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南无阿弥陀佛.....”

相信很多人一听到这个旋律,脑海中立马会想起游本昌老爷子的济公形象。济公扮演者有不少,诸如周星驰、陈浩民、梁荣忠等,然而最深入人心的还是游本昌。

三十多年前,52岁的游本昌终于凭借济公一角火遍了大江南北。然而,短暂的喧嚣之后,他却又迅速地归于沉寂。

有人说,这其中有现实的无奈,也有他自己的选择

《济公》大火之后,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1933年出生在江苏泰州的游本昌,从小就被预言,“这孩子活不过13岁,除非皈依佛门。”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刚满六岁时,妈妈就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兴慈法师为师,皈依佛教,法号乘培。

高中时,他进入学校的文工团。

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考入上海戏剧学院,随即被分入中央实验话剧团。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刚开始他只能演一些跑龙套的角色,所以本职工作并不忙,业余时间他就包揽了很多工厂、学校、单位的文艺辅导,每天忙得团团转。

之后又遇到历史上的那十年,从而立之年到四十不惑,游本昌就这样错过一个演员的黄金时期。

十年之后,游本昌回到了中央实验话剧院。和十年前一样,他还是只能演一些无足轻重的配角。

好在游本昌想得开,每一个配角,他都会把它当成主角来演,为此下十足的功夫,翻阅各种资料书籍。

就这样,游本昌就像演艺圈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直到演完第79个角色,男主角才第一次轮到他,济公。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对于济公,他再熟悉不过了。

苏州有个评话艺人沈笑梅,人称“江南活济公”,游本昌从小听他说书,对济公熟悉得很。

这时有人提出异议,游本昌根本不像个喜剧演员,演不了。他也不反驳,当面学了一句“济公”说话,逗得众人都乐了。

接演济公这一年,游本昌52岁,足足跑了30年龙套。

后来领导问:“你能演好吗?”

他也不会自夸:“作为一个演员,这是个新角色,我不可能打包票,我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我一定会努力。

事实证明,他就是演济公的不二人选。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02

开拍前,他把卓别林喜剧、传统戏曲、哑剧元素都思考了一遍,在拍摄时,也大量运用。

那时,游本昌每天最多只能睡4个小时,拍之前他要准备、构思,拍完之后他还要总结、反思。

他说,只有这样,新点子才能一个个冒出来。

“风摆荷叶,脚踩棉花”,再配上“鞋儿破,帽儿破”的歌词,一个活脱脱的济公就此诞生 。

值得一提的是,衣服是他拿回家自己做旧的,扇子是用钢丝划拉开叉的,预先准备了十几把,往后越拍越少。

道具顶多是花些心思,最难的是特效。打斗时,情节设定是要被人甩出去。实际拍摄,他就得从两米多高的地方往底下摔。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由于群演不专业,拍了很多遍,虽然地上铺了软垫子,但年过半百的游老,摔下来也是被跌得七荤八素。

有一回妻女来探班,正赶上他拍打戏,母女俩心疼得直落泪,而游本昌却乐呵呵地安慰她们,人们从没见过他为拍戏而抱怨过。

还有一场吃肉的戏,道具组头一天晚上买了肉放冰箱,第二天一早拿出来去山上拍戏,拍到吃肉的那场,已经到了下午五六点。

正值夏天,39度的高温,八九个小时过去了,游本昌咬了一口,才发现肉已经臭了。

但导演没喊停,他就只好一直咬,一直咬,直到导演喊卡,他才赶紧跑到一边将嘴里的臭肉都吐出来。

后来,这段表演被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纳入了教材。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03

1985年《济公》播出后,迅速风靡了大江南北,游本昌也更加为人熟知。

当年《济公》影响力非常大,家喻户晓的程度不输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甚至在国外也很火。

《济公》在新加坡播出后,游本昌代表中国演员访问新加坡,一位华侨见着他就激动地握住他的手,说:

“游先生,我们太感谢你了!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英文教育,自从看了你的济公后,就开始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了!”

游本昌没有想到,一个角色的影响竟然如此之大。于是后来,他对于剧本的选择也就更加慎重。

以至于,虽然《济公》演得如此成功,但随后20余年,他却几乎无戏可拍。

“我的原则其实并不高。只要是及格之作就可以干啊。”

据说,当时很多人带着剧本来找他,他看完不认可,就拒接。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总之,只要你的戏不烂,对得起观众,出演没有问题,但戏烂那就一切免谈。

也因此得罪了一批人,然而宁可得罪这些人,也不可亵渎艺术、欺骗观众,他的底线格外牢。

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甚至让他决定退出剧团。1991年,剧院给每一个演员定下指标,这令游本昌很不解。

“如果到年底没有完成任务,我是不是什么戏都得演了?文艺工作者是为观众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弘扬真善美服务,什么时候要为人民币服务啦?”

结果这一闲就是20多年。为了演员的良心,游本昌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04

屋漏偏逢连夜雨,后来妻子患癌,他放下一切,陪伴妻子。

再后来,游本昌成立自己的公司,拍摄《济公游记》,他自己投资、导演、演员一手抓。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为了弘扬传承哑剧艺术,他投资拍了《哑然一笑》,结果赔了近百万。

2006年为了弘扬真善美,继续投资《了凡的故事》,只可惜老爷子免费送给卫视,他们都不播放,结果又赔了几百万。

如今这部剧豆瓣高达8.8分,对我们同样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善因善果,恶因恶报。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有人替他惋惜,为何不借着济公的名气多接点戏,多赚点钱,反而吃力不讨好,去拍一些注定会赔本的戏。

其实,金钱名利这些身外事,他早就看得云淡风轻。

80岁那年,游本昌又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成立剧团,只为了排话剧《弘一法师》。

旁人觉得不可思议,游本昌却说:“非常值得!这是为了我的本职工作呀!”

不仅因为他信佛,而是弘一法师身上有太多值得弘扬的优秀品质,身为演员他必须拍。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写在最后

演员一生能够遇上一个好角色,就是件幸事。

当游本昌遇到了济公,人生的后半场开始大放异彩。


游本昌说:“这个角色一直没有离开过我,我一直在领悟,受益无穷。

我跟济公,不是简单的演员和角色的关系,因为我遇到这个角色,这个角色度化了我,他让我领悟了人生到底是什么。”

“我有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感,艺术家的无限使命感。”

上学时,戏剧学院的老师时常告诫他们的学生:“不要想着当明星,要当艺术家。”

多年来,游本昌一直铭记于心。

因拒绝“烂戏”得罪人,20多年没戏拍:那么好的老艺术家,可惜了

所以这一路走来,他才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清。

身处纸醉金迷的娱乐圈,却坚守自己做人的底线,恪守演员的本分,这就是济公游本昌的修为。

相较于某些演员,游本昌能以仁怀之心,爱惜羽毛,敬畏职业,不骄横、不媚俗,这才是真正的老艺术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