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教育,一場教育資源分配革命。能期待教育公平的時代來臨嗎?

網絡教育,一場教育資源分配革命。能期待教育公平的時代來臨嗎?

網絡使得教育資源可重複利用,可遠程傳播,將導致教育資源的再分配。網絡教育立法就是把這種新模式制度化。

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場“網絡教育立法研討會”,大家對於這個主題都很感興趣,也給“網絡教育”這種新的教育模式賦予很高的期待。我們對於網絡教育能夠期待什麼,它是否是一場教育革命的契機,資源的再分配下,最大限度的實現教育公平,這可能嗎?下面是我的發言,其中的觀點和想法,供大家討論。

正文如下:

網絡教育立法還是屬於教育立法的,既然是教育立法,我認為還是要解決的是教育問題。但叫做網絡教育立法肯定還是有網絡的特性,和網下的區別。這種區別是形式上的還是實質上的呢?我認為是實質上的。區別是什麼?其實質是什麼?對其不同的回答,決定了網絡教育立法的宗旨目的,也就是方向。

我認為網絡教育立法絕不是解決網絡法意義上的問題,也就是說不提教育,用網絡問題立法就可以涵蓋的問題。也就不是什麼版權問題,知識產權的問題等。這些我認為都不是。我認為的網絡教育立法問題的實質還是教育問題,但又因為其網絡的獨特性而區別一般意義上的教育問題,至少是具有網絡特點的。教育問題中無非涉及到教育的內容的問題,教育的資質問題,教育的公平問題等。教育內容是指哪些內容可以教,教育資質問題是指哪些人來教,哪些人可以教。教育公平問題,也就是教育資源的分配問題。

所謂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三人行必有我師,這些教育原則是很好的解決了前面兩個問題,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公平的問題。按照傳統教育的模式教育公平問題是無法很好的解決。而網絡帶給大家共同的感覺,是不是教育公平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即通過網絡的途徑來解決,於是種網絡技能培訓教育網站,大學公開課網站,輔導機構網站,作業幫等輔導了軟件應運而生。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和潮流。當然由此一些網絡法律問題也產生了,如前所述。但這些都不是教育問題。不是我認為的網絡教育立法問題。我們從這些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其實現在的網絡教育有一塊很大空白地帶。

義務教育階段這樣的初等教育,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內容是缺乏的。我們可以從網絡上免費搜索到大學課程的視頻,各種技工視頻,也有一些學前教育軟件。當時總體上初等教育這塊是空白的,為什麼,很簡單,這是政府在掌控了,從小學,初中,到高中,這樣的學校教育模式是世界教育的主流模式。而我認為這種模式是不是可以通過網絡的技術來進行改造或者革命。其最後還是要解決的是教育公平的問題。

二、如何通過網絡的途徑來改良或者革命學校教育模式

我一直很奇怪,就純粹的知識點的講解或者方法的運用,我們是不需要老師的,或者這麼多老師的。原因是如果我們在全國所有的小學初中高中學校中從每一個學科中選拔出幾位講的最好的老師根據教育部規定的知識大綱授課,然後錄製成視頻,發佈在網絡上,給全國的學生免費學習。這要省下多少的教育成本,能在多大的程度上解決教育公平這個問題呀。當然這個事情只能教育部來做,學校來做。但這同時又會帶來諸多需要協調的問題,學校老師任務職責的重新調整,農村教學設施的建設等等。但我認為是可行的,也是有益的。不會導致老師下崗的。但帶個孩子的人生選擇的多樣性。那就是我希望網絡教育立法可以擔負起這樣的使命和大旗。

三、是不是網絡教育立法問題?

當然這也可能不是一個立法的問題,只是一個政策的問題。但是按照社會促進法的思維和模式,以法律來促進政策的實施和解決教育公平問題,是可以進行教育立法的。但這是否是我們討論的網絡教育立法的範圍又有問題。網絡教育立法問題到底是什麼?我認為是要先明確的,放在教育立法下面,我認為是可以認為是通過網絡來解決教育公平的問題是可以作為網絡教育立法問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