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互相截胡
製圖:孫綠 / 校稿:貓斯圖 / 編輯:棉花
自今年1月28日德國巴伐利亞州斯塔恩伯格地區出現首例非亞裔人傳人新冠病例後,歐洲的疫情就如洪水決堤一般一發不可收拾。截止3月15日,累計確診49755例,1916死亡。
歐洲當前疫情
和昨天最大的區別:德國破萬了▼
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歐洲各國開始相繼對鄰國豎起高牆,不僅縮緊了醫療物資的出境政策,關閉陸上邊界的行為也在歐洲國家中蔓延。
瑞士媒體曝光的這則新聞揭開了黑幕的一角:瑞士在海外購買的24萬隻口罩,在德國境內中轉的時候被德國當局扣押在德瑞邊境。
這第一次攔截,絕不會是最後一次。在疫情面前,歐洲長久以來就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暴露得一覽無遺。
薅中立國羊毛
當地時間3月7日,瑞士《新蘇黎世報週末版》報道一輛裝有24萬個口罩的卡車在由德國運往瑞士的時候被德國海關扣押,隨後瑞士當局表示這是德國對醫療防護裝備出境禁令的濫用,並呼籲就此問題與德國大使舉行緊急會議。
面對鄰居我重拳出擊?
(圖片來自:NZZ am Sonntag/twitter)▼
瑞士國家經濟事務秘書處(SECO)在8號發表聲明,要求德國立刻歸還被扣押的口罩。但同時發言人法比安·邁恩菲施也表示,這次攔截可能並不只是個例,後續所有進一步的運輸都可能被封鎖。
瑞士在面積、人口上都是個小國
但疫情卻一點都不輕
由於緊靠意大利,壓力比德國要大很多
(3月11日,瑞士新冠疫情確診分佈)▼
德國方面的解釋是,德國聯邦經濟部因國內確診新冠病毒病例的數字逐漸攀升,國內醫療物資庫存緊張而在3月4日出臺了禁令,禁止護目鏡、呼吸面罩、防護服和手套等醫療防護設備出境。顯然瑞士方面進口的口罩也受到了影響。
德國疫情確實也很嚴重
不過德國人口是瑞士的10倍,目前確診人數是瑞士4倍
(3月11日,德國新冠疫情確診分佈)▼
在全球化的分工之下,瑞士對於自身的定位是高附加值工業產品生產國,以精密機械、醫藥研究和金融等產業作為國家經濟支柱,國內幾乎不生產任何基礎醫療物資。而此次新冠肺炎的來勢洶洶,瑞士醫療防護裝備迅速告急。據瑞士聯邦公共衛生辦公室傳染病科負責人透露,國內口罩庫存已經低於合理水平,瑞士各醫院和療養院未來幾周的口罩供應都還沒有著落。
瑞士並不完備的工業體系在特殊時期表現出了明顯的脆弱性。
如果國際紅十字會進一批貨到瑞士,不知德國攔不攔
(瑞士-日內瓦,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總部)
(圖片來自:Hector Christiaen / Shutterstock.com)▼
雙方的爭執在於這批口罩的歸屬權,這看似沒有異議。瑞士公司下的訂單,貨物來源於中國等東亞國家,德國海關似乎無權扣押。但事實上,瑞士的物資獲取一直都不是直接與生產廠家聯繫運輸的。這個阿爾卑斯山佔全國面積約62.5%的山地之國位於歐洲的心臟位置,是一個僅有850萬人口的內陸國,來自全球各地的貨物如果要進入瑞士的話必須經由德、法、意等鄰國的港口,再通過陸路運輸到瑞士。
大部分國土都是山地,同時也是德法意之間的陸上通道
頻繁的陸上往來容易給瑞士帶來傳染風險
而對外物資通道也依賴這三個疫情同樣嚴重的鄰國
(圖片來自:AridOcean / shutterstock.com)▼
瑞士也習慣於與德國的轉運公司進行長期合作,由德國公司在國際上購買貨物,瑞士公司再從德國公司手上購買。對於瑞士來說,這批口罩的麻煩之處就在於貨物沒有交付,所有權還在德國手裡。
還有一個影響因素是,瑞士不屬於歐盟國家,即使醫療物資被搶也沒處告狀,無法向歐洲理事會申請仲裁,向其他國際組織申訴則更沒有實際意義。單方面和德國政府交談是瑞士唯一的辦法。
瑞士和歐盟鄰居之間都有具象徵意味的邊境
既然有邊境,你就不是自己人,邏輯很通順
(Wikimedia Commons @ warrenski)▼
但沒有海岸線,海運大宗進出通道都在鄰居手裡,還是讓瑞士成為了西歐最軟的柿子。3月11日,媒體又報道瑞士從中國買的一批裝有外科手術手套的貨運集裝箱在德國漢堡的免稅倉庫中被扣押,這意味著這批手術手套還未入關,從程序上德國海關就無權扣押,但事實就這麼發生了。
這時候瑞士人多麼希望自己國家也有這樣的船
(停靠德國漢堡港的巨輪 圖片@貓斯圖)▼
不知是瑞士方面奔走斡旋起了作用,還是德國方面自覺吃相難看,3月10日德國海關的一位消息人士稱,該集裝箱現已被放行,並稱扣押只是一個“疏忽”。次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出面解釋說:“不存在出口禁令,我們只是想確保醫療材料被正確地使用。”
出來解釋下為什麼攔口罩和手套
但不想還
(圖片來自:Neue Zürcher Zeitung/twitter)▼
然而默克爾話音未落,南邊意大利也動手了,攔截了一批瑞士從意大利進口的消毒水,理由為意大利醫療資源嚴重短缺。雖然意大利疫情危急,但把瑞士買的物資在本國直接扣押,似乎也算不上“被正確的使用”。
牌子這邊,就是“正確使用”
牌子那邊,就是“不正確使用”
有點熟悉的德意志味兒了
(圖片來自Flickr)▼
一句“被正確的使用”掩蓋了很多正在發生的不光彩的事情。瑞士經濟部稱,目前見諸報端的只是被關押在德國的許多貨物之一。
醫療用品出口禁令
疫情在歐洲的蔓延讓歐洲各國迅速打響了物資爭奪戰,歐洲各個國家都或明或暗地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儘管很多歐洲國家否認存在醫療用品出口禁令,但醫療物資相互截殺的事實情況仍在發生。
為了查醫療物資
X光海關車也是可以拉出來用的
(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High Contrast)▼
意大利《日報》13日報道,意大利松德里奧省戈爾多納市Dispotech公司從中國購買了83萬隻口罩,也是通過德國公司中轉,這批口罩和瑞士的手術手套遭受了一樣的命運,剛到德國就被海關扣押。
意大利人說:這批物資就在德國
但我們找不到在哪
(圖片來自:Il Giorno/twitter)▼
一直呼籲歐洲一體化的法國政府,在疫情中的自我保護政策也走在了歐洲最前面。3月3日,馬克龍在社交媒體上宣佈徵用全國所有庫存和新生產的醫療防護口罩,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耶·韋朗當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法國目前已經向全國藥房投放1000萬個醫用口罩,本週視情況還將啟用1500萬至2000萬個庫存口罩。
講兩句:法國的口罩只能留在法國,給法國人用!
又有點法蘭西內味了
(圖片來自:Emmanuel Macron/twitter)▼
這是歐洲國家中首個公開禁止醫療物資出口的行政命令,第二天德國也跟了風。
值得注意的是,法國是歐洲最大的醫療物資生產國,德國則是歐洲最大的醫療物資中轉國,這兩國又是歐盟經濟的發動機和歐洲一體化的主要倡導者,本應承擔起解救全歐洲的責任。但它們卻率先發布保護主義政策,引起了歐洲的極大震動,並且會引起一系列可以預見的負面影響。
發動機眼中對歐洲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然而現實卻是結寨自保
(圖片來自wikipedia)▼
例如,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防護裝備爭奪戰愈演愈烈:英國國家醫療系統從法國里昂附近的Valmy SAS公司訂購的數百萬只口罩訂單被取消,Valmy SAS公司與英國國家醫療系統簽訂的是長期協議,因為禁令該協議作廢。這不僅影響了這家公司的經濟收益,還對整個法國的醫療物資生產商的商業信譽造成了損失。
英國現在就像首相大人胯下的獨輪車
好像還平衡著,但隨時會翻車
法國這把真·釜底抽薪
(圖片來自Vladimir / shutterstock.com)▼
德意法英等大國紛紛關閉門戶以自保的行為,也是目前歐洲逐漸分裂的一個縮影,一個逐漸破碎的歐洲本就是不可逆的趨勢,只是這次疫情成為了照妖鏡,讓一切無所遁形。
而像瑞士這樣工業體系不完備,又沒有參與歐盟的小國,損失的也不只是信譽。從3月7日口罩被攔截的新聞爆出,到3月16日短短9天的時間,瑞士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數量翻了十倍,且每6名感染者就有一名是重症,只能採取一些非常辦法來自救。
瑞士孩子很小就被教育要學會打144
但現在144也忙不過來了
(圖片來自wikipedia)▼
在最近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瑞士聯邦公共衛生辦公室傳染病科負責人就稱,政府可以為每一位瑞士居民提供一個以上的口罩,但同時,醫務人員一次性口罩更換時間標準卻從2個小時調到了8個小時。
圈地自保,塑料同盟
自從1951年《巴黎條約》通過,歐洲煤鋼共同體成立,一個統一的歐洲開始成為大勢所趨,成為當時大多數人的共識。隨後歐盟的成立也成為歐洲歷史的高光時刻。
戰後的歐洲百廢待興,也野心勃勃
一邊拿著美國人的補貼(馬歇爾計劃)
一邊謀劃著一個更文明繁榮的未來
(圖片來自:Vladimir / shutterstock.com)▼
這當然也帶來了一系列經濟上的後果:
由於人們堅信歐洲一體化,商業組織也在較低的交易成本下傾向於尋找具有產業比較優勢的國家,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放棄了打造健全的自主工業體系。歐洲的經濟格局,已經不是一國一體系,而是組成了一塊密不可分的工業拼圖。
空客公司就是典型的歐洲產業分工產物
德法管研發生產 西班牙管營銷 其他國家管買
企業的橫向整合力比國家的縱向管理更有效果
(圖片來自Airbus 股價及資訊)▼
這讓歐洲單獨某個國家的經濟,尤其是工業產品對外依存度是非常高的。德法等歐洲大國也不斷通過諸如申根協定等國際間的合作協議將其他歐洲國家捆綁起來,達到相互開放邊界、產業轉移分擔等目的。
這一計劃曾給西歐國家帶來極大利好,不僅享受了東歐的人口紅利,還獲得了更多的東歐流出資產、流出人才,始終維持著較高的增長率和回報。
當然後來西歐也有反哺
向東歐輸出了一些高新技術
在本地創造了一些就業崗位
(圖為奧迪匈牙利工廠 圖片來源SDA Dan Cars)▼
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無邊界檢查的旅行能力也已經存在了二十多年了,在歐洲無護照通行可以說是超過4億人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特徵。
但隨著民族主義情緒的抬頭,以及難民危機的影響,東西歐之間的自由流動反而愈發引起了西歐居民的不滿,他們認為那些外來的移民奪取了本屬於他們的社會資源。曾有人推斷,隨著這種情況的愈演愈烈,歐洲各國相互關閉邊境的情況終將成為普遍現象。
在德國這屬於昨日重現
(東西柏林查理檢查點遺址 圖片來自wikipedia)▼
但是沒人想到,疫情讓這一幕提前上演。從3月13日開始,丹麥、波蘭、塞浦路斯相繼宣佈禁止外國人入境、希臘停止了往返意大利的所有航班、葡萄牙和黑山出臺嚴厲政策,任何國外駛入兩國的船隻,其船上乘客都禁止下船。另據法新社報道,位於地中海岸的法國城市尼斯港也禁止客船駛入,曾經流動順暢的歐洲人,正逐漸陷入一潭死水。
尼斯是地中海郵輪經濟的橋頭堡之一
這下旅遊業全完了
(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Cayambe)▼
3月16日的最新消息是,德國也已經關閉了與法國、奧地利和瑞士的邊境,圈地自保。
正如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所說的那樣,事實證明,“偉大的歐洲團結是不存在的,寫在紙上的不過是童話罷了。”
經歷了疫情的衝擊,像他這樣想的歐洲人一定會越來越多,而這也將成為疫情消退後決定歐盟未來走向最不穩定的因素。
究竟歷史會將歐洲導向何方,將歐盟導向何方?我們也許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各國對疫情的處理中看出端倪。
閱讀更多 華爾街前沿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