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不適徵”讓百姓過“正經”日子

□閱盡

各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陸續撤離,相送總是動容的淚別。儘管疫情陰影未散,但社會亟需走向正常軌道,百姓要過“正經”日子。而長期的疫情高壓,如何讓人們從恐慌情緒中脫敏?控疫與生活常態化怎樣平衡?個體戶、小業主、工薪族等如何渡過難關?所有這些,都不容迴避。

網友關注起政府應否給居民發錢濟困話題,許多人說該發。也有人認為政府投入免費救治染疫者的錢,算來不比國外給國民發錢少。確實,全國財政安排的疫情防控資金已達1169億元,這還未算減免企業稅費等,投入不菲。但有些群體的生產生活確實存在一些困難。該怎麼辦?

南京已開始率先行動。日前南京宣佈將向市民和困難群體發放總額3.18億元的消費券,以政府引導與商家促銷結合,推動服務業復甦。發消費券與發錢道理相同,且更為精準,不失為一招。其他地方是否跟進,百姓甚為期待。重要的是,它傳遞出一個信號,要儘快擺脫疫情衝擊,恢復生活常態。

顯然,控疫期間部分社會機器停擺,已帶來較多層面的“不適徵”。外部輸入性風險何時消融未可知,抗疫或是持久戰,但社會不能被疫情綁架。過度防控也是種“病毒”,它會讓社會僵化甚至窒息。我們必須走一條邊控疫邊照常生活的新常態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