元。

如果按北京市来华留学生人数占比16%计,北京市来华留学生国家奖学金总额应为6.3亿元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地方奖学金为5675万元,这个数额,仅为国家奖学金的零头。

这个奖学金的比例,远远小于国家奖学金的比例!

2、孔子学院奖学金、高等院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

目前为止没有找到孔子学院奖学金的数据,只以北京大学的为例进行分析

2018年2人。

目前为止,也没有机构对所有高等院校奖学金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所以下面以北京大学的奖学金比例来进行分析。

北京大学2018年一共有50名来华留学生拿到奖学金,为北大留学生总量的2%略多。

目前为止,也没有完整数据来计算企业奖学金

下面只以北京大学为例,计算企业奖学金比例。

从以上数据统计,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

(1)留学生中奖学金覆盖率几乎一定低于20%

因为地方政府奖学金、高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的获奖比例和金额,远远小于国家奖学金比例。这个道理大家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国家奖,肯定是占大头。

(2)大多数留学生能拿6-10万,是谣言!

不喜莫喷,用数据来说话!

我们不仅要关注奖学金发多少钱,更要关注总人数占比!

(二)招生准入制度

2017年开始,清华大学录取本科留学生开始实行“申请 审核”的方式,也就是说,外籍学生若想报考清华大学,只须“报”,不用“考”了。这种做法在当时就引发了舆论热议,被质疑为转为留学生降低录取标准。

上图是北大免试的招生要求,从这个要求来看,相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非常低的。

上图为清华大学的招生简章。

上图为山东大学的留学生本科招生简章。

从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来看,国外留学生就读中国名校,均采取,申请-复核制度。没有太多的硬性规定。

这也是很多中国学生为之不平的地方。

其实,在1977年,我国招收国外留学生,就尝试着进行入学考试,统一录取标准!

1977年推出新规,来华留学生须通过入学考试,但因通过者极少又不得不降低标准!

鉴于来华留学生素质较差,中国政府尝试在非洲进行入学考试,效果很差鉴于以往接收的外国留学生文化知识非常差,“有的甚至不会小数运算”,1977年12月,中国推出新规,首次要求今后来华留学生必须出示高中毕业证和成绩单;学习理、工、医科的留学生,更要在入学前接受基础知识考核。1979年,确定接收留学生要遵循“坚持标准,择优录取,创造条件,逐步增加”的方针,对无法通过招生考试的留学生,一概不予录取。1979年,中国第一次在非洲国家实行留学生入学考试,要求数学、物理和化学三门成绩总分达到180分即可,但竟无一人通过考试,最后只好大幅降低标准,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录取了25名留学生。1984年,由于驻非洲使馆反馈说,“从中国毕业回国的留学生,绝大多数对我友好,感情深厚;甚至有的在中国学习期间受过处分而中途回国的人,对我仍表现友好”,又大幅增加了非洲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名额。⑤放宽入学标准带来的结果并不好。1988年,河海大学的一名非洲留学生因擅自带社会人员进校,和门卫发生冲突,将门卫鼻梁打致粉碎性骨折。由于这个留学生此前已经受过几次处分,学校希望将其开除。但在有关使馆人员说情之下,后来允许这个学生完成学业。1990年,一名就读于同济大学的非洲留学生因4门考试补考不及格,被要求退学,他心生不满,竟将留学生办公室主任打致重伤。

在国际留学生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了文化输出,很多国家根据自身国情不同,对国外留学生较本国留学生更为优待。这种优待,本国民众也会不满意!

比如日本

日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费负担很重,然而国家却要为接收外国留学生付出大量的财力物力,引起部分日本家长的不满。如日本民主党的谷同郁子参议院议员指出:“对留学生施以丰厚的援助,不可避免地会对日本本土学生产生政策上的冷遇。以谷同郁子为代表的日本民众认为,在日本大学的预算和工作人员不断减少的状况下,要花3倍以上的劳力和时间来开展留学生接收工作,这对日本本土学生来说牺牲太大。此外,因日本接收的留学生中来自中国的留学生比重很大,部分日本民众提出30多年前还有必要对中国的大学教育进行支援,如今的中国GDP已赶超日本,自身的大学教育水准也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日本政府是否还有必要对中国学生进行援助。

日本社会之前也为开放留学生政策,买过单!

日本在接收留学生的初期阶段更为关注留学生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1983年提出的“留学生10万人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整个日本社会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在当时政府一味追求扩大接收留学生规模的情况下,日本不可避免地忽略了赴日留学生的质量,从而导致了90年代日本社会大量的留学生犯罪事件,社会治安严重恶化。此后,日本政府深刻反省入境管理局牢牢把关。

三、为什么各大高校抢着要招外国留学生?

1、留学项目是赚钱的,不是赔钱的!

留学项目是赚钱的,不是赔钱的!至少对于学校来说,利益巨大!

先帖一张很早的学费单

下图为北京大学2019年的学费标准

大家算算,只有20%的学生能拿到奖,如果招100个自费留学生,是多少钱?

大家算算,下面的学校,如果以80%的自费生数量计算,是多少钱?

无论怎么算,学校都是赚!

2、对提升学校排名,有好处!

目前,国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一份由QS咨询公司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合作推出,一份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 Times Higher Education)制作。两份排行榜的依据是各国高等学府的多项数据,比如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声誉评价等。将这些指标标准化,再赋予一定权重,分析人员就可以计算出每所大学的分值和名次。需要注意的是,QS和泰晤士的计算公式都包含一项指标,即国际学生相对于本国学生的比例。前者赋予它5%的权重,后者则赋予2.5%。因此在这两个榜单上,一所大学留学生的比例越高,评分也就越高,而与生源质量无关。

一方面有钱赚,一方面又能提升大学排名,国内大学当然喜欢!

四、勋哥观点

1、从国家战略上来看,大力招收来华留学生,方向肯定是对的。

外国人的钱,肯定是要赚的。

但我们可以适当分级,高水平大学提高入学门槛。低水平大学,门槛低点没有关系。毕竟美国人也是这么干的,中国一年不也有很多人到一些不知名的美国大学留学吗?

2、加强来华留学生的管理力度。

人家老美,也是这样干的,开除几个,遣返几个,不也显示我们国家对留学生管理,是认真的,负责任的吗?

对于违规招生、管理不善的大学,也要毫不手软,处理一个,挽救更多。

3、对于来华留学生制度,要辩证地看,不能一棒子打死。

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对外政策,文化也要为政治服务,哪个国家都一样。你不在非洲投入,非洲哪会有你的风光!

参考文献:

1、https://www.eol.cn/liu_xue_kuai_xun_3291/20110223/t20110223_580128.shtml

2、http://www.beijing.gov.cn/zfxxgk/110003/bmys32/2019-02/27/content_c82d4a05747a41e5a02f059ec84e9eba.shtml

3、2018年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奖学金年度评审结果公示,http://www.isd.pku.edu.cn/info/1296/5159.htm

4、中国教育部2018年财政预算http://www.moe.gov.cn/srcsite/A05/s7499/201904/t20190402_376479.html

5、北京大学2017年国家开发银行优秀留学生奖励金获奖名单公布http://www.isd.pku.edu.cn/info/1296/5113.htm

6、http://www.isd.pku.edu.cn/index/jxj/jxjxx/gltz.htm

7、https://view.news.qq.com/a/20170220/021291.htm


志愿填报找勋哥


这个问题可能有大家说的存在经济利益的问题,但是我想从另一个方面聊聊个人观点。中国留学生的数量是越来越多,中国的学生也越来越多的走出去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和实力。从国家教育角度说,中国强大了,中国的语言、文字、中医、艺术国粹、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芯”都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会说汉语,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带回去发展自己的国家;这些也都说明了中国强大了,彰显大国风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在经济利益上,还有文化、文明、技术、语言的互通,推动人类的进步。就像少年说宣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郁郁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作为中国的大学有包容万象、相互学习借鉴的态度是可喜的,努力提高办学实力与水平,促进中国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造福我国之少年。


高考志愿规划张老师


高校争抢留学生,国际排名蹭蹭涨,政策倾斜总要用,你有我无心不甘。

为什么各大高校抢外国留学生呢?一是提升国际排名,二是满足行政需要,三是攀比心理作祟,就这么简单。

一、提升国际排名

跟国内的武书连、校友会等大学排行榜不同,国际排行榜(比如QS、USNEWS、THE等等)的评价标准都是公开的。


QS排行榜中,有5%是国际教职工比例(International Faculty Ratio),通俗来说就是外籍老师多一些,评分就高一些;有5%是国际学生比例(International Student Ratio),通俗来说就是国际学生比较多,评分就多一些。

THE排行榜中,有7.5%是国际化程度,包括国际教职工比例,国际学生比例,国际合作研究比例,通俗来说,还是外籍的老师和学生多一些,评分就会高一些。

要知道,大学排名的提升会带来不少好处,一则教育主管部门面子上好看,二则相关扶持政策容易拿,三则制衡综合实力相当的大学,四则容易获取更好的生源(要知道普通的家长和孩子,对于大学综合实力的认知还停留在排名高低上面)。

二、满足行政需要

国家在留学生政策方面,一直是非常慷慨的。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的大学学习,不仅不掏学费,还能挣补助。

以国内某新一线城市为例,高等教育资源极其发达,也是对外交流的重镇。在这座城市留学的国外留学生,每个月可以领几千人民币的补助,你敢信?

国内的大学,基本都是公立大学,享受国家政策,得到财政拨款,有些款项是专款专用的。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财政层面,多一些留学生,都是有利的。希望这么说,你能够看得明白。

三、攀比心理作祟

前几年,某国内著名排行榜曾经爆出丑闻。他们跟大学取得联系,接受某些大学的金钱,提高这些 大学在排行榜上面的排名。这件事被踢爆之后,引发了社会舆论的沸腾,大众纷纷指责,可是这家排行榜依然还活跃在媒体,尤其是一些自媒体中。

由于大学排行对于社会大众有一定的影响,对于大学本身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而一些水平差不多的院校如果在排名上远远超过自己,某些大学就会感到非常别扭。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你做我也做,不做白不做。

综上所述,在留学生生源和待遇上做到极致,原因无外乎排名、行政和攀比三项,你说呢?

我是缪登峰,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的“大学活地图”。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和吐槽哦~!


缪老师妙笔生花


为了排名,玩虚的成长快。搞教学,出成绩慢,领导那有兴趣,差不多就行了。


忽忽悠悠的狼


题目中的“外国留学生”的正式名称是“来华留学生”。我国的来华留学生政策和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初创期(1949年—1956年)、改革探索期(1957年—1965年)、停滞期(1966年—1976年)、复苏发展期(1977年—1992年)和规范发展期(1993年—至今);生源国从单一走向多元;教育层次从学历教育发展为学历教育+普通进修(非学历教育)。

一、来华留学生政策服从国家战略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大背景和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下,我国积极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对知华、专业合格的各国高素质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来华留学生(尤其是高素质留人才)既具备熟悉本国情况的优势,又具备政治、法律、文化等多方面优势,在有些场合和环境下发挥的作用是我国自己的人才所不可替代的。另外,来华留学生发挥着文化交流和友谊使者的传统作用,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通过招收不同生源国的来华留学生,培养了大批“知华”“友华”人士,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对华认知的壁垒,让更多的人进一步全面深入了解中国,纠正了对中国的误读和曲解,回击了对中国的丑化和妖魔化,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知名度和吸引力。

尤其是倡导“一带一路”以来,我们既要让企业和资本“走出去”,也要让国外(潜在)人才“走进来”,服务于国家发展大势及大局,从而达到“美其美携手发展,美人之美共赢发展”。而来华留学生政策正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倡议,促进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招收和培养数量充足、质量合格的来华留学生正是贯彻这一政策的具体举措,同时,对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树立中国大学的良好品牌和形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来华留学生数量是高校评估的重要指标

在对高校的评估审核中,“教育国际化”是重要的指标,一般来说,教育国际化的评估指标通常有 5 个一级指标、16 个二级指标、40 个三级指标,而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即“学生构成国际化”)是最直观最关键的一级指标。

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为高校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在随后制定的配套文件《留学中国计划》中,要求到2020年将来华留学人员提升至50万人。在贯彻落实中,因为显形的“数量”指标比隐形的“质量”指标更容易达到,也更容易成为“政绩”,逐步形成了“规模优先”的趋势,在“扩大规模”和“保证质量”中,前者成为优先发展的指标。另外,招生来华留学生可以“置换”输送本校学生出国学习的“指标”,这是各大高校“争抢”来华留学生的原因之一。

其次,留学生的数量也影响学校在大学排行榜的国内和国际排名。如目前比较权威和知名的US News、泰晤士、QS排行榜,积分依据的数据数据包括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声誉评价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转化成数值,并赋予一定权重,由此计算出大学的分值和名次。其中“国际学生比例”的赋分比重毕竟高,一般在2.5%-5%左右,这个数值与留学生数量有关,与生源质量无关。

三、我国高校教育现状决定了必须“主动出击”

纵向对比,我国高等教育水平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横向对比,我国高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国际强校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既缺少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又缺少国际水平的师资队伍,无法进入国际学术核心。

这种现状也意味着不能坐等留学生前来报名,也不能像欧美强校一样提升报名和录取标准。因此需要根据招生形式适度降低“门槛”,提升来华留学生的待遇。具体到各高校,不同学校有着不同的标准。如在入学标准上,除了获得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的学生有统一的入学标准以外,其他学历生和非学历生的入学标准均由学校自行决定,学习考核指标和毕业标准由各高校自行拟定。为了争取生源,所谓的“不同标准”也大多是降低标准而已,这就形成了“争抢”的趋

势。

而相比正常入学的本国学生来说,尤其是山东、江苏、河南等高考大省的学子来说,来华留学生享受着入学“超国民待遇”,而且在校学习期间的生活待遇和考试标准也得到大幅度的政策倾斜。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政策也逐步受到质疑和非议,有人质疑“国人十年寒窗,不如洋人一纸国籍?”尤其山东大学“学伴事件”舆情爆发后,几乎所有招收来华留学生的高校都被指出存在问题,最有代表性的有三个,一是“超国民待遇”,二是“重数量,轻质量”,三是“宽进宽出”。这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教育界对留学生制度的重新审视,也促成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试行)》的制定和实施,从“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出发,在升级培养理念、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评估体系、强化数据管理等方面实行“供给侧改革”,这也意味着争抢”留学生的情况虽然可能还会短暂存在,但是最终来华留学生的管理逐步进入法治、规范和内涵发展的轨道。


Hello翻译官


现如今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多提高,许多高校也纷纷走国际化路线,以促进该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科学研究的发展。所以各大高校抢着招收留学生。

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原因主要有:促进国家之间文化交流,能来留学的学生都是本国优秀学生,能够把优秀的文化和思想带到中国,

同时把中国的文化传向世界,促进全球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提高科研成果。如果大量的国际优秀人才都能来中国,对于科学研究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即便以后回到他们自己国家,也会和中国保持密切联系,对中国持尊敬感激之情。

增加贸易往来。外国留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可以很好的掌握本国语言和文化,在贸易往来中发挥纽带作用。

招收留学生的好处很多,所以各大高校积极加入其中,其中留学生的数量也成为评定学校等级的标准之一。

但是我们现在还处于“求着”他们来留学阶段,所以也表现出许多弊端:对他们的要求低,待遇高,天价招收菲律宾留学生就是一个例子。

同样的学校,中国学生分数高,学费高,住四人间、六人间。留学生分数低、有补贴、住两人间、单人间,差别不是一点点的大。

招收留学生是高校发展的必然,希望在招收的质量上要严格把关,同时对国内的高材生也应该提高待遇,让我们的心里稍微平衡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