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印章?

鵬友程


欣賞印章之美,應從幾個方面著眼。

1. 篆刻藝術之美。講究印文的章法、刀法、書法、韻味。歷代流派紛呈,需要較高的傳統文化修養,方可品評。邊款也可反映書法、刀法甚至詩文的水平。

2. 印鈕之美。講究造型與雕工。這方面因材而異,石料印章的印鈕造型及雕刻工藝,隨形章的淺浮雕、薄意雕的構思、佈局、雕工,在方寸之間進行藝術創作,水平高下,較易區分。玉印多在印鈕造型雕刻上下功夫,優劣高下立辨。

3. 印材之美。金石牙角,均可入印。戰漢時期高古印章,以銅、玉為多見,金銀或其他材質偶見。明清以降,石印章為多,雞血石、青田石、壽山石印料占主導地位,田黃、昌化雞血石為珍稀的上等印料。同時和田玉、象牙、犀角也是高級印材。

雖然以上三條可以相互獨立存在,但一方好的印章,如果能兼顧二點或三點,方為上品。

從收藏的角度來看,古代印章承載了大量的歷史文化信息,值得收藏。在材質貴賤、雕工優劣、篆刻藝術高下諸多因素外,歷史文化因素佔重要地位。而近現代印章,則以材質優劣佔比較大,應擇優入藏。此外,名人印章,自戴光環,如有機會,不應放過。當然,贗品例外。

1-2. 各式材質的戰漢印璽:金、玉、銅鎏金,水晶;

3. 清皇家玉璽;

4. 吳昌碩〈靜樂〉壽山石閒章,帶老缶紀年邊款;

5. 陳巨來邊款象牙印章;

6. 各式清獸鈕和田玉印;

7-9. 田黃隨形章,薄意雕。











卓然堂


小編之前在《書法作品常用的印章有哪些》這個問題中回答過,在書畫中常用的印章有三種,即,姓名章、閒章以及收藏鑑賞印。

姓名章很好理解,即作者本人的印章,包括姓氏章、名章、字號章一般有朱文和白文,可以蓋一個也可以蓋兩個。

閒章的內容很廣泛,沒有特定的要求,齋號章、雅趣章、年月章都可以。

至於最後一種就是與收藏有關了。

在自己收藏的書畫上鈐印以示歸屬,說白了就是XXXX到此一遊。

△ 吳昌碩印刻



其實有很多書畫家,他們精通書法、畫法、篆刻,而且具有嫻熟的技法,舉個例子,你看張大千、傅抱石、齊白石、吳昌碩、趙之謙這些人,他們不僅畫工一級棒,而且也會自己篆刻印章。

書畫鑑賞可以從很多維度去討論,就比如說,風格、色彩、構圖、印章、筆墨等等一系列去鑑定、鑑賞,但是要論最主要的,無非是書畫本身和印章了。

△ 吳昌碩印刻


你翻看歷代書畫家的作品,幾乎都能發現上面鈐了印。

為何印章如此重要,可以與書畫本身共論呢,實際上在鑑賞方面,印章能大幅度的辨認是否是真跡。


之前我們也有說過這個問題,在古時沒有像現在技術發達,印章可以批量生產,那時沒有機器,只能人工篆刻,所以很少有人能製作出一模一樣的印章,臨摹和復刻都不可以,多多少少都存在著差異。


其次,印章能起到完善整幅作品構圖的作用, 水墨畫也好,書法也好,色彩會比較單一,印章與印泥搭配,紅色的印泥能夠為作品增添色彩,這種感覺就像“萬綠叢中一點紅,動人春色不須多”的感覺。

然而印泥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印泥的質量、是否溼潤、鈐印時的力道都會印影響印章的效果。比如說有時用勁大了,那麼邊寬自然會寬一些,但這是從清晰程度去討論的,手法也會使得蓋章的效果有所不同。



我們在鑑賞時,也不能忽略了印章的色彩變化,畢竟有的書畫經過時間的變遷,印章的色彩也會跟隨變化變得稍微暗淡了一點。

最後,若你細心觀察會發現,歷代出色的書畫家,他們的作品風格與印章的風格相一致。幾乎不太可能出現小楷書法會蓋有飄逸飛舞的印章,同理,潑墨等大氣的圖畫,也不太可能會蓋有小巧秀氣的印章,印章與作品,有著相呼應的感覺。



看更多美學知識和東方傳統手藝,歡迎關注【東家·守藝人】,本回答來源於東家Su,圖片來源於網路。


東家APP


不雕之雕的昌化雞血石章料。







用戶3155173832136






老麥讀書


我不是印學中人。清乾隆年間一部由汪啟淑精心輯錄家藏古銅印以及當時一百數十家印人篆刻而成的《飛鴻堂印譜》,讓我有幸一睹先賢以鐵畫石,在方寸間營造的別樣世界。十多年間,在有意無意中,散落市井的或銅石、或牙木、或水晶蜜蠟的印章被我收入囊中,大概也有百方,其中不乏“石帝”田黃、“石後”雞血等名貴印石。讀印文,常心馳神往文人閒時雅集的高古、恬淡,亦熱衷於撫石吟句,與印人傾心唱和。

對於印章鑑賞,明代周公瑾將印章分為逸、神、妙、能四品,認為法是品的基礎,“品”是“法”的評價,得法者才能夠稱得上是印章的上品。《印說》中說:“惟胸中有書,眼底無物,筆墨間另有一種別緻,是為逸品”,這說明印章水平的高低與作者內在氣質與修養有關。齊白石指出:“刻印,其篆刻別有天趣勝人者,唯秦、漢人。秦漢人有過人處,全在不蠢,膽敢獨造,故能超出千里。”汲取精華,大膽創造,尋求變化,都是我們品評印章藝術性的依據。

明清之後近300年來,我國印章藝術的發展,取得了令人眩目的成績。紛呈的流派,著名的篆刻大家,以印品、人品俱佳的實績,贏得了人們的敬仰。何震所開創的皖派,丁敬所開創的浙派,以鄧石如、吳熙載為代表的鄧派,以吳昌碩為代表的吳派,以黃士陵為代表的黟山派,都稱雄印壇。吳熙載的沉著穩健,回味醇厚;趙之謙的奇思妙想,豐富多彩;吳昌碩的古拙沉著,藏密雄強;黃士陵的參差有序,寓巧於拙:齊白石的大膽潑辣,犀利蒼勁……識其精髓,方能練就眼力。

收藏印章,最重要的是看使用者,名人使用的印章具有歷史人文價值。名家鐫刻的印章就要比一般的珍貴,古代官印存世稀少,官越大價值越昂貴;參考存世量,一般來說年代越早收藏價值就越高:從品相看,印章要求字圖清晰,邊飾無損,而有殘缺的印章在價值上就大為遜色。傳世品印章的價值一般高於出土品;從材質上看,昂貴的有田黃石、雞血石、瑪瑙、玉石、金、銀、象牙、犀角等材料,其次是銅鐵、竹木等。製作印鈕工藝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價值,精美的印鈕本身就是一件工藝品。印章的內容可分為姓名章、成語章、年號章、齋館章、收藏章、謎語章等,名人的收藏章、齋館章等價值比較高。當我們擁有、把玩它的時候,心中油然而生的,不僅僅是快慰,更多的是一種志趣的共鳴和心靈的溝通。

“石不能言最可人”。石本有靈性,而印人賦予它全新的生命後,印石的靈魂就被激活了。文人把民族固有的文化元素注入其中,更多是寄託了一種精神。在其中游歷,審視傳統與現代一脈相承的篆刻藝術,其內涵正如乾隆年間著名篆刻家周芬所刊的印文所言:“樂在其中”。

(奉上幾方家藏的印章,與同好共賞。)











醇夫真賞


我10多年前偶得一枚古銅印章,不知是何時何人的,請先知們幫鑑別一。下




用戶2054438202979


一幅完整的國畫,是分三部分組成。第一題字、第二繪畫、第三印章。雖然印章在書畫鑑定中屬於輔助依據,但是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要想提高對印章的欣賞水平和鑑賞能力,首先要了解篆刻發展史,要了解秦漢印,要了解明代文彭、何震的治印特點,尤其是要了解清代乾隆年間興起的金石學,也就是要了解浙派和它的創始人丁敬、黃易,和皖派的創始人鄧石如。在我國近代畫家中,書畫用印比較多的有齊白石、張大千等,通過深入研究發現,張大千在書畫作品中曾經使用過的印章多達數百方。

張大千書畫用印

但是我們發現它在具體的使用時還是有規律可循的,這就為欣賞和鑑別張大千書畫用印提供了方便,現在總結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張大千早年在書畫作品中鈐蓋的印章基本上均為他自己所刻。其風格,上至周秦古璽、漢魏官印、宋元印押,下至浙派的趙次閒、皖派的吳讓之、海派的吳昌碩,甚至齊派的齊白石,張大千都有所涉獵。

張大千刻印

左上:《大千好夢》;左下:《大千》;右上:《張爰》:右中:《大千居士》;右下:《冷透鬚眉見小乘》

二,張大千中年的書畫作品中鈐蓋的印章多為陳巨來、方介堪所刻,其篆刻風格與張大千迥然不同,張大千治印以古拙見長,陳、方二人治印線條遒勁。

陳巨來,方介堪為張大千刻書畫用印

左上:《大千居士》;左下:《暱燕》;右上:《張爰》;右下:《暱宴樓》

三,張大千在畫荷花時多鈐“三十六陂秋色”、“冷香飛上詩句”等印;張大千畫有關佛教作品時,多鈐“除一切苦厄”、“色不異空”等印;張大千在畫有關敦煌壁畫風格的作品時,多鈐“老棄敦煌”等印;張大千畫有關石濤風格的作品時,多鈐“浪花無際似清湘”、“道濟長城”、“苦瓜滋味”等印。

左圖:《道濟長城》;右圖:《老棄敦煌》

四,張大千對書畫用印有著自己的見解,這也對鑑賞張大千書畫用印有幫助。張大千說:“人名印章以方形的最好,圓形還可,若腰圓天然形等都不可用。”他還認為工筆畫中宜用周秦古璽,而寫意畫可用兩漢官司印信的體制以及皖浙兩派,就中吳讓之的最為合適,若明朝的文、何都不是正宗。

左圖:《張爰》;右圖:《張爰之印》


文物鑑定專家邢捷


由此可見中華制印歷史的斷代…?







kong銀河星


印章玩賞(魁元閣珍藏)










用戶山東魁元閣


畫工筆可多用秦漢風格印,畫寫意可用現代齊派風格印。注意壓角,引首,名章,齋號印用法。多看大家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