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聽雨】善心真為大

大旱之年,顆料無收,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寺廟便募求一些寬裕的人家捐獻錢糧,以便向災民施捨粥飯,幫他們渡過難關。

【禪林聽雨】善心真為大


  一大戶人家披紅掛花敲鑼打鼓送來了十擔糧食,慧遠師父誦聲阿彌陀佛,以示謝意。

  山中一農夫捧來了半袋糙米,慧遠師父連說善哉善哉,並恭送出了山門。

【禪林聽雨】善心真為大


  小和尚非常不解,悄悄問慧遠師父:“那家捐了十擔糧食,您只送一聲佛號。這戶人家不過送來了半袋糙米,您卻還步送之禮。禮節上似乎很有些不公啊,這是為何?”

【禪林聽雨】善心真為大


  慧遠答道:“那大戶錢財如山,是遠近聞名的富戶,十擔糧也不過九牛一毛。他一路鑼鼓喧天,更有招搖善心之嫌。何況他捐的是存積了多年的陳糧,這讓他的善心更減了幾分真誠。而那個農戶,自家日子都難以為繼。他雖然送來的只是半袋米,卻幾乎是傾家之力了。試問,哪份善心更真,更讓人感動呢?”

【禪林聽雨】善心真為大


  小和尚點了點頭,似有所悟,但又馬上搖了搖頭,說:“可我們廟前公佈的善捐名錄,那些高高在上的,都是那些捐獻錢糧多的施主啊。這又如何解釋?這又如何給真心一個交待呢?”

【禪林聽雨】善心真為大


  “明天一場風雨,那善捐名錄誰還能看得真切?”慧遠長誦一聲佛號,又道:“求浮名者得浮名,求功德者得功德。佛祖的功德薄上,就不只是那些捐金捐銀的人了,而是那些捐真心的人。”

【禪林聽雨】善心真為大


  善之大小,不在錢財,而在心。以錢財多少炫耀善心,也不過得一時浮名。誠心向善,才能大德千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