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清代初年的著名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年有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为浙江省嘉兴市)人。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画像。

朱彝尊在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官检讨。康熙二十年出任江南乡试副主考。二十二年入直南书房。由于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书法。

朱彝尊的学术才情是多方面的,他还善书法,精于考证,家富藏书,藏书处名“曝书亭”、“潜采堂”。曾参加纂修《明史》。著有《曝书亭集》《曝书亭词》《经义考》,编纂有《明诗综》《词综》等。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著作书影。

朱彝尊是17岁那年入赘浙江省归安县(今吴兴县)教谕、岳父冯镇鼎家,那一年,妻子冯福贞15岁,妻妹冯寿常只有10岁。

17岁的朱彝尊,婚后生活是幸福的。住在冯家,读读书,练习书法,写些诗词文章,对于朱彝尊几乎可以说是天生带来的福气,这生活也自然使他更具才气。

岳父冯镇鼎常常当着朱彝尊的面,忍不住的对宾客赞叹:“吾家千里驹也。”

被岳父夸奖的时刻,朱彝尊不由的便也有些赧然。因为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赘婿的身份。可谓,因为家贫而入赘,因为入赘而羞赧。

我国台湾省的知名学者李敖对朱彝尊很是敬佩,他曾在文章中介绍说:

清朝有一个朱彝尊,算是一颗慧星,他居然有了爱情的故事,并把这故事,写成了“风怀诗”,不但把诗写好,还要把诗收进他的《曝书亭集》。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曾经使用过的端石桐叶砚台铭文拓片。

前不久面世的朱彝尊款端石桐叶砚是清代初期肇庆老坑石。砚背有铭文:“岂隐朴以幸全,亦超类而独劭,愿佳人之予投,虽琼琚而匪报。远叟。此砚昔从余甘凉,亦故人也,为取何承天赋语张之,壬午王春。秀水朱氏珍藏(印)。”

他的道学朋友一看,可急了,劝他注重清议,别把这不三不四的咸湿诗放到集子里去。可是朱彝尊不肯,他说:“吾宁不食两庑豚,不删风怀二百韵!”(大好猪肉美食宁可不吃,也不删掉这首诗)

这是受中国传统文化所浸染者不可能做出的举动,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背景的人,很难想像出朱彝尊这种勇气有多么大!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书法。

朱彝尊确实是个性情中人,他曾将他所有的爱情故事编成一部词集,称作《静志居琴趣》。又过了若干年,朱彝尊则写就另一部巨著《静志居诗话》。静志是朱彝尊妻子冯福贞的妹妹冯寿常的字。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书影。

这些文集传至今日,使我们能够认识到300多年前真实的名儒朱彝尊,杰出的文人果然都是才情并重的。

有一日,朱彝尊访友回来,正值春意盎然,才子自然是喜欢应景,便信步到后花园去向看满园春色。才到圆门,忽听得花园里一阵笑声。

这笑声,搅得朱彝尊心头一荡,定睛看时,却见蔷薇架下,一个女子正在扑着蝴蝶,在阳光下,似一幅绝美的图画。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不知朱彝尊眼帘中的女子可如画中之女一般。

朱彝尊人没有动,心却动了,因为虽然只是倚着圆门静静地看着,忽觉有一种异样的感觉。那美丽的女子正是已渐渐长大的妻妹冯寿常。

很快,他有了一种填词的冲动。回到书斋,朱彝尊略一思索,很快就填出一阕《清平乐》:

齐心耦意,

下九同嬉戏。

两翅蝉云梳未起,

一十二三年纪。

春愁不上眉山,

日长慵倚雕阑。

走近蔷薇架底,

生擒蝴蝶花间。

写罢,朱彝尊将笔一掷,又念了几遍,不觉就痴了。朱彝尊与妻妹的爱情一直埋在心底,记录于诗词之中。他们一直止乎于礼,不逾雷池,只是在心头任爱情荡漾。

图说清史:名儒朱彝尊的诗词文集却映像出与妻妹深情难舍的情感

▲朱彝尊“小长芦钓鱼师”印文。

可惜,康熙六年,朱彝尊这位已经丧夫的妻妹冯寿常,年仅32岁时便因忧郁而亡,这成为朱彝尊心中一生的痛。

同样在康熙六年这一年,朱彝尊所著词集《静志居琴趣》编辑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