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煙花三月下揚州

揚州是江蘇地區著名的旅遊城市,境內以瘦西湖最為出名,是江蘇區域內長江以北地區,旅遊資源最為豐富、旅遊發展最好的城市之一。

旅遊名城揚州

揚州有兩個最出名的景點,第一個是瘦西湖,第二個就是瘦西湖邊的大明寺,都是來揚州旅遊必去的景點,但我今天要推薦的卻不是這兩個,而是一個不出名的寺廟,它沒有大明寺那麼出名,更沒有大明寺那麼香火鼎盛,當然,如此沒落的寺廟也是不要門票的,如果你是揚州人,你想起這座寺廟了嗎

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揚州瘦西湖

天寧禪寺

這個在揚州眾多景點之中顯得默默無聞的寺廟,雖然歷史悠久,卻基本無人問津,連停車場也沒有,我曾經去過三次,每一次都為停車煩惱,這個歷史悠久但默默無聞的景點就是:揚州天寧寺,也叫天寧禪寺。

(如果來天寧禪寺旅遊,沒有地方停車,就停旁邊的西園飯店裡面)

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天寧禪寺正門

1.天寧寺歷史變遷

雖然這個寺廟不出名,但絲毫不影響它的歷史地位,在古代,曾今是“揚州八大古剎之首”,足見其在古時候的地位;天寧禪寺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晉時期(即公元317年-420年),天寧禪寺就是建於那個時候,那時候的揚州還不叫揚州,而是叫廣陵,當時這裡還不是寺廟,相傳為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的住所,算起來距今超過1600年曆史了。

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寺廟內部

後來謝安的後代把這個本來的私人住所捐給佛門改造成了寺廟,又經過後世數百年的不斷修繕,在北宋政和年間正式被朝廷賜名天寧禪寺,康熙皇帝南巡的時候也曾在此住宿。

現在,在天寧寺的門口靠西邊一點,有一個遊船碼頭,碼頭是乾隆皇帝南巡時修建的,直到今天仍然作為遊船碼頭在使用。

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寺廟門口西邊的遊船碼頭

(在這裡坐遊船時,遊船上的船工會為你地地道道的講講乾隆皇帝在揚州發生的故事,聽起來樂趣無窮,當然故事內容基本都是他們杜撰的。)

2.天寧寺特點

第一次來到天寧寺的時候,沒進寺門之前,想著寺廟一般都是佛像林立,莊嚴肅穆,可是走進天寧寺才發現,在天寧寺的大殿裡面,卻不見一尊佛像,取而代之的居然是揚州八怪的一些書畫作品,在寺廟兩邊走廊,基本都是售賣一些老物件的小店鋪或者售賣一些奇石的,不見寺廟的一點樣子,更像是一個古玩市場。

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寺廟內古玩交易市場

(整個寺廟裡賣的最好的就是寺廟西側出口處的雨花石,泡在水裡的雨花石顏色豔麗、手感厚重,是在其他地方不多見的。)

3.寺廟門口的“御馬頭”

從寺廟的西側出口出來就是御馬頭(這裡“御馬頭”的“馬”字並非筆者打錯字,確實是“馬頭”而不是“碼頭”),那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乾隆提名的御馬頭

關於這個名字的由來,我也是聽遊船上的船工說的:這三個字其實是乾隆皇帝南巡時所書,當時乾隆南巡,在天寧寺旁邊駐蹕,為方便皇帝出行,在天寧寺門口古運河邊修建了供遊船停靠的碼頭,碼頭修建好以後,請乾隆皇帝提名,乾隆原本打算提名“御碼頭”,可是想了一下,有個石字挨在馬的前面,那馬肯定不方便走,容易馬失前蹄,所以就把“碼”字的“石”字旁去掉,最終賜名“御馬頭”。

揚州有座1600年曆史的寺廟,現在淪為花鳥市場,沒有香火與佛像

天寧禪寺

現在的天寧寺,歷經1600年,已經沒有了往日的風采,就是來揚州旅遊的遊客一般也很少到這個地方來,在天寧寺東邊不遠的東關街倒是人流如織,如果你來揚州旅遊,前往東關街,順道可以來天寧寺看一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