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大冰、张德芬的心灵鸡汤有毒么?这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俞敏洪、大冰、张德芬的心灵鸡汤有毒么?这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最近看了一篇特别有意思的文章,给我感觉是“史诗”般的阐述了心灵鸡汤的历史,很宏伟且壮阔:

从“中华鸡汤”的批发市场《读者》说到席慕蓉、三毛、刘墉和汪国真的鸡汤诗文;然后从俞敏洪老师的励志故事演讲说到于丹老师的经典文化鸡汤;再从“心灵鸡汤教母”张德芬说到“组织化生产鸡汤”的刘同;最后还说到“取悦式讨好”的陆琪说到“头衔营销”的大冰.....立意之高远,旁征又博引,一气而呵成,而且随处可见讽刺意味的词语。看完我思考良久........


我不想去为“心灵鸡汤”唱挽歌,也不想给它唱赞歌,因为它既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解药!我也不想去评价这篇文章孰是孰非,因为其中确有不少可赞之处,对心灵鸡汤口诛笔伐,自然也有一定的道理,能一定程度上警醒鸡汤的生产者,也能骂醒一些沉迷于鸡汤中的读者!


作为一个较资深的“既受其惑,更受其益”的鸡汤读者,我想请大家尝尝“我心中的这碗无毒无害的心灵鸡汤”:

俞敏洪、大冰、张德芬的心灵鸡汤有毒么?这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1—

心灵鸡汤,到底是什么?

百度上解释:指含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的文字。

在我看来,心灵鸡汤就是偶像作者的精神和思想外溢出来化成的文字结晶!它可以是毒药,也可以是解药!就像现在很多短视频,其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不同罢了,都是在一个个瞬间能触动你心弦,让你感动、心动且行动。但是一旦看多了便会适得其反,让你欲罢不能,或沉迷其中。那这是视频的过错?还是平台的罪过呢?


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文化的作用,其实就是在我们精神世界里建作的一座城堡。每个人的这座城堡原材料不尽相同,需要实用类的“石块砖头”,也需要坚固类的“钢筋水泥”,也需要绚丽多彩的“装饰品”,而心灵鸡汤只是这座“文化精神城堡”里的一部分,它更像是“水电气网”一样:建造的时候需要水的掺和才能凝固,建成后通了电才能明亮,通上气便能获得温暖,有了网便更加的通达!


但是:水用多了容易和稀泥,电接错了也危险,漏气了也会煤气中毒,网上多了也会成网瘾!鸡汤文只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已,如果非得拿“水电气网”跟“石头砖块”比实用坚固性,自然比的难受又闹心啊!


“体魄鸡腿”固然能使人吃饱,而“心灵鸡汤”喝了也能解渴暖胃!

俞敏洪、大冰、张德芬的心灵鸡汤有毒么?这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2—

为什么说心灵鸡汤有毒呢?

如果用马斯洛的五层需求原理来分析:最高一层的“精神追求”和“自我实现”等等其本质都是“心灵鸡汤”,我们往往总是拿“第五层的需求”来吸引还处于“第二层需求物质和安全”的人,自然容易形成望梅止渴的无奈和空中画饼的空虚之感。


喝着心灵鸡汤的时候是确实很爽的,自己就已经把自己想象成为鸡汤所描述的那样了,但是一回到现实中遇到柴米油盐的时候却依然艰难,所以便产生失落感,于是便活在了一种鸡汤式的梦中阁楼里,等梦醒之后,自然会悔恨鸡汤有毒很害人。总是把这毒性怪罪于鸡汤,而忽略了自己的问题!是怪心灵鸡汤这个杀手太冷,还是怪自己内心不够热呢?


有些人把这鸡汤喝出了美味和营养,而有些人只喝出了苦涩和失望!同样的,有很多人看大冰的书实现了“即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的梦想,也有人听了俞敏洪老师的励志故事实现了出国求学深造的梦,也有人看了刘同的书后走出了迷茫找到了人生方向。鸡汤本无错,励志文也没有错,而需要反思的是我们“自身的消化系统”是否足够强!

俞敏洪、大冰、张德芬的心灵鸡汤有毒么?这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3—

不管你骂不骂它,鸡汤它就在那里,不多不少!

不管你喝不喝它,鸡汤它就这配料,疗效自知!

关键是需要搭建能把鸡汤变成养料的加工管道!


心灵鸡汤往往以速效丸或胶囊的形式存在,其内核是能够治疗心灵的,只是需要加工与浓缩,控温又控量!具体需要重视4个方面——四度鸡汤吸收法:


a、适度——合适的才是对的

每当打开手机,各种心灵公众号,各种鸡汤文,咨询过载时代,面对满屏幕的信息,确实包含太多喝了会上瘾的毒药鸡汤,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b、温度——不烫的温度

刚出锅的鸡汤直接喝必定会烫嘴,你得凉一凉,吹一吹。面对心灵鸡汤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核心就18个字:冷静而又克制,热情但不狂热,感性带有理性

c、量度——合适的量

万物有量,万事有度,凡事过则溢。白酒喝多了容易烧脑,氧气吸多了容易醉氧,而心灵鸡汤喝多了也会被洗脑。鸡汤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d、时度——对的时间

所谓“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饭前喝口汤,暖胃又舒畅。

再好的东西,对了时间才能对了疗效!

对于月光族你叫他喝鸡汤,难免会苦涩难咽!

对于油腻中年叫他喝鸡汤,兴许会味如嚼蜡!


俞敏洪、大冰、张德芬的心灵鸡汤有毒么?这或许有你想要的答案!


——写在最后——


有人渴望天天只喝“心灵鸡汤”就能万事大吉,但殊不知,那只是满汉全席桌上的一道特殊的配菜而已啊!


就像纪录片《人生第一次》第3集讲述漭水中学把诗歌课定为必修课,虽然不能给考试加分,但是诗歌却给这些山里的懵懂少年的心中种下了一个美丽的梦,能够穿越内心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梦!


对于心灵鸡汤,人们往往会有三类不同的能力:消化力,抵抗力,免疫力!

乐观的唯心主义者可能具备“消化力”,能化鸡汤为营养;

悲观的唯物主义者应该具有“免疫力”,会视鸡汤为毒药;

悲观的唯心主义者和乐观的唯物主义者可能是具有“抵抗力”,一边抵抗一边怀疑!

如果真要说“心灵鸡汤”有毒,如果把握好这四度,那么就让它“以毒攻毒”吧,心灵之毒攻颓废之毒和迷茫之毒!


笔名“狼鹰牛”,曾经是云南支教老师、大学军训教官、大学素拓教练,也在大学生素质教育行业工作3年多,现在是一名自由职业者,是壹宿旅行合伙人,也是一名生活旅者,旅行何必去远方,生活就是一首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