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哪個穀子種子好?

米寶安


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

穀子根據播種時間分為春谷、夏谷。

山西省內穀子播種包括春谷、夏谷兩類。

春谷播種期一般為清明一穀雨之間進行,收穫期為9月中下旬。

夏谷播種期與夏玉米相同,也就是收穫冬小麥之後及時播種夏谷,收穫時間為10月上中旬。

追問。

晉谷27號:山西省穀子所選育,山西省審定。幼苗葉鞘淺紫色,株形直立,株高140釐米,穗圓筒形,穗嗎大,排列較松,剛毛短,千粒重3.3克左右,白谷黃米,品質優良。含蛋白質11.95%,脂肪3.62%,賴氨酸0.24%。晚熟,生育期128天左右。抗倒性強,花期短,灌漿速度快,不早衰,抗病優於晉谷16號。一般畝產250公斤左右。

  適期早播,長治地區適宜5月中旬播種;合理密植,留苗密度為30000株左右;基肥深施;中耕除草;及時防治鑽心蟲。適宜我省穀子晚熟區春播種植。

  2、晉谷29號:山西省經作所選育,山西省審定。幼苗綠色,株高130-135釐米,主穗長20-22釐米,單穗重15.5克左右。穗長筒形,鬆緊適中,剛毛短,千粒重3克左右,白谷黃米,品質優良。含蛋白質13.39%,脂肪5.04%,賴氨酸0.37%。中熟,生育期115天左右,比晉谷21號早熟5天左右。抗旱,田間有紅葉病、白髮病發生,但發病率比晉谷21號低。一般畝產300公斤左右。

  適期播種,適宜播期5月中、下旬;合理密植,留苗密度為22000株左右;施足底肥,農家肥及化肥配合,一次底施;及時防治鑽心蟲;及時收穫,防止鳥害。適宜我省穀子中晚熟區春播種植。

  3、晉谷30號:山西省穀子所選育,山西省審定。幼苗綠色,主莖高120釐米左右,主穗長18-20釐米,單穗粒重18.5克左右。穗紡錘形,千粒重3克左右,黃谷黃米,品質優良。含蛋白質11.28%,脂肪4.03%,賴氨酸0.32%。晚熟品種,生育期125天左右。生長勢強,。抗旱,抗倒,豐產性好。對谷瘟病、黑穗病、紅葉病、白髮病有較強抗性,有紋枯病發生。一般畝產300公斤左右。

  適期播種,適宜播期5月中旬;合理密植,留苗密度為25000株左右;施足底肥,農家肥及化肥配合,一次底施;生育期間中耕三次;防治鑽心蟲。適宜我省穀子晚熟區春播種植。





幸福美滿小生活


1.晉谷21 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用鈷60r射線輻射晉汾52幹種子,經連續單株選擇而成。

2.晉谷40號 原名2012, 用自選優質糯性穀子品系87-151為母本,優質品種晉谷21號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

3.冀張谷5號(原名8311—14)是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下農科所,在全國四大名米之一的“沁州黃”農家品種田間發現的紫葉有利突變株,1981年開始採用系統選育方法結合異地加代鑑定入選株系適應性,於1989年育成。

4.大同谷30號(紅穀子),殼紅色,不高產,鳥很愛吃。紅穀子去殼後是黃黏米,晶瑩剔透,粘糯芳香,綿軟可口。

5.晉谷29號 組合來源於晉谷21號×晉谷20號,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定向選育而成。2000年經山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通過審定。2002年通過國家審定。

6.汾選8號(糯質)親本組合8610(汾糯87—151×日本天皇貢米)×晉谷21號,由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定向選育而成。

7.晉谷28號(黑米) 親本組合鈷輻射誘變黑支谷,山西省農科院選育而成。

8.長生07:山西省農科院穀子研究所從品種長農35中系選。



濃家情


穀子優質新品種

  1、晉谷27號:山西省穀子所選育,山西省審定。幼苗葉鞘淺紫色,株形直立,株高140釐米,穗圓筒形,穗嗎大,排列較松,剛毛短,千粒重3.3克左右,白谷黃米,品質優良。含蛋白質11.95%,脂肪3.62%,賴氨酸0.24%。晚熟,生育期128天左右。抗倒性強,花期短,灌漿速度快,不早衰,抗病優於晉谷16號。一般畝產250公斤左右。

  適期早播,長治地區適宜5月中旬播種;合理密植,留苗密度為30000株左右;基肥深施;中耕除草;及時防治鑽心蟲。適宜我省穀子晚熟區春播種植。

  2、晉谷29號:山西省經作所選育,山西省審定。幼苗綠色,株高130-135釐米,主穗長20-22釐米,單穗重15.5克左右。穗長筒形,鬆緊適中,剛毛短,千粒重3克左右,白谷黃米,品質優良。含蛋白質13.39%,脂肪5.04%,賴氨酸0.37%。中熟,生育期115天左右,比晉谷21號早熟5天左右。抗旱,田間有紅葉病、白髮病發生,但發病率比晉谷21號低。一般畝產300公斤左右。

  適期播種,適宜播期5月中、下旬;合理密植,留苗密度為22000株左右;施足底肥,農家肥及化肥配合,一次底施;及時防治鑽心蟲;及時收穫,防止鳥害。適宜我省穀子中晚熟區春播種植。

  3、晉谷30號:山西省穀子所選育,山西省審定。幼苗綠色,主莖高120釐米左右,主穗長18-20釐米,單穗粒重18.5克左右。穗紡錘形,千粒重3克左右,黃谷黃米,品質優良。含蛋白質11.28%,脂肪4.03%,賴氨酸0.32%。晚熟品種,生育期125天左右。生長勢強,。抗旱,抗倒,豐產性好。對谷瘟病、黑穗病、紅葉病、白髮病有較強抗性,有紋枯病發生。一般畝產300公斤左右。

  適期播種,適宜播期5月中旬;合理密植,留苗密度為25000株左右;施足底肥,農家肥及化肥配合,一次底施;生育期間中耕三次;防治鑽心蟲。適宜我省穀子晚熟區春播種植。

  長農35號

  報審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穀子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穀子研究所

  特徵特性:幼苗葉鞘綠色,主莖高155釐米,莖粗0.76釐米,穗棒型,穗碼緊,穗長20.2釐米,穗粗2.6釐米,單穗重26.5克,單穗粒重21.9克,千粒重2.8克,出谷率82.6%,穀粒白色,米色金黃,成熟期綠葉黃穀穗。

  生育期125天,屬春播晚熟種。田間表現對白髮病、紅葉病、黑穗病等穀子主要病害的抗性均優於對照晉谷29號。經省農科院品資所接種鑑定,對白髮病表現高抗。

  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小米含粗蛋白13.10%,粗脂肪3.62%,賴氨酸0.31%,直鏈澱粉(脫脂樣品)14.18%,膠稠度105mm,糊化溫度(鹼消指數)2.8,維生素B10.92mg/100g。

  產量表現:2001~2002年參加山西省穀子中晚熟區試,平均畝產321.1公斤,比對照晉谷29號增產11.1%;2002年參加穀子中晚熟區生產試驗,平均畝產282.4公斤,比對照晉谷29號增產15.4%。

  栽培要點:長治地區5月中旬為適宜播期,畝播量1.0公斤,畝留苗2.5~3.0萬株,在施足農肥的基礎上,畝施硝酸磷肥25公斤作底肥,一次深施,生育期間不追肥。在穀子鑽心蟲危害嚴重地區,可於穀苗三葉一心期噴殺蟲劑二次,間隔一週。田間管理要早間苗,早中耕,促進穀苗早期發育生長。

  適宜地區:適宜山西省長治、晉城、陽泉、晉中、臨汾、忻州等地,無霜期在150天以上的丘陵旱地種植,也可在運城、臨汾南部復播。

  長谷2號

  報審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穀子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穀子研究所

  特徵特性:幼苗綠色,株高147釐米,莖粗0.7釐米,穗筒型,穗碼鬆緊適中,小碼緊湊,剛毛中長,穗長22釐米,穗粗2.8釐米,單穗重24.8克,單穗粒重23.1克,出谷率86%,千粒重2.96克,穀粒淺黃色,小米深黃色,成熟期綠葉黃穀穗。

  生育期125天,屬春播晚熟品種。抗倒性較強。經省農科院品資所2002年和2003年進行抗性鑑定,對谷瘟病,黑穗病和紅葉病高抗,對白髮病中抗。

  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小米含粗蛋白11.79%,粗脂肪3.73%,直鏈澱粉14.12%,膠稠度124mm,糊化溫度(鹼消指數)4.8,維生素B10.63mg/100g。

  產量表現:2002-2003年參加山西省穀子中晚熟區試,平均畝產305.2公斤,比對照晉谷29號增產14.1%。

  栽培要點:1、適宜播期:中熟區5月10日,晚熟區5月25日;2、畝播量1.0公斤,播前用種子重量0.3%的瑞毒黴拌種防止白髮病;3、行距33.3釐米,株距6.6~7.0釐米,畝留苗3.0萬株;4、播前畝施農肥2000~3000公斤,氮素8~10公斤,P2O55.0~7.0公斤;5、苗期要及時間苗、定苗、中耕鋤草,並注意防治穀子鑽心蟲。

  適宜地區:適宜山西省無霜期在150天以上的穀子中晚熟和晚熟區春播種植。

  晉谷36號

  報審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遺傳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作物遺傳研究所

  特徵特性:幼苗深紫色,無分櫱,主莖高150.0釐米,穗長26.0釐米,穗型呈紡綞形,穗碼緊度適中,短剛毛,穗重18.6克,穗粒重15.2克,千粒重3.0克,黃谷黃米,綠葉成熟。

  生育期125天,屬晚熟品種。田間自然鑑定:耐旱、抗倒、抗紅葉病、黑穗病、白髮病,後期不早衰。

  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小米含粗蛋白13.38%,粗脂肪4.92%,維生素B10.68mg/100g,直鏈澱粉15.88%,膠稠度110mm,糊化溫度4.8。

  產量表現:2002~2003年參加山西省穀子中晚熟區試,平均畝產281.4公斤,比對照晉谷29號增產5.2%。

  栽培要點:5月上、中旬播種為宜,畝播量0.8~1.0公斤,畝留苗2.5~2.8萬株,不宜過密。播前施足底肥,有條件最好秋施農家肥,出苗後及早定苗,中耕鋤草,適時追肥。

  適宜地區:適宜山西省中、南部等無霜期在150天以上的地區種植。

  晉谷37號

  報審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選育單位:山西省農業科學院高寒區作物研究所

  特徵特性:幼苗葉片綠色,葉鞘淺紫色,莖高130.0釐米,穗長28.0釐米,穗長紡綞型,長剛毛,鬆緊度中等,穗粒重20.0克,千粒重3.5~4.0克,黃谷黃米,出谷率75~80%。

  春播早熟區種植生育期128天左右。田間自然鑑定:抗白髮病、黑穗病和紅葉病,抗倒伏。

  農業部穀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米粒含粗蛋白12.99%,粗脂肪3.86%,賴氨酸0.26%。

  產量表現:2001~2002年參加山西省穀子早熟區試驗,平均畝產276.6公斤,比對照晉谷31號增產20.6%。

  栽培要點:春播早熟區在立夏之前種植。增施有機肥和磷肥。早間苗,早中耕,及時防蟲。水地畝留苗2.5萬株,旱地畝留苗2.0萬株。

  適宜地區:適宜山西省穀子春播早熟區種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