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是不是不能对经典和古籍有任何的怀疑?

胖子228630072


这是个伪命题,因为这不是能不能怀疑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能力怀疑的问题!

如果能很好的理解中医经典,自然而然就能对自己需要的做出有价值的判断和取舍;如果还没能理解,那又怎么知道自己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还是瞎琢磨的呢?

就好像总有人说现在中医停滞没发展,实际上,发展的前提是继承,现在的问题是中医已有的东西都没继承好,又怎么超越?都知道人类的进步都是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也得先爬上肩膀呀!

所以,任何学科都是,先学明白,再说其它


心息相恋


怀疑是可以的。但是怀疑要建立在认知事实的基础上,千万不要建立在自己的无知上!

以无知的小学生怀疑大学的知识,就是愚蠢,是不知好歹!

首先应该潜心的学,认真的学,不要因为学不会就随便怀疑。 等学了一定地步,可以根据一些事实,试图着,摸索着怀疑,试错。

不要随便轻易的否定理解不了的前人智慧。

当然也不要太过迷信,可以探索,寻求。

就是不要轻易肯定,也不要轻易否定,而是多探索寻求。 以实践事实为最高依据。


文宇1239


美国有哪些中医学校(一)

随着“中医热”在国外的兴起,中医教育事业在美国也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在美国已有30多所中医院校,大部分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其中半数以上被政府承认。主要的中医、针灸院校有如下几种:

·美洲中医学院

美洲中医学院始建于1980年,学校提供证书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在三年内上完12个学期的课程,能获得针灸硕士学位。修完9个学期的课程,能获得证书,参加针灸执照考试。

美洲中医学院的居民诊所,是惟一被加州公共卫生事业局批准,可使用针灸和中草药进行治疗的卫生机构。

·美国中西医科大学

中西医科大学建于1975年,1979年成为第一所被加州政府承认的中医学校。该学校设有三个专业,卫生工作者针灸专业,为已完成西医专业的卫生人员所设;夜校增设了西医课程;中医博士专业,为合格的针灸师开设。

·国际中医学院

国际中医学院由米歇尔·曾医生在1984年创办,是一所非营利性学院。教职员工在不同的国家受不同的针灸学和中医学培训,同时,聘请中国大陆的客座教授任教。每年夏季组织学生到中国旅游学习,并获取针灸和中医学证书。

现在科学对穴位的研究

许多人从穴位的电学特性去探索它的本质。

1950年,日本的中谷用12伏直流电通过人体皮肤,发现皮肤上存在某些导电量特别高的“良导点”,它们的位置与穴位位置吻合。

此后不久,法国著名针灸学家尼伯亚特在助手的协助下,应用测定皮肤电阻方法证实了这一现象,并确定穴位电阻只有它周围皮肤电阻的一半。

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有关穴位电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电阻高电位的特性。

聪明科学家从祖宗典集中,寻找宝藏,比如屠哟哟从传统中医得到启发发明青蒿素。

韩医是中医同理论医学,没见人家韩国一群人天天喷韩医,抹黑自己文明。

出国后发现外国人非常崇拜中华文明。

美国人天天捧自己的基督文明,日本人天天捧自己文明文化,韩国人天天捧自己文化,都努力证明自己的祖先智慧伟大,而韩国日本的文明其实都是中华文明,而今天国内一群百嘛不懂的天天抹黑自己民族文明,证明自己祖宗是低劣的蠢猪,就为认那几个洋恶棍。

澎湃新闻9月27日消息,中医在全球范围或将跻身成为主流疗法,而非仅仅作为手术、放疗等标准疗法之外的补充替代疗法。

据《自然》新闻9月26日报道,世卫组织最高权力机构——世界卫生大会将于2019年推出该组织的第11版全球医学纲要,首次纳入中医传统医学的相关信息。全球医学纲要也被称为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CD),在全球拥有绝对的影响力。

青蒿素是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青蒿素是继乙氨嘧啶、氯喹、伯喹之后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尤其是对于脑型疟疾和抗氯喹疟疾,具有速效和低毒的特点,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

1969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军代表的建议下,全国“523办公室”邀请北京中药所加入“523任务”的“中医中药专业组”。北京中药所指定化学研究室的屠呦呦担任组长。当时的基本思路是采取民间验方,然后利用现代的有机溶剂分离药用部位并进行相应的药理筛选和临床验证,研究人员整理了多达808种可能的中药。据称她们开始并未考虑使用青蒿,因为它的抑制率极不稳定,在12~80%,直至看到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从而得到启发,以现代科学组织筛选,改用乙醚提取。1971年10月,青蒿的动物效价由30%~40%提高到95%。1971年12月下旬,用乙醚提取物与中性部分分别对感染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小鼠以及感染猴疟原虫(Plasmodium cyomolgi)猴的疟原虫血症(parasitemia)显示 100%的疗效。



真理再现人间



彼岸花诺


为什么要怀疑经典和古籍呢?学中医与经典古籍并没有冲突啊!很多的经典古籍还非常有助于学中医呢!比如:《易经》《黄帝内经》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啦!这些书籍都是非常好的中医经典著作啊!很多经典古籍里也能学到很多中医知识啊!中医太博大精深了,虽然有些经典古籍里没有中医的词汇,但也许含有中医的智慧喔!!



齐妞儿


这肯定不是。

中医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留下来大量的经典和古籍。这些经典和古籍包括了几大类型。阐释中医理论基础的,如《内经》《难经》等,临床应用体系的,如《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到明清以后,有好多自己从事临证工作,写了部分书,大致以首先引述经典内容,然后阐述自己对于临床问题的观点。同时也有顺便驳斥别人的观点的。还有朝廷的类似于医官的人,组织人编辑了医书比如《证治准绳》等等,也有部分专科书籍,如《小儿药证直诀》等。当然还有其他的关于针灸,中药的大量书籍没有被提到。所有这些书的内容中,绝大部分是有临床基础的,是无数人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的经验体系。但是,由于时代科学发展所限,其中有很多机械的甚至是可以称为糟粕的东西,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具体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而言之,中医药是中华文化流传下来的伟大宝库,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的力量加强对传统经典和古籍的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让传统医药更好地为现代社会服务。

以上纯属个人体会和观点。


同仁中医陈大夫


带着审视去看事物,带着严谨的态度看中医没什么不对。

致于能称为经典的,是经过无数业内前人考证的。首先你得拥有丰富博学的中医知识,同时带着敬畏公充的心态去辨别。

怀疑的出发点是求知。

例如:某个名经方会因认识掌握的程度,直接作用于疗效。但是,疗效只是后果。而前因就是多种因素的过程稍有偏差,则徒劳无功。如果:分量配比,泡制不规范,使用的是速成原材,辨证不准,患者未遵医嘱等等原因。

所以说,怀疑是正确的。没有坚实的基础,只会停步于怀疑之中。



红豆的收示录


要怀疑。怀疑后去实践去验证,到时一定会有被否定的,比如松解肌肉就比点按穴位疗效更快更可靠的效果。也有可能更确定古文中的记载,比如心主神明,现在换心人就有捐赠者的记忆。还有补充的,比如关元穴是强壮穴,为什么强壮没说,实践中才会发现,关元穴激发的是内分泌系统。

用实践去提升自己是最有意义的。。。


小人物大梦想


上天有好生之德,古圣人们没有遗弃凡人,所以世代出现许多名医如:岐伯,扁鹊,张仲景等扶危济困,只因他们都是真正参透了古中医的根本。

什么是古中医的根本?

他们都知道依靠药物等各种医疗手段治病,是无法彻底断除病根的,只有顺应人体自身的排病反应,顺势而用药,方能达到病除的效果。但是张仲景之后,后世的医生们完全依赖药物,把病当作仇敌,势同水火,用各种极端手段(药物,手术,放化疗等)对付病症,人并非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滥用的药物和错误的医疗手段,可悲可叹!



山中之人


学中医不是不能对古籍有怀疑!

医者贤愚有别,须要辨证!

但要明其理,中国用草药时间不长!

早期是道家药散,药丸。

佛家进入中国,才有方药,方剂。

宋代,中医药,才进入旺盛期。

脉学,医药,才进入昌盛时代!

名医少,庸医多,医药争斗,不弱于当代斗争,难辨难分,决定国家支持的对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