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发布会:入境人员如何管控?清明祭扫怎么安排?官方回应来了!

今天下午

湛江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第七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湛江发布会:入境人员如何管控?清明祭扫怎么安排?官方回应来了!

我市确诊首例境外输入病例

对入境人员如何管控?

清明祭扫怎么安排?

发布会对市民关心的问题

作出了回应——


通报支援湖北医疗队返湛情况

3月20日晚上10时20分,我市援助湖北武汉第一批医疗队16名队员平安到湛;23时28分,援助湖北荆州第二批医疗队17名队员平安到湛。队员们出色完成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付的重大政治任务、特殊工作使命,为夺取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的压倒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湛江发布会:入境人员如何管控?清明祭扫怎么安排?官方回应来了!

湛江发布会:入境人员如何管控?清明祭扫怎么安排?官方回应来了!


33名医疗队员坚守四十多个日夜,以崇高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过硬的作风,实现了患者“高治愈”、团队“零感染”,生动诠释了“珍爱生命、崇尚科学、乐于奉献、团结进取”的广东医生精神,践行了医者“大爱无疆、救死扶伤”的使命担当,他们是湛江850万人民心中当之无愧的逆行英雄。

目前,队员们正在吴川吉兆湾休整,很快就回到岗位上继续为家乡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关于新增确诊病例情况

截止今天中午12时,我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3例,其中境外输入1例,累计出院病例22例,无死亡病例,无医务人员感染病例。有21名密切接触者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自2月14日以来,我市已连续37天无本土新增病例,唯一新增的病例来自于昨天的境外输入,是一名36岁的女性湛江籍法国留学生,这说明我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境外输入风险。

从昨天报告的境外输入病例可以看出,因为患者如实申报了健康状况,全程个人防护措施到位,一到达机场马上启动了境外输入联防联控机制,第一时间进行了规范处置,第一时间送到集中健康观察点,患者本人也得到了及时救治,同时也为迅速开展流调工作,对全部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争取了宝贵时间。最大程度的减少了传播风险,保护了患者家人、朋友、同事和广大市民的安全和健康。

在此,提醒一下广大市民朋友,要继续绷住劲、不放松,戴口罩、勤洗手。对于近期准备来湛返湛人员,一定要事先向所在单位和居住地社区报告进入湛行程安排及有关信息,特别要及时、主动、如实申报健康状况,全程做好个人防护,这个非常重要。


入境人员如何管控?

哪种入境人员属于我市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管控对象?

对于这些管控对象,我市采取什么措施,如何防控的?

市商务局副局长、市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专班办副主任张光强表示,关于管控对象,根据广东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工作指引(第七版),结合我市实际,对以下三类人员列入防控对象实施防控措施:

(一)从外国经广东口岸入境来湛人员;
(二)从港澳台地区经广东口岸入境来湛且入境前14天内有外国旅居史的人员;


(三)从省外口岸入境来湛且来湛前14天内有外国旅居史的人员。其中,对持港澳通行证、回乡证等从港澳地区往返内地的人员,入境前14天内没有外国旅居史的,不纳入防控对象。

湛江发布会:入境人员如何管控?清明祭扫怎么安排?官方回应来了!

张光强说,对于这些管控对象,我市的防控措施可总结为三个“全覆盖”。

一是核酸检测全覆盖。入境口岸海关会同口岸所在地防控指挥部建立合作机制,对所有防控对象实施免费核酸检测,实现核酸检测全覆盖。
二是专车转运全覆盖。我市分别在广东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以及对接经香港、澳门机场入境广东的深圳湾口岸、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拱北口岸、横琴口岸和湾仔口岸派驻了工作人员和安排了转运专车、随护专车,负责将入境来湛人员从入境口岸安全送达我市指定隔离酒店,确保全流程无缝对接,闭环运作。
三是集中隔离全覆盖。将入境来湛旅客运达我市后,统一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且食宿费用一律由个人自理。


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湛江做了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已经构成全球性的大流行,海外疫情呈现加速扩散蔓延的态势。截止3月21日24时,全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314例,全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56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境外输入防控工作,在3月2日成立了防控境外疫情输入工作专班。

我市采取了有力措施做实闭环管理,在广州、深圳、珠海、揭阳和湛江机场设立转运工作小组,及时指定了3家三级医院、5家县(市)人民医院作为涉外定点健康服务中心,以及23家酒店作为涉外集中健康观察点,并对境外抵湛人员稳妥高效地实施免费核酸检测全覆盖,确保航空运输、口岸检疫、目的地送达、集中医学观察、医疗救治、社区防控等环节之间无缝对接、紧密相连、闭环运作,境外疫情输入切实可防可控。

目前,我市对3月7日后来湛返湛的境外人员进行了全面细致排查,对来湛返湛前14天有外国旅居史的332人,全部落实了隔离管控措施。


湛江发布会:入境人员如何管控?清明祭扫怎么安排?官方回应来了!


清明祭扫怎么安排?

我市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是防输入和防聚集。疫情防控期间,全市清明时节群众祭扫活动是这样管理和安排的:

第一、全市殡仪馆、公墓、骨灰楼(堂)等殡葬服务机构暂停祭扫服务,暂停群众现场祭扫活动。

为了减少人员流动,防止输入性疫情和聚集感染,我们暂停全市殡葬服务机构包括狮子岭陵园的祭扫服务、暂停群众现场祭扫活动,恢复时间另行通知公告。

原计划于4月3日举行的湛江市先人骨灰集体海葬树葬活动延后举行,具体举办时间另行通知。

3月20日,狮子岭陵园已实行封闭式管理,公安部门对陵园进行交通管制、治安管理,请市民群众暂时不要到陵园举行现场祭扫活动;支持市民群众延后到重阳、冬至等其他时间祭扫,或者替换低碳文明的方式祭扫先人。

第二、提倡绿色文明祭扫服务。对因疫情防控需要未能到现场祭扫的群众,我们将积极提供绿色文明追思服务,方便市民群众缅怀先人故友、寄托哀思。目前主要采取这三方面的措施:

一是网络祭扫。省民政厅已会同省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数字广东公司,依托“粤省事”提供“云祭扫”公共服务,我市殡葬服务机构将于月底公告开通“云祭扫”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群众追思悼念先人故友的需求。请市民群众留意当地殡葬服务机构的公告信息。

二是代理祭扫。鼓励有条件地祭扫场所,在坚持公平自愿原则的前提下,根据群众的需要,由殡葬服务机构工作人员代为祭扫,为先人故友祭扫并奉献鲜花。

三是公益祭扫。清明期间,由具备条件的殡葬服务机构统一举办简约、文明、不聚集的公益祭扫活动。

第三、严禁参与大姓宗族祭扫聚餐活动。

广大市民群众在清明节期间要遵纪守法,严格遵守疫情防控有关规定,不聚集、不扎堆,不参与宗族性的祭扫聚餐活动。对农村分散的墓地和埋葬点,我们倡议市民群众不要现场祭拜、不踏青祭扫;非要祭扫的话,每宗坟墓参加祭扫人员不能超过3人,要全员佩戴口罩,坚决防止聚集交叉感染,由各地加强管理。


我市复工复产情况如何?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复工复产放在突出位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开展“暖企行动”,带头下馆子消费;对企业复工复产遇到的原材料、生产设备、职工返岗、招工用工、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对接协调,“一企一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当好企业“服务员”。

据统计,全市规上工业、住建、商贸、交通运输、食药医疗生产五大领域管辖企业共7897家,截至3月21日,已有7131家复工复产,复工率为90.3%。全市97个续建重点项目,已复工90个,复工率92.8%,49个列入省重点项目100%复工。

湛江发布会:入境人员如何管控?清明祭扫怎么安排?官方回应来了!

停课不停学,线上教育情况如何?

我市自3月2日开始面向全市112万中小学生(不含幼儿园学生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实施线上教育。

到3月6日,我市112万中小学生,已全部落实线上教育保障措施,线上教育做到了“全覆盖”。在这过程中,克服了最初存在的网络不畅、终端不足、技术不熟悉、使用习惯不适应等各种困难,终于进入了正常轨道。其中各级政府部门、学校、社区及社会各界共提供了6516套终端给困难学生使用,为8595户家庭学生解决网络问题。

市教育局组织近200所学校、600多名老师编制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到目前为止,我市已组织编制的各类视频课件和训练习题近3000个(份),其中从3月2日以来编制中小学各学科线上教育视频课件650节,上传至“学习强国”平台近200节。


关于校园防控物资

我市教育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及省教育厅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积极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截至3月16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通过采购、争取社会捐赠等多种途径,已储备口罩66.2万个(其中成人口罩41.5万个,儿童口罩24.7万个)、测温仪7419支、消毒液187吨。

根据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每人每天2个口罩14天连续使用量进行储备的要求,按全市近180万师生人数测算,约需5000万个口罩,其中成人口罩约需 2000万个,儿童(12岁以下)口罩约需3000万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