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猪北养,受非洲猪瘟影响,现东北生猪存栏是否恢复到正常年份的水平了呢?

壮香黑土炮养殖


东北自2018年8月3日发生非洲猪瘟以来,吉林、辽宁市场存栏量迅速减少,最低量在2019年2月份,产能减少60%。随后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东北市场复产逐步进行。以规模企业资金、技术实力较强为代表,复产迅速;而中型未发病养殖企业,复产则以“商转母”为主;散养户资金短缺、对抗疫情的能力较弱,复产量有限。

业内对2019年11-12月份直至2020年上半年皆持较为乐观的态度。2020年3月出初,东北及山东部分地区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明显增加,较最低存栏时均在10%以上,辽宁、吉林地区高达20%。另外,近两年在东北建场的规模企业是复产大军的主力军,复产可占80%以上,因此复养已体现初步效果。但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北方生猪存栏还未达到正常年份水平,预计2020年下半年随着南方生猪产能的逐渐恢复,届时东北生猪产能才有可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农夫K线


四季度东北生猪产能率先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东北是国内最早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的地区,有关部门发布的第1例疫情就是2018年8月3日发生在辽宁沈阳。当然,东北也是国内复养最早的地区。2019年下半年,东北复养猪就陆续上市,猪饲料产量也快速反弹,尤其8月份以后,环比增幅达到2位数。

由于产能率先恢复,东北现在是国内重要的生猪调出地区,是北京地区生猪的重要来源地之一。2月份有几天东北天气不佳,影响生猪外调,北京猪价即出现显著上涨。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东北地区的生猪存栏尚未恢复到正常年份,但差距远远低于南方地区,预计今年第四季度产能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

南猪北养已经是老黄历

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南猪北养已经是过去时。目前,有关部门已经划定5大养猪区域,分别是北部区、西北区、东部区、中南区、西南区,区域内形成产业闭环,养殖、屠宰、加工一条龙,未来生猪长途运输将会逐渐减少,调肉将成为主流。

据了解,就连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都要求生猪必须有一定的自给率。

总之,生猪长途调运不符合生物安全防控要求,必然会淘汰,南猪北养已是昨日黄花。


畜牧大集网


经过非洲猪瘟的洗礼,许多养殖户都不敢也不愿意再继续养猪了!想要恢复到以前猪的存栏水平短期内基本上不可能了!哪怕有新的养殖户出现,最起码也要过两到三年才能恢复 ,我估计这两三年之内的生猪价格不会低于十二块。









盘文锋


非瘟影响甚重,

生猪产能恢复还早。

如果产能恢复了,

市场不至于缺猪少肉,

中央也不必在2020年就连续12次密集投放储备肉了。

据官方统计,

2018年8月爆发非瘟以来,

我国生猪产能下降了20%以上,

根据估算,

到2020年年底,

生猪产能可以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


科技让养殖更美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46ebf7f8dcd4d4b93b8826b640268d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