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的終點:歸屬感


人際關係的終點:歸屬感

上週的文章 裡,聊到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簡單回顧一下。

  • 課題分離指的是:分清楚一件事到底是誰的事。
  • 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避免在人際關係裡受苦。
  • 分辨的方法是:這個選擇的最終結果由誰承擔,這件事就是誰的事。

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提出這一觀點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同時也提出人際關係的終點是:歸屬感,也就是類似社會共同體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正是靠著集體採獵、集體對抗來自大自然的威脅,才得以存活下來,並且繁衍後代。

那些靠自己單打獨鬥的遠古人類,早已被周圍的惡劣環境淘汰,他們的後代不可能被延續下來。

而靠著集體的力量活下來的人類,通過代代進化,到了現代,抱團取暖已經紮根在人類的基因裡變成了本能。

所以,歸屬感仍然是現代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可以這樣說:沒有一個人,能夠抵抗想要被團體認可的本能。

那麼,作為個體,我們怎麼才能建立起阿德勒所謂的社會共同體的感覺?

這就首先需要我們死摳三個因素,再讓它們之間以某種邏輯聯繫形成良性循環,就可以了。

接下來,進入今天文章的主題:建立個人歸屬感的三要素以及它們之間的良性循環。

而關於它們和工作本質的聯繫,在最後一個要素的闡述中,你可以看到。

這三個要素分別是:

自我接納

人際關係的終點:歸屬感

「自我接納」意味著,如果把「我」看作一件物品:

  • 既允許它有被陽光照射的一面,也接受它的陰影部分;
  • 既允許它有弧面,也接受它的稜角;
  • 既允許它有紅色的部分,也接受它有灰色的部分;

......

因為,正是陽面和陰影、弧面和稜角、紅色和灰色,才組成了眼前這個完整的、真實的「我」。

我們對自己,不能只允許看見好的一面,更需要接受有殘缺的那些面。自我接納,實際上就是:

在絕大多數時候追求做到90分,同時,欣然接受某些時候再怎麼努力,也只能做到60分的那個自己。

見得自己的好,也容得下自己的不好,對自己身上的瑕疵寬容些,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自我接納」還意味著:不去關注不能改變的,去關注能改變的。總是把注意力和時間放在那些我們不能改變的事情上,得不償失。

舉些例子。

  • 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出生地,如果你不喜歡它,可以創造條件讓自己離開它;
  • 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的容貌和身材比例(不討論醫美),如果你對它們感到不滿意,可以通過化妝和穿搭來修飾;
  • 我們不能改變大環境,如果你因此四處碰壁,最應該學習的是如何更好地適應它;

......

正如尼布爾的祈禱文寫的那樣:

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賜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他者信賴

人際關係的終點:歸屬感

「他者信賴」說的是:相信他人,並且是無條件地相信他人。

這非常難做到,因為通常我們想要無條件信任別人的時候,這些想法總是第一時間冒出來:

  • 我會不會吃虧?
  • 他會不會背叛我?
  • 我受到傷害怎麼辦?

......

這裡牽涉到上一篇文章裡提到的「課題分離」,別人會怎麼對待我們的信任,是他的事,我們要不要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是我們的事。

當然,極其有可能,我們信任了別人,但這份我們鼓足勇氣給出的信任,最終還是被辜負了,即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以點概面,對將來遇到的所有人、所有事都不再信任。

就像如果你被愛情狠狠傷過,難道就不再相信愛情了嗎?無論你有沒有被它傷害過,它都一直存在呀。

更好的做法,仍然是第一時間無條件地相信別人,因為如果不跨過心裡的這道坎,我們就永遠無法與別人建立深厚的關係,更別說最終進到共同體裡面找到歸屬感了。

--對誰都首先懷疑、充滿敵意,怎麼和對方乃至更多的社會成員變成共同體呢?

一週前,後浪出版社的一位編輯,因為在網上看到我推薦過一本書,他剛好負責那本書,於是找到我,希望一起做一次抽獎送書的活動。

具體做法是:我以「霖小姐慢半拍」的名義,在平臺用官方認可的抽獎方式,抽出3個粉絲各送一本書,我需要在抽獎說明的文案裡介紹一下這本書以及寫一些讀後感,再配上幾張他給我的書的圖片。

開獎後我把中獎人員的信息給他,他負責寄書。

我很痛快地就答應了,兩天後交稿,一次過,於是就把抽獎內容發出去了,一個一起做自媒體的小夥伴看見後,私聊我,問我以前有沒有和這位編輯合作過。

原來這位小夥伴之前也做過幾次抽獎送書的活動,其中一次,被一個自稱是出版社編輯的人騙了,最後中獎的人來找這位小夥伴要書。

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設定的開獎時間還沒到,也就是說,如果最後對方拿到獲獎人的信息但最終沒有寄書的話,我只有兩個選擇:

  • 「霖小姐慢半拍」背上騙子的稱號;
  • 我自己花錢買書寄給中獎的人。

結果會怎樣,我不知道,但我第一時間沒有懷疑,選擇相信他,站在建立社會共同體的角度來看,我覺得這是更好的做法。

當然,你可能會說,這件事的結果最不濟我就是損失一點買書的錢,有人被騙感情,或者被一把騙得傾家蕩產也可以嗎?就為了一點歸屬感?

當然不可以!基本的辨別能力和決策能力是需要不斷培養和提高的,但是,不願承擔一丁點風險,又想擁有歸屬感,是不可能的,我們需要在這兩件事上尋找平衡。

他者貢獻

人際關係的終點:歸屬感

我個人認為它在三要素裡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者貢獻」說的是:我的存在,能對別人產生什麼貢獻(價值)?

你有沒有想過,什麼情況下你會覺得百無聊賴、做的事情好像沒什麼意義?是不是不知道做這件事有什麼用的時候?

再進一步,其實就是你不知道自己能提供給誰什麼樣的價值,為什麼?因為沒有誰明確地給你反饋說:你做的這件事,對我(公司)很有用,你是一個很有價值的人。

這種情況下,我們容易找不到意義感,遇到這種情況,更好的做法是什麼呢?每做一件事,都去尋找受益方,可以這樣去找:

我正在做的這件事,它有......的作用,它對......起到了這個作用。像這樣去找到那個受益方,不用去跟對方印證,只要自己單方面去找。

從這個角度來看,工作的本質,就是為他人提供我們自己的價值,賺錢只是我們工作的一個重要要素而已。

由此可以得出一個我們可能一直忽略了的結論:

如果你不知道工作的本質其實是為他人提供自己的價值,或者不清楚自己能為他人提供什麼樣的價值,那你幾乎不可能對眼前這份工作感到滿意。

因為這樣你可能就不會想到:我工作可以為別人提供價值,我是一個對別人有用的人。

所以,更多時候,我們需要思考的是:我能為別人做些什麼(體現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別人能為我做些什麼(那是別人的事)。

前面說過,這三個要素之間通過某種聯繫形成良性循環,最終使我們找到歸屬感,這是一種怎樣的聯繫呢?

其實是這樣的:

接受了真實的自我(自我接納)才能不怕被人揹叛,無條件地信任別人(他者信賴),繼而與他人形成夥伴關係,這樣就能做到為他人付出(他者貢獻),同時,又因為對別人做貢獻使我們覺得自己有價值,進而更加能夠接受真實的自我。

這就是建立共同體三要素之間的良性循環。

最後,我們在尋找歸屬感這條路上,有「他者貢獻」這顆星作為指引,我們做什麼都可以,並且不會迷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